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当了61年皇帝,把清朝治理得国富民强,所以有人把他评为千古一帝,虽然这个称谓还有待商榷,不过康熙是清朝最有能力的皇帝,这点毋庸置疑。
康熙一生中,如果说不足的话,那就是他晚年立嗣问题了,康熙生了许多儿子,活下来一共24个,年龄的最大是胤禔,不过他却是庶出,而嫡出的是胤礽,最终二皇子胤礽为太子。
不过胤禔一直觊觎皇位宝座,在他的挑唆之下,胤礽被废掉,可后来皇三子胤祉告发胤禔污蔑太子,康熙大怒,跟着又剥夺了胤禔所有爵位,这些皇子们个个你争我夺,斗得不可开交。
康熙晚年为了继承人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实在不知该立谁好,不过当时大多数人认为,康熙会立八阿哥胤禩为接班人,因为胤禩文韬武略、治国才能皆备。
胤禩自幼受康熙喜爱,17岁就被封为贝勒,曾为朝廷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等事务,康熙对这个儿子非常满意,当太子被废时,他也跃跃欲试要抢皇位。
胤禩为了让康熙立自己为储君,便让一个叫张明德的术士在父皇面前进言,说自己的面相比较合作做皇帝,不料康熙不吃这一套,于是胤禩的康熙心中地位大打折扣。
不过胤禩一直没放弃皇位的竞争,在众多兄弟当中,他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不料1722年康熙驾崩时,遗诏上竟然是立胤禛为帝,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胤禩对此自然非常失望、伤心、不满,按理说他的才干比雍正强得多,可父皇为什么不选他呢,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认命,后来雍正帝坐稳皇位,就找了各种理由,剥夺他的爵位了。
后来有专家研究过,康熙为何不选八阿哥胤禩呢,有人说是因为乾隆的关系,因为康熙帝对这个孙子非常满意,所以就立这个孙子的父亲,也就是雍正为帝,这是不对的。
康熙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方面,怎么会因为一个小孩子改变主意呢,其实胤禩之所以丢掉皇位,主要在于他联合的党羽关系。
胤禩为了增加自己的夺嫡砝码,联合了朝中不少大臣,而这些大臣或多或少有些贪污受贿行径,这些康熙也心知肚明,如果让胤禩当了皇帝,他肯定不会狠心整治这些贪官。
康熙晚年时期,朝中已经出现不少贪污现象,所以康熙希望下一任皇帝,能够快刀斩乱麻,把朝中贪腐情况拔除,在这种情况之下,雍正就是最佳人选了。
专家还表示,如果立八阿哥胤禩为皇帝,他无法清除朝中贪污之风,只会越演越烈,搞到最终清朝可能传不到下一代就亡国了,这种风险康熙自然不敢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