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玉兰的一件黎族织锦作品。
文\图 见习记者 刘婧姝 通讯员 杨耀科
编者按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各级政府部门在保护和传承黎族织锦纺、染、织、绣四大工艺过程中,不断寻找和发现民间传统匠人,发挥她们的传帮带作用,让黎族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海南省旅文厅最近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中,昌江黎族自治县62岁的羊玉兰名列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不少,但熟练掌握所有四大工艺的不多,羊玉兰便是其中之一。
不同颜色的织染棉线。
上山采摘染料植物,浸泡一个月,将棉线入染……经历近10个步骤的复杂工艺终得一捆,这是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保突村羊玉兰的家传技艺——手工染线。
羊玉兰生于1958年,刚刚跻身黎族织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这份技艺是母亲与外婆手把手传授给她的。
“小时候母亲与外婆怕我浪费材料,不允许我弄,但我就是好奇,也喜欢。”羊玉兰说,母亲与外婆拗不过她,在她12岁那年便开始传授给她纺、染、织、绣的全套技艺。让羊玉兰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套技艺已经伴随她走过了50年。
蓝色染料植物假蓝靛。
手工染线,首先要“造靛”。不同颜色所用的染料植物也不同,蓝色需要的原材料是野生的假蓝靛。
摘下五六十斤新鲜假蓝靛叶子,放入清水没过叶面,盖上盖子,然后在阳光下浸泡、暴晒一个月。年过花甲的羊玉兰干起活来,动作还很麻利,尽管工序复杂,耗时较长,但她仍然乐在其中。如今,造靛的主要原材料植物假蓝靛已十分稀缺,要上山苦苦寻来,不像有些地方可以广泛种植,因此她总是小心地计算着用量,生怕浪费了一点一滴。
将假蓝靛树叶放入水中浸泡。
一个月后,当发酵后的浸泡液散发出浓烈的陈腐臭味,且已经变为深绿色至蓝色,就可以用来染色了。等待已久的羊玉兰顾不上臭气熏人,赶紧将腐烂的假蓝靛捞出,留下沉淀在底层的深蓝色泥状物备用。
接下来是“入染”环节。倒入石灰粉,将打湿的白色棉线放入染液中一起搅拌至起泡。她说,耐心等待,浸泡一夜后,再捞出棉线来晾晒,使靛在空气中氧化凝固,然后再入染,如此反复至少两次,才能达到较好的着色效果。
手工染线工艺步骤十分繁琐,神奇之处在于单靠植物染料便可染出七八种颜色,难的是需要找不同的染料,然而这都是羊玉兰乐此不疲的事。她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尝试使用了多种树皮,“好多人笑我傻,一直找各种树皮染线,又耗时又不赚钱。”
将石灰倒入陶锅中。
确实,在机械化生产的时代,坚持手工染线的已属少数。
不同颜色的线需要不同的入染方式,羊玉兰当天操作的只是其中一种。此外,她还掌握“煮染”技艺。
将棉线放入陶锅中。
架起陶锅,放入树皮、清水、白色棉线,明火烧开,火越大,染上的颜色越漂亮。“咕嘟咕嘟……”羊玉兰不断往灶里添加柴火,这可是个耐心活,一旦点上火,不能灭,需要持续不断煮上一整天。“现在大家都买工业线了,手工染线太累,没人愿意做。”她一边煮染,一边对记者说。
据羊玉兰介绍,煮线必须用陶锅,高温烫煮后,捞出,洗净,晒干,一捆近一米长的棉线如同变了魔法一样染上了红褐色,在阳光下分外鲜艳。
羊玉兰在煮染。
“我喜欢自己摸索,尝试用不同的树皮,染出红褐色、黄色……不过黎族人最爱黑色与蓝色,干起活来耐脏。”羊玉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她个人的创新。
据了解,曾经整个保突村掌握染色技艺的只有羊玉兰一人。“我最担心的就是今后这门手艺没有人会用了,这是我们黎族祖先的智慧所在。”羊玉兰说。好在女儿们从小就跟在她身后参与制作的每一环节,现在也学会了手艺,还成立了工作室,要将这门手艺长久传承下去,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