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沙海挑战、下滑射击……特战女兵的“魔鬼周”才刚开始

2020-07-22新闻3

负重30斤背囊,只有1根攀登绳,特战女兵想要快速登上一座高约20米近乎垂直的崖壁并不容易,第一个上场的小组全体用时足足有1小时。让人意外的是,达娃卓嘎带领的小组全体用时仅35分钟。负重攀登,她们有什么窍门吗?

沙海挑战,组长遭遇信任危机

女子特战大队,即将进行为期七天七夜的“魔鬼周”训练,在“魔鬼周”开始之前,这些女兵们被分成了三组进行适应性训练。军事素质优秀的藏族女孩——达娃卓嘎被临时任命为第一小组组长,达娃卓嘎是一名入伍六年的特战老兵,曾参加过多次特战比武,特训经验丰富,成绩优秀。但就在寻找目标点这个相对简单的训练科目中,达娃卓嘎的指挥能力却遭到了队友们的质疑。

按照训练要求,女兵们需要按照卡片指示上的方位寻找5个目标点。第一小组的组长达娃卓嘎希望带领第一次参加“魔鬼周”的队员在训练中拿到第一名,为了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她加快了寻找的步伐,但从队员们的状况来看,这个目标似乎有点不切实际,没过多久,队员们体力不支,已经明显跟不上了她的节奏了。无奈之下,达娃卓嘎只能自己前去探路。

周围全是软沙子,行走的时候特别容易陷进去,在茫茫沙海中,要寻找到一个小小的目标点,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据武警西藏总队机动第一中队队长称,他们已经提前4个小时就把“目标”埋进了沙子里,风一吹动,沙子就会流动的特别快,因此它绝对不会留下任何的埋藏痕迹。随后,中队队长的话很快得到了应验,备受质疑的达娃卓嘎只带领第一小组找到了其中的两个目标点,成绩垫底。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一时间难以适应,而接下来的训练更为残酷……

长途搬运“伤员”,信任危机如何化解

第二个训练项目是长途搬运“伤员”,规则是每个小队自行制定一名“伤员”,并快速搬运至前方上百米远的山脚下,从搬运起点至终点的整个过程中,不允许“伤员”落地。吸取了前一次的经验教训,这一次的达娃卓嘎决定多听取大家的意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让最近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队员吴霞充当“伤员”。训练继续,在达娃卓嘎的鼓舞带动下,一组队员从战术上到士气上都有全面的改观,她们一路加快步伐,很快就取得了领先的位置。

这是一次体力和意志的综合考验,在残酷的野外挑战面前,各小组之间的步伐咬的越来越紧。要知道,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含氧量低,像这样抬着担架奔袭,很快便会体力透支。最后遗憾的是,达娃卓嘎带领的小组被第三小组意外反超,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达娃卓嘎一直鼓励大家说到“至少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垂直下滑射击,队长助新兵突破自我

第三个训练项目则是垂直滑下射击,从高度为20多米的楼面下滑至地面,途中还要随时做好“敌情”警戒,然后再根据队长下达的口令完成射击。在这个科目训练中,达娃卓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新兵姚倩,不为别的,只因姚倩是一名大学生入伍新兵,而且有恐高症,之前的训练成绩一直不是特别理想。这一次,达娃卓嘎安排她第一个出场,就是为了让她克服恐惧,战胜自己。

在准备上“战场”之前,姚倩表示,垂直站在楼的墙面上往下看让人很没有安全感,而达娃卓嘎不停地给姚倩打气,让她不要太紧张,她还说到:“如果你突破不了这个心理困难,你就永远成不了一个合格的特战队员。”正是这句话,在精神上一直支撑着姚倩勇敢地走下去。最终,体力透支的姚倩的打靶成绩为,脱靶一个,另外两个射击目标分别命中7环。对此,考官也表示,这个成绩对第一次尝试的姚倩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姚倩的表现给全体成员开了个好头,最终第一小组全员通过了该科目的考核。

野外负重攀岩,第一小组反败为胜

距离特战女兵正式进入“魔鬼周”训练还剩下最后两天,适应性训练阶段的排名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这天,达娃卓嘎和队员们再次来到野外,这一次的考核难度让人望而生畏。

这次的考核项目是野外负重攀岩,在山体和地面几乎垂直的情况下,女兵们只能凭借一根攀岩绳爬到山顶,更让人崩溃的是,她们同时还要把一个15公斤重的背囊一起带上去。按照之前的成绩,第三小组先出发,就在第三小组攀岩至顶峰的一个小时过程中,达娃卓嘎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为此,她调整了攀岩策略——先让别的队员们放下本囊,无负重攀岩登顶,这样一来攀岩效率可以得到很大幅度地提升,紧接着再用攀岩绳将所有的背囊拉上山顶,最后,队长达娃卓嘎再进行攀岩。最终,由达娃卓嘎临时调整的这次策略,第一小组全员攀登成功,仅用时35分钟。

攀登至山顶后,大家还要在顶峰进行打靶训练,第一小组以51环的成绩夺得了第一名。最终第一小组在队长达娃卓嘎的带领下,在这次“魔鬼周”前的适应训练中取得了总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魔鬼周”难上加难的课目总在不停地挑战特战女兵的极限,但正是因为这种磨练,才让她们愈发强大与自信。对于这些“特战玫瑰”来讲,真正的怒放即将开始!

#国内军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