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之交的中华大地,长期属于北方金军不断进攻,南方宋朝狼狈防御的局面,历来被人们指责君臣暗弱,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宋朝军力是否真如多年来批评的那样一无是处?作为维系半壁江山的根本保障,巴蜀陕甘一带由吴玠吴麟兄弟巩固的长江上游地区,在压制武人将领为特色的宋朝几乎是一个奇迹。同时吴家军世代驻防巴蜀陕甘长达八十年左右,为南宋三大战区兵力之首,又为何从来没有谋划领导过北伐,一直是让后人十分疑惑的事情。
一、吴家军的形成与前期战绩
宋朝赵家君臣的军事力量一直饱受批评。西北军是宋军能够作战的主力,从杨家将、种家将、刘家将几大家族,也包括从狄青到曲端、姚平仲以及杨可世、杨可弼兄弟全是西北军出身,吴玠、吴璘同样出身西北泾源主将曲端的手下。
南宋初立的建炎元年(1127),金军猛将完颜娄宿受粘罕命令攻取陕西。第一次从巩州(今甘肃陇西一带)方向迂回进攻被曲端阻止。退却时,曲端出击收复秦州(今天水市),还把延州畏敌胆怯的刘希亮处死,曲端的功绩和声望十分突出。
新君赵构为了控制曲端,派去王庶负责指挥陕西兵马。曲端不愿受别人指挥,这就招人忌讳。王庶也是西北人(今甘肃庆阳人),在东京守备职务上有护卫钦宗赵桓的经历,受老将宗泽器重安排出任陕西制置使成为方面大员。王庶前往延州(今陕西延安)孤军作战,丢了城池,责备曲端不加援手。
兴元知府张浚(汉州绵竹人,今四川德阳市绵竹县,著名儒家理学家张栻之父),建议高宗赵构重点经营川陕,可成为南宋的防御屏障。王庶向张浚告曲端跋扈,有不臣之心,这是非常严重的指控。张浚起初希望多笼络将领达成巩固川陕的目标,不久,升川陕制置使要统领各军,曲端手中有最精锐的西北军主力,果然发现其不服管束。
随着战事发展,吴玠也埋下与主将曲端不和的矛盾。史书记载,金军攻环庆,吴玠因受排挤而战败,也责怪曲端不支援。吴玠也向张浚上报种种罪状,将其去职,调四川江州、阆州出任地方官。王庶、吴玠、张浚三人联合举报曲端,落到曾经有仇的属下康随手里,成为南宋第一个因忌惮武人掌兵而死的将领,年仅四十一岁,这是绍兴元年(1131)。
就宋朝的行政区划而言,今陕西南部汉中一带属兴元府属于四川辖区,因四川这一名称本就指宋朝设立的川峡四路,四川是简称。兴州、兴元等地属于军事辖区“利州路”,兴州是今陕西略阳,与四川交界,有重要关口阳平关;而兴元,是秦岭以南重要的屯军处;治所利州是今四川广元市,有葭萌关(属于今昭化)和剑门关(今剑阁)等重要关口,是南宋最紧要的边防重镇,驻军长期超过全部兵力三分之一,光吴玠一人最多时领兵就达20万,完全与岳飞最风光时不相上下。
吴玠带领弟弟吴璘创造了南宋初期最辉煌的几大战役,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接连三胜,在总结富平血战失利的情形下,调整策略,依仗地利,扭转对抗金军的不利,成为鼓舞中原地区宋军顽强抵抗最生动的榜样。更重要的是,成功实现张浚经营川陕,巩固长江上游,保证了南宋支撑半壁江山的根本战略。
建炎三年(1129)富平血战时,吴玠率先迎战猛将完颜撒离喝毫无畏惧,一度打败金军,完颜撒离喝败绩大哭,在金宋两边都留下啼哭郎君的尴尬绰号。然后因为失去曲端支援,招致败绩,因此种下对上级曲端的怨恨。而曲端却认为吴玠不听调遣,实际吴玠受张浚拉拢,确实想要建立自己的地位,吴玠很想在张浚跟前表现自己,与曲端产生矛盾。张浚设下几路兵马在富平阻击金军,吴玠深知金军实力,建议不要硬碰,放弃阵地,改为登高凭借地形优势作战,其他将领都认为阵前淤泥可以阻挡金军兵马,结果造成宋军巨大伤亡,这就是富平之败。
张浚发现吴玠有先见之明,升为都统制,除了本部寥寥数千人,外加收聚一些败退的宋军。让兄弟吴璘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百姓纷纷帮助修筑工事,金军勇将完颜没立数万兵马前来攻打,强攻三日,没能成功。吴玠埋伏奇兵,将前锋进兵困于山谷,最后败退。然后,西路军统帅兀术再领数万精兵前来,吴玠灵活作战,一方面用床弩等武器坚守阵地,另一方面调三千奇兵绕道毁坏金军粮道,再有吴璘领兵设埋伏,趁夜攻入金军营寨,几路兵马互相支援呼应,完颜兀术张皇失策,自己身中数箭,最后狼狈逃回,金军南下以来少见的一场败绩。
这时曲端已死,绍兴二年(1132),完颜撒离喝再入商州、秦州,威胁仙人关。金州失守(金州为陕西安康),金军进逼汉中兴元府。知兴元府刘子羽命田晟守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急召吴玠入援。吴玠自河池出发,连夜奔袭三百里至饶凤关。完颜撒离喝未料吴玠已经赴援,十分惊讶。吴玠坚守六昼夜,金兵尸积如山,关隘固如磐石。吴玠以重金召募死士五千人,联同关内宋军夹击金军。刘子羽与吴玠伏兵在武休关(今陕西留坝县中部),吴玠袭杀后军,金军摔死上千人,丢弃全部辎重撤去。
绍兴三年,吴玠加封为检校少保,充利州路及阶、成、凤三州制置使。吴玠鉴于饷馈不继,又防止金兵深入腹地,于是命吴璘放弃和尚原,退守仙人关。金帅完颜宗弼与大将完颜撒离喝等急于“图蜀”,率师十万自和尚原凿山开道,沿秦岭东进攻仙人关。
吴玠率万人于仙人关右置寨扎营,分守要隘。吴璘率轻兵自七方关兼程赶来,转战七昼夜后,方与吴玠会合。仙人关一役,金军以为四川可轻易到手,但累战未能入蜀,反损兵折将,“遂还凤翔,授甲士田,为久留计”。此后,金军隔渭水与宋军对峙,近十年未敢进攻。
高宗赵构被指猜忌武将,可对吴氏兄弟一直信任有加
吴氏兄弟因屡胜金军,名扬陇蜀。 吴玠升任定国军节度使、川陕宣抚副使。高宗赵构赏他自己所穿的战袍、器甲,在亲笔信中说:
“朕只遗憾相隔遥远,不得拊卿之背也。”
趁着宋军气势高昂,趁机接连收复凤、秦、陇三州,这一胜利还在岳飞出击襄阳之前,吴玠当时一人就统领宋军达二十万人。之后,赵构才下诏让吴玠在陕甘地区策应岳飞收复襄阳六郡。
吴玠手下士卒多是秦陇、泾原、阶成原来的西北军骨干,以及征召加入的许多川陕甘当地子弟,都为了保卫家乡非常卖力,所以吴家军当时战力非常强,巴蜀陕甘驻军占全部宋军三分之一以上。岳家军当时的功绩虽大,但辉煌毕竟只昙花一现。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和议达成,高宗还特意授吴玠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这一年却病重身亡,年仅四十七岁。
历来人们都指赵构昏庸,是一个十分小肚鸡肠之人,可他对吴玠、吴璘两兄弟这样的武将,并没有像对待岳飞、韩世忠那样,不仅没有害他们,也没有忌惮他们拥兵过重,解除职务。像吴玠患病就多次主动请求卸职养病,包括推荐吴璘代替,赵构都不同意,死后加谥“武安”,可说对吴玠一直非常倚重,很信任让他统领西部的宋军。
二、吴家军保持辉煌的原因,从吴玠到吴璘的转变
那么,高宗赵构对武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宋朝历来被评价压制武将,实际是一种偏见和错觉。众所周知,宋朝军事实力在当时并不强,为求边防巩固,从来需要倚重武将和军队庞大(不能说强大,那么至少数量不低),另一方面武将拥兵招人忌惮也属事实,但不能说宋朝就不看重武将。尤其西部巴蜀是确保南宋半壁江山的前沿,全由吴家军支撑局面,成为宋代独领风骚的军镇世家,直到吴璘之孙吴曦依仗家族功勋索要封王,这才不得不设法铲除。
吴玠死后,由弟弟吴璘接替作为统帅,时为绍兴九年(1139年)。吴璘小吴玠九岁,前期一直跟随吴玠,在和尚原战役逐渐起来独当一面。之后,饶凤关、仙人关两战,吴璘都作为吴玠安排的伏兵,起到关键时刻扭转战局的重要作用。由于接连收复陕甘一带州县,高宗赵构除了提升吴玠外,吴璘也逐渐升到右护军统制军马和为陕西诸路都统制。
吴璘接替吴玠,被拜为秦凤路(今陕西凤翔)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知秦州。由于金朝册封的刘豫被废,有归还河南、陕甘一些地方结好南宋的意思,加上之前收复的州县,南宋派使者楼炤与吴璘商议如何确保驻防。楼炤建议调出蜀中兵力加强陕甘的防御,吴璘反对,认为这将导致巴蜀空虚,假如金军发觉宋军调动出蜀,容易绕过陕甘,先袭击巴蜀,蜀道艰险,大军进出不便,届时将追悔莫及。吴璘说服楼炤,仍重点防备蜀中,只用一支兵力屏障在延州,确保陕甘地区。
到绍兴和议达成,吴璘一直镇守兴元、兴州一带,包括陕甘仅剩的阶、成、凤等地,作为利州路的前沿阵地。十年后,吴璘也授开府仪同三司的权限,同时保留御前诸军都统制、知兴州、安抚使等实职,实实在在成为坐镇一方的大员,几乎是两宋时期武将的特例。
在高宗赵构的末期和孝宗赵昚继位后,吴璘的赫赫声威不可能不受诸多文臣的猜疑,包括派去四川上任的制置使沈介、朝廷兵部侍郎胡铨等都针对吴璘。孝宗乾道元年(1165),吴璘去临安面君,在路上就呈交辞职书,孝宗当然不准,见到吴璘好言安抚。
去德寿宫见太上皇赵构,君臣也十分感慨,吴氏兄弟为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赵构虽然去掉了岳飞和韩世忠,可对吴氏兄弟一直是非常信任,叮嘱吴璘要经常回来相见。赵构还让孝宗的太子也拜见吴璘,孝宗加封吴璘新安郡王,继续让他坐镇巴蜀,一切职权照旧。
离开临安时,太上皇、孝宗分别设宴践行,赵构把自己的一把佩刀送给吴璘,说想念他时就可以看看这把刀。吴璘回到巴蜀两年后病故,年六十六岁。据《史传三编》记,吴璘临终前命家人准备遗表,请求孝宗“毋弃四川,毋轻出兵”,没有一句谈到家事 。孝宗为其辍朝两日,追赠太师、信王,谥号“武顺”,功勋和荣耀都不逊于吴玠。
就在吴璘声望达到顶峰时,家族势力在巴蜀的局面已经形成。吴玠死的时候,儿子吴拱还属于青年,威望不够。吴拱协助叔父吴璘,在军中历练,前期属于右护军的下级军官。到绍兴十七年(1147),吴拱负责知成州(今甘肃成县),渐渐独当一面。
绍兴末年遇到金军大举南下的危机。吴拱受吴璘指派领数千人(三千或五千)支援中路李显忠(也是西北军旧将,从北方经西夏归宋曾得吴玠接应,两家关系非常好)的队伍,驻守襄阳,开始成为荆湖地区一支军队统帅,任襄阳知府,后升鄂州御前诸军都统制,成为与李显忠、成闵并列的中路军三统帅之一。
吴拱单独的战绩在这一大战中表现出来,有茨湖之战、蔡州解围、确山之战等,无愧名将后人。之后返回利州路,可能希望将来接替吴璘,出任利州路安抚使,知兴元府。但此后一直都做扶持民生的工作,像兴修水利一类。可惜吴璘死后不久的乾道五年,吴拱就意外病故,年岁不详。吴拱是吴玠的长子,估计和其父差不多,死时就四十来岁。吴拱的弟弟老二吴扶、老三吴为(也有提手旁)都任不大重要的小官。
吴璘的儿子远多于哥哥吴玠,但多数事迹也不大显著,可凭借任职就能体现吴家军对陕甘巴蜀地区的掌控。
老大吴援官至中大夫,右文殿修撰,知蜀州、金州(陕西安康)。老二吴掖,官左武大夫,兴州驻扎御前中军统制,知成州(应该是接替吴拱)。
三子吴扩娶宋朝宗室女为妻,担任集英殿修撰的闲职,四子吴揔也是文职,出任过工部侍郎,英州刺史(英州在今广东境内英德市,算唯一离开巴蜀较远的吴家子弟)。老六吴拭,官右朝奉郎,任四川宣抚司充文书撰写,后知阆州。
真正接替吴璘事业的是老五吴挺,也在绍兴末年抵抗金军南下战事中成名。吴挺当时随父亲吴璘防守陕甘,受命出击河池(今甘肃徽县),连率精锐袭击大营,升为武昌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中军统制,年仅二十五岁。乾道八年(1172),在吴璘、吴拱相继身故后,吴挺出任鄂州御前诸军都统制,按说和吴拱一样,实际有意逐渐分化吴家子弟离开巴蜀。朝廷方面议论相当厉害,吴家军已在巴蜀二十多年,根深蒂固。到孝宗时期,文臣的反对非常厉害,认为情势已经不同于绍兴年间。
两年后淳熙元年,孝宗经过一番思量,还是认为巴蜀区位重要,决定让吴挺领定江军节度使,出任兴州诸军都统制。淳熙五年(1178年),又兼利州西路安抚使、兴州知州。淳熙十年,特加检校少保,吴挺也继续了其父吴璘的辉煌。
到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春,吴挺积劳成疾,请求致仕,朝廷加授太尉。诏书还未到达,吴挺已病逝于军中,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武穆”。之后就是吴挺之子吴曦,在宰相韩侂胄谋划开禧北伐的时候试图要挟封王,秘密联络金朝封王叛宋,被负责运粮的仓官杨巨源、转运官安丙(为苗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设计除掉。
吴曦不仅使吴家军的事业未能善始善终,自己一家兄弟子侄被杀。虽然其他支脉还在,但统统迁往临安附近州县安置。
三、吴家军为何没有主动北伐的业绩?
吴家军从吴玠带领西北军退守兴元起,到吴曦走向灭亡,前后八十年光阴,由武将世家拥兵几十万长时间镇守一方,可以说是两宋的一个奇迹,即使杨家将在民间堪称传奇,但事实上也没有这等风光。但在吴玠连战金军获得胜利,吴家军立足巴蜀之后,以其出色的实力,为何几十年里从没有主动谋划过北伐?
客观来说,吴家军作为宋军精锐,涉及宋代武将长年受制约的“家法”牢笼。如笔者多次提及,宋代军事方面的特殊性一向被人误解,并非宋朝不看重武将,主要是要求武将严格恪守许多条条框框,好比当年从太宗赵匡义开始要求打仗遵循所谓“阵图”的笑话。
制度上,宋朝的将领带兵但无调兵权,而枢密院有职权,但手下没有兵,的确感觉十分限制。所以将领在行动上一贯缺乏自主性,这样长期延续下来就难免给人武将被过分压制的感觉。太过自作主张,主动谋划军事行动就会招来非议,尤其是拥兵过重的将领,岳飞正是一种过于积极主动,渴望北伐收复中原的悲剧。
要知道,当时赵构并非不宠信岳飞,他正是在赵构非常欣赏与倚重的情形下(中路荆湖一带由岳飞坐镇,三十出头就升到太尉、少保一级职位),太轻视宋朝家法传统的力量,招来几乎一边倒的压力。哪怕主战的文臣都不满岳飞太过一意孤行朝河南方面进军。这一前车之鉴,足够给吴璘等再次敲响警钟。
吴璘自然有收复北方的意图,他也试图寻找合适的机会巧妙地实现。像绍兴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吴璘带病赴陕甘前线,他的谋划是联系契丹、西夏及山东、河北等地军民,号召一同反抗。次年,他以攻为守,命姚仲、王彦、惠逢等分路出击,与西线金军僵持数月。
最后命吴挺于瓦亭破敌,这期间吴璘趁机收复一些西北州县。采石大战后,英雄虞允文与张浚谋划北伐,虞允文回四川联络吴璘,成为隆兴北伐西路军的一支配合兵力,出兵收巩州、秦州。同时派吴拱进入襄阳支援李显忠,可隆兴北伐的主战场在中路,最终李显忠受自己人掣肘失利。宋孝宗雄心壮志严重受挫,此后一直没多少作为。
在隆兴和议后,吴璘又被迫放弃收复的州府退回兴元府。对于吴璘坐镇巴蜀,好比胡铨这样非常正直的大臣,对武将稍微拥兵多一些就看不惯。实际胡铨在隆兴北伐中,楚州、高邮等地失守,胡铨也亲自从浙西领兵支援,在射阳湖指挥据敌,可对于文武之间的隔膜太过偏见。所以,吴璘一度心寒,打算辞职了事。所以,像北伐这等大事,吴璘无法谋划,动辄招人话柄。
到吴拱、吴挺也只能安于本职,而南宋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偏安。吴拱、吴挺一辈作为堂兄弟的关系已经不如吴玠、吴璘亲兄弟那么团结。吴家军的内部虽然说不上有多大矛盾,但互相之间却有竞争存在,也影响到吴家军整体。
如绍兴二十九年(1159),吴璘荣升少保的时候,吴拱跟着升枢密副都承旨,潭州观察使(潭州为今湖南长沙),任其弟吴撝为利州路安抚司参议官。但吴拱对离开巴蜀不大情愿,上书申诉。没多久,高宗同意吴拱留在利州路,还封妻子许氏为信安郡夫人。虽然这是一段小插曲,已经透露随着吴拱的成长,有被试图挪出巴蜀,分化吴玠子侄力量的信号。
虽然吴璘活着时,对兄长儿子,尤其吴拱是器重的,但不光吴璘的儿子们与之有竞争,朝廷一方出任巴蜀的其他官员,都对吴家子弟忧心忡忡。这些大臣对吴拱等吴玠儿子的排挤更加强烈,这一点也客观造成吴拱与吴挺两班从兄弟之间的不和谐,促使他们之间的竞争比团结更加明显,自然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吴璘刚死不久,前往四川任宣抚使的汪应辰就建议由吴拱接替吴璘,就是考虑吴拱是吴玠长子,且功勋和威望也有,同时改变吴家军的掌舵人,削弱吴璘一家地位。但孝宗赵昚当时和朝廷大员却试图彻底去掉吴家军掌舵人,就连汪应辰也不放心,这就有孝宗让老臣虞允文挂知枢密院事再回四川坐镇一幕。虞允文没多久病故,但在有限的整顿巴蜀军务期内,实际认同汪应辰的做法,提升吴拱一家,而且收编训练了兴洋义军、房州保圣军等民间士卒,帮助吴拱更换了一批吴家军将士。
作为吴璘最喜欢的吴挺则被推到前沿金州,兼达房开三州安抚使,相对被边缘化,自然兄弟间的隔膜在慢慢加剧。尤其吴璘死后,本来吴挺等儿子需要守丧,的确给地方官员调整巴蜀军事部署很好的契机。包括王炎在虞允文之后同样对吴挺等人继续冷落,更派出王承祖任金达房开副都统,相当于暂时接管了吴挺的军务。更微妙的是在孝宗乾道六年(1170),吴挺守孝期满,居然是让吴挺返回朝廷任左卫上将军,武昌军承宣使,明显不希望吴挺留在巴蜀。
但吴挺的确有本事,通过在临安针对禁军护卫方面提出很多改进建议,获得孝宗赵昚欣赏,这样一个优秀将才长期放在后方,的确太过可惜。于是,吴挺是用实际行动获得孝宗信任,终于又返回四川,就意味着吴拱等人际遇又发生改变。隆兴北伐失利后南宋长期没有军事谋划,淳熙三年(1176),孝宗将吴拱又调到临安府任金吾卫上将军,侍卫军都指挥使,相当于把两兄弟替换了。
尽管吴拱离开巴蜀阵地,但也不意味着吴挺完全接管了吴拱的职权,而是另外把原金州都统制郭钧接替兴元都统制、金州都统制于友分别接手,吴挺只出任兴州都统制,兴元都统司所辖地区是原秦川一带,兴州所辖则是相对靠四川一带,权限比过去削弱不少。吴挺毕竟是一代人才,还是从军马筹备,招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延续着吴家军的威望。但文武矛盾一直是南宋顽疾,吴挺与前来的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关系不和,军务和行政是长期冲突。
同样有恢复志向的范成大居然延续了与吴家军文武不和的陋习
范成大内心也是希望整顿军务的正直大臣,吴挺并非不清楚对方人品。他也希望与文臣合作,可实际并不容易做好。之后,留正、赵汝愚更是坚定的清除吴家子弟的保守大臣,赵汝愚很早就对孝宗建议:
“吴氏三世专蜀兵,非国之利,请及今以渐抑之”。
总的来说,孝宗在倚重吴家军的同时,其实也默许让文臣故意与吴家掣肘。之后光宗赵惇号称罹患精神病,其实赵惇年轻时的表现并没有病,随着地位变化,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非常紧张,登位以后反而因各种压力发病。光宗处理事务能力还不如孝宗,而辅佐的留正、赵汝愚都是孝宗留下的大臣,自然延续了过去策略,这就点燃吴曦因封王不成,一气之下背叛南宋的导火线,整个吴家军八十年的荣光就此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