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六项创新举措推进“爱卫”行动 各项工作达标率100%

2020-11-30新闻2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六项创新举措推进“爱卫”行动 各项工作达标率100%

(《国际商报》云南讯 张春滨 万贵全)漫步在漾濞县城的各条小巷中、苍山西镇的云上村庄……干净而整洁的城市小巷,优美的乡间小道,一幕幕如画的引人乡愁的风景,映入眼帘,让人陶醉。自今年7月份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以来,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相关要求,高度重视,以督查反馈问题为导向,以《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和“红黑榜”考核评价标准为标杆,紧盯各项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压实四方责任、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抓实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统筹抓实爱卫防疫常态化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各项工作达标率100%。

完善保障机制 指挥统筹有序

完善保障机制。建立以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的双组长模式,增设工作保障、宣传曝光、督查考核3个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全面领导,实现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建立县处级领导及部门(单位)挂钩督导乡镇、村(社区)工作机制,做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村都有处级领导督导,确保令行禁止、步调一致。以县四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在督查考核组常态化检查的基础上,成立5个督查组,紧盯工作推进及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高位督查倒逼工作落实。

指挥统筹有序。积极筹措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除10个工作组外,组建工作专班7人,多措并举加强人财物保障。及时制发《关于成立漾濞县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漾濞彝族自治县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漾濞县推进爱国卫生“七个一”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完善“六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工间操”活动制度、曝光机制等工作机制,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坚持每周分析、半月调度、常态化督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确保形成强大合力。截止目前,累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3次、工作推进会议9次、工作调度会议7次;开展明察暗访26次,制发工作简报10期,工作通报8期,曝光问题192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推进有序。

各项工作达标率100%

裸露垃圾全消除行动:全县原有裸露垃圾积4609.6吨,目前已整治4609.6吨,整治率达100%。聘请农村保洁员944名、公路保洁员60名,实现了自然村垃圾有人清扫,有人清运。公共厕所全达标行动:全县共有公厕607座,达“三无三有”标准607座(含原达标113座、改造提升462座、新建32座)达标率为100%。洗手设施全配套行动:全县现有洗手池2079个,已达标2079个(含新建1942个、改造提升137个),达标率为100%。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行动:全县共有餐饮服务单位(含学校食堂)697户,已达标697户,达标率为100%。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行动:全县公共场所清洁消毒达标323家,实现公共场所清洁消毒达标全覆盖;累计抽检280家,抽检比率86.7%,开展检查1605家次,发现问题4家,均已整改到位。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提升行动:县城区新建过渡市场2个并全部投入使用,原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加快推进。全县11个农贸市场(其中县城农贸市场3个,乡镇临时集贸市场8个)提升整改工作全面推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累计参与爱国卫生大扫除8.75万人次,清扫路面29.85万平方米,清运垃圾8550吨;正在创建无烟机关136个,落实工间操制度单位188个,工间操覆盖率达100%;累计媒体宣传8216条,电子屏、标语、广告等5865条,发放工作指南300本,开展健康知识讲座871期12.02万人次。

六项创新措施推进“爱卫”行动

一是实行6级网格化无死角管理;借鉴县以往建立的有关工作网格化管理实践,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立体网格总网格长,根据领导分工、部门职责、属地责任等逐级建立“六级网格”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县、乡、村、组及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全面压实各级网格管理责任,及时收集汇总基层信息、系统分析各点位重点难点问题,科学决策部署各阶段工作,确保各级网格高效有序运行,切实打通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最后一公里”。二是用活用好“人才池”;在督查考核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充分借鉴“第三方”考核模式,从县管非领导职级干部“人才池”抽调3名经验丰富、原则性强的县处级(非领导岗位)领导干部专职负责爱国卫生“红黑榜”月度考核工作,并定期通报结果、限期督促整改,强化“回头看”及追责问效,进一步压实责任、查缺补漏,激励引导广大干部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带头抓好 “7个专项行动”的贯彻落实。三是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通过建立自然村长效保洁机制、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加强社会监督管理三项举措,打出环卫组合拳,积极探索城乡环境治理新路子。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进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集团,启动总投资3300万元的漾濞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建设,引入专业化清洁企业,负责城区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转运以及漾江、平坡、顺濞三个乡镇的垃圾转运及中转站建设运营。四是推出彝语宣传片及宣传广播;充分运用掌心漾濞、七彩云端、漾濞党建等平台,通过汉族、彝族两种语言,利用村内小广播、城区宣传栏、电子屏滚动播放、赶集日宣传、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科普疫情防控、健康知识及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等知识,让专项行动深入群众,让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民参与。五是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突出“整治五乱、落实五有、实现五化”三个重点,全面启动全县11个农贸市场(含集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在县城区科学设立2个过渡市场,确保东、西片区各有1个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脏、乱、差”、群众“买菜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六是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建设四级实践阵地,搭建八大平台,创新成立“8+N”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利用文明实践中心平台组织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志愿服务,全覆盖式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宣讲等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统筹推进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改变观念,完成从“帮他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