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岛即墨这个街道,这几年华丽变身“世外桃源”

2020-07-22新闻8

铁路从这里穿过,两侧曾经“脏乱差”

如今稻田间白鹭飞,广场上人欢笑

桥上火车飞驰 桥下村民起舞

即墨区蓝村街道交通位置优越,胶济、蓝烟、青荣铁路贯穿域内。

过去,铁路沿线部分村庄环境脏、乱、差,尤其在夏季,成堆的垃圾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蚊蝇乱飞,村民只能皱眉掩鼻绕远走,住得离铁路近一些的村民连窗户都不敢常开。今年夏天不一样了,花大力气改造的垃圾湾,变成了党建文化广场。

晚报记者近日探访发现,铁路桥上火车飞驰,桥下广场舞队翩翩起舞。家门口的“后花园”建设得越发亮丽,村民心里乐开了花。通过探索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新样板,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焕然一新的蓝村街道正呈现蓬勃生机,引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大步流星踏上致富的新路子。

探访:如画美景动感十足

从低空俯瞰,蓝村街道管家屋子村被胶济线和胶济客运专线两条铁路线环绕包围,犹如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红瓦白墙,道路洁净,还规划了整齐的停车位。

茂盛的植被绿意盎然,红色月季花争奇斗艳。公共围墙上彩漆装饰画富有美感,路灯点缀着喜庆的中国结,红绿蓝等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有序放置。

记者走进村里,有耳目一新之感。“永远跟党走”醒目大字金光闪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镂空背景墙蔚然矗立,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中式的亭台流光溢彩。

胶济铁路桥上,火车呼啸而过,彰显着与时俱进的速度。铁路桥下,党建文化广场上的舞蹈队蓄势待发。“来,一起跳,跳起来!”随着领舞者一声呐喊,伙伴们开始展现曼妙的舞姿。他们穿着喜庆的红装,脚蹬白鞋,合着音乐的节拍左右摇摆。伴舞者挥舞彩带,配合默契。跳累了,就在一旁的凉亭里休息。古色古香的凉亭里,时常有老人带着小孩在此纳凉嬉戏玩耍。

村民:拍村庄环境发“抖音”

漫步在蓝村镇管家屋子村西南侧绿油油的水稻田边,长脚鹬和白鹭等成群水鸟时隐时现,追逐嬉戏,这里成了它们栖息的家园。水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像一曲交响乐。

在景观湖公园的池塘,两名工作人员把一大袋红鲤鱼投入塘中,群鱼入水尽情畅游。“过去这里是个垃圾湾,路都没法走,更别说健身跳舞了,真没想到现在能改造得这么好!”村民管彩花乐呵呵地说,以往令人烦恼的垃圾湾变成了平坦开阔的广场,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到的。

“每天晚上,俺都和姐妹们一起在广场上跳舞,忙碌了一天,在这个时候心情特别舒畅。”村民梁云贞喜上眉梢,她觉得在新环境里载歌载舞,心里更美了。“我把我们村庄的环境拍成短视频上传到抖音,很多网民又点赞又关注,留言说这里简直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村民管益产深感自豪。

揭秘:缘于“美丽乡村”建设

管家屋子村的村容村貌在仅一年多的时间里焕然一新,用村民的话来说,“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么大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从去年开始,管家屋子村在蓝村街道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硬化村庄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粉刷房屋外立面,把过去的垃圾场改造成了党建文化广场。在蓝村街道,好几个村都能同时欣赏到“桥上火车跑,桥下把舞跳”的风景。

从管家屋子村沿着蓝烟铁路桥向北一公里左右,就是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王家屋子村。村里的房屋同样是青白相间的仿古外立面,村庄道路同样是干净平整的沥青路面,铁路桥下也同样是党建文化广场。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同时,蓝村街道注重邻村规划建设风格的统一。

以四季常绿的雪松、黑松、蜀桧为主,精选速生杨、白蜡、栾树等本地树种,开展集中植树增绿活动,达到“平视见树、俯视见景”的绿化效果,形成了一道道绿色景观长廊。

整治:建20多处口袋公园

像管家屋子村、王家屋子村这样,通过结合“美丽乡村”的打造,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成功探索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的新样板。

蓝村街道目前所辖56个村居,常住人口10.3 万人。其中,21个村庄都在铁路沿线。历来,铁路沿线的环境都难逃“脏、乱、差”的标签,而交通发达的蓝村街道也承担了繁重的环境整治任务。

“我们街道坚持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环境提升整治中的引领作用,安排班子成员担任铁路线段长,对这21个村庄成立由村支部书记牵头的‘沿线环境整治工作专班’,紧紧围绕‘党建+提升人居环境’的思路。”蓝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姜佩泉告诉记者,通过开展垃圾清运、违建拆除、增绿补绿、外立面粉刷、景观小品改造等整治工作,铁路沿线已陆续建成20多处口袋公园。

记者眼前的铁路沿线,已经蜕变成生态环境、特色风貌与文化魅力三位一体的风景线。为了保证整治效果不反弹,蓝村街道启动了24小时巡查机制,对38处邻近铁路沿线的工业、农业生产区进行严密监控,杜绝外地建筑垃圾偷运倾倒。

记录:台账数字见证变化

作为“国家级生态街道”,蓝村街道在即墨区2019年乡村振兴考核工作中名列第一,被评为2019 年“全国乡村振兴发展先进街道”。

今年以来,蓝村街道铁路沿线21个村庄的外立面粉刷10万平方米,投资100余万元增绿,每日垃圾清运40吨。“村庄清表清运垃圾2000余平方米,回填土石方400立方米,新建围挡1085米;拆除钢结构2060平方米、活动板房1800平方米、瓦房130平方米、铁丝网600平方米……”记者翻开前埠头村近段时间的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台账,一串串数字见证着村容村貌的变化。

垃圾遍地、板房林立的昔日场景不在,沿线村民对整治带来的新变化赞不绝口。蓝村街道还构建了以社区、村庄为条,以综合执法中队、土地等部门为块的工作机制,同步建立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逐一明确存在问题、所处位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实行动态管理。

管理:卫生评比赏罚分明

想让村民们改变多年以来的环境卫生习惯,并非易事。“今年5月份,我们街道召开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比武’动员会,通过创新工作方法、优化考评机制、强化考核实效、保障资金到位等方式,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全面动员参与、集中力量歼灭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写乱划等问题,弥补人居环境短板。”姜佩泉介绍说,自从开展“大比武”以来,蓝村街道每天组织发动480余人次,出动铲车、挖掘机、自卸车等机械车辆32台;共清理“六大堆”500余处、生活及建筑垃圾1600吨;清除散养圈养48处;清理村内排水沟3000余米。

为了加强管理,管家屋子村村委还划分了三个环境卫生整治小组,把村庄街巷的卫生包片,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小组长,组员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各三名组成,建立起“村庄、网格、街巷、居户”四级环境卫生责任常态化管理体系。村里把每户每月底的卫生评比成绩分为三个档次,一档平分奖金1000元,二档平分奖金500元,三档则要进行“上门”批评教育和处罚。

“有的邻居把晾衣架撑开搭在门口,影响了环境美观,被罚款10元钱。以后他就会注意了,谁都不甘心落后。”正在遛弯的村民老管说,他也改掉了多年来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的坏习惯,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街坊邻居们都希望自己的家园越来越美。

改变:彻底告别垃圾“顽疾”

管家屋子村村委会的西边空地,建起了封闭式的柴草堆放场,供村民们集中堆放,各家各户门口都摆放着整齐的分类垃圾桶。“今年以来,我们街道继续深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加大基础物资投入,配齐、配强人力和物力。”姜佩泉表示,目前全街道垃圾分类的村庄覆盖率达100%,每户的分类桶发放28228个,设置村庄集中投放桶544个,垃圾分类宣传亭136处,垃圾分拣站23处。

曾经让村民们头疼不已的垃圾堆“顽疾”一去不复返。在垃圾收集和转运等处置方面,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和保洁队伍,对辖区范围的街道、道路、河道、建筑工地等环境卫生保洁责任范围进一步划定,细化到人,明确保洁界线。生活垃圾治理日常管理机制,督促村干部和村委会成员包片、包户责任制,实现全域无垃圾工作无缝对接,花大力气治理“脏、乱、差”现象,集中整治街道区边缘地带和村民小组的环境污染行为,努力实现垃圾收运“不断档”和“不落地”的全覆盖。

规划:建设“湖畔原乡”项目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蓝村街道将建设“湖畔原乡”田园综合体项目,拟按照“一核一带五区十园”布局。

规划总面积 4.5万亩,总投资 6.17 亿元。目前已投资1.8 亿元,对园区内道路、排水沟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提升,建设优质蔬菜种植、富硒草莓采摘等基地项目。

目前,蓝村街道已建成羊肚菌种植基地500余亩,现代化标准大棚350座,年产值近3000万元,初步形成江北地区最大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马家屯村已经尝到了引进这只“金凤凰”带来的甜头,仅土地流转一项,村集体每年就增加8万元收入,而且基地的日常生产经营,解决了村庄将近200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今年,马家屯村党支部注册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100余亩土地,通过村民入股的形式加入到羊肚菌的种植中,正走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同时,加快羊肚菌种植向标准化、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在品种改良上取得新突破。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特色:竞相走出致富新路

铁路沿线的多个特色村庄都有了对未来发展的初步规划。

比如,管家屋子村准备利用之前闲置的20亩土地打造民俗园,聘请专业团队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带动村民就业致富。

蓝村大米产业兴盛于上世纪60年代,因种植土质为碱性黑土而口感上佳,产品畅销胶东半岛。目前蓝村街道的大米种植规模3000余亩,年销售收入4500余万元,带动周边2000余农户种植。二里村等铁路沿线村庄,下一步将坚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强化品牌意识,积极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网红直播带货、举办蓝村大米文化节、增加线上专卖店等形式,拓宽销售渠道。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张译心

晚报评

乡村美了,日子更红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

在规划理念上,能体现农村特点和文化传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保留乡村风貌,让美丽乡村建设“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农民是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和直接受益者。

即墨区蓝村街道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红色引擎”,将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家园变美了,心情才更舒畅,劳动和创业的干劲儿也更足,日子自然越过越红火。 译 心

#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