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特斯拉俯身冲入30万元以内价位的同时,自主车企也纷纷品牌向上发起挑战。近期,传统车企北汽、长安、上汽等争相发布纯电动高端项目,角逐3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市场。引入注目的是,这些新项目都引入了阿里、华为、麦格纳、宁德时代等“新基因”,有望推动国内汽车产业的变革。
上汽牵手阿里打造“智己汽车”
作为自主传统车企中的“老大哥”,上汽集团的电气化脚步一直相对滞后。11月26日,上汽宣布联手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启动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并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虽说这一步走得着实不算早,但获得上汽、浦东新区和阿里三方投资,站在“巨人”肩膀之上,该项目也成为国内首个创始轮融资即达百亿元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
记者获悉,这一项目其实已经在上汽内部运作了1年以上。预计到明年1月,智己汽车首款车型就将在上海、伦敦、北美CES全球同步发布。据内部人士透露,新车型将具备百米加速4秒内、超算中枢智能座舱、经过穿刺实验的安全电池、无线充电等一系列亮点。
尽管头顶上汽、阿里等光环,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中高端领域的竞争已非常激烈。此时入局的上汽是来晚一步还是后发制人?一切有待市场检验。
加速电气化布局的自主传统车企不止上汽,今年,东风集团旗下的电动高端品牌岚图首次独立亮相北京车展,吸引了一波关注度。此外,长安汽车也联手华为及宁德时代这两家智能化和动力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打造CHN平台。
“先发军团”开启品牌上探之路
不仅上汽、东风等瞄准了新能源中高端市场,北汽、广汽、比亚迪等一批新能源市场“先发者”更是对这一领域虎视眈眈,并在今年加速品牌上探之路。
10月底,肩负着振兴北汽新能源重任的北汽新能源旗下新品牌ARCFOX(极狐)正式上市。今年以来,去年凭借EU系列夺得国内新能源车型销冠的北汽遭遇滑铁卢,市场销量同比断崖式下跌。业内分析,今年新能源新车型频频推出,主打中端市场的EU系列丧失竞争力,是北汽新能源今年销量下滑的主因。
在此背景下,瞄准中高端市场的ARCFOX被寄予厚望。该品牌旗下首款量产车αT定位高端智能纯电SUV,车型推出480km、600km和653km三种续航共5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4.19万至31.99万元,新车以653km超长真续航、4.6s百公里加速并搭配哈曼4K超大屏影音系统、华为5G科技互联、α-Pilot 智慧驾驶等为核心亮点。
谈及ARCFOX的优势,ARCFOX BU总裁于立国信心十足:“ARCFOX承袭北汽、麦格纳、华为三方基因,是集三方优势之大成。”目前,这款新车尚未有具体销售数字披露,但ARCFOX BU副总裁王秋凤日前透露,αT在不久前闭幕的北京车展期间,已接到20000辆意向订单。
除北汽外,今年在市场上表现不俗的广汽新能源旗下埃安近来也动作不断。11月初,新款广汽埃安LX上市,售价同样瞄准30万元左右区间,此后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宣布“广汽埃安”品牌将独立运营,全面打造高端科技品牌。
此外,凭借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领域先发优势成为中国车企市值第一的比亚迪,今年推出了王朝系列比亚迪汉车型。该车型被认为是多角度对标国产特斯拉的车型,售价在30万元左右,10月销量达7545台,前10月累计销量达18362台。
新势力三强市场销量飘红
造车新势力同样成为今年国内中高端新能源车市上不容忽视的后浪。位于头部阵营的蔚来、理想、小鹏今年以来销量节节攀升,也推助了近期市值暴涨。
与传统车企先布局中低端市场,而后品牌向上不同,部分造车新势力从诞生之初就瞄准了中高端市场,蔚来就是其中代表。根据最新交付数据,蔚来10月共交付新车5055台,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同比翻番,并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蔚来月度交付数首次突破5000台,也是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月销量首次突破5000台。同时,蔚来旗下的ES6车型作为35万级别车型,已连续13个月成为国内纯电动SUV销售冠军。
作为一款国产高端车型,能够如此受到市场青睐,蔚来的服务体系是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甚至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也曾毫不讳言地表示欣赏:“我们要积极向蔚来学习,跟消费者做朋友。”
除蔚来外,同样瞄准中高端市场的理想、小鹏今年销量也表现不俗。理想汽车在10月交付3692辆,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交付量纪录。同时,10月新增定单量也创下历史新高。2020年1月至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小鹏汽车方面,10月单月总交付量达到3040台,同比增长229%,连续两个月达到3000台以上。今年1至10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17117台,同比增长64%。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市呈现出高低两极分化的特征。一方面,国产特斯拉、合资车企、自主品牌都在角逐中高端市场,另一方面,一些自主品牌瞄准下沉市场推出了更经济实惠的产品。”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对于自主品牌冲击中高端市场,崔东树表示看好,一方面一批先发车企近年来已累积了一定的技术和品牌认知度,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也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