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龙开发区:脱贫攻坚显成效 人民群众谋幸福

2020-11-29新闻9

原标题:大龙开发区:脱贫攻坚显成效 人民群众谋幸福

2018年,玉屏·大龙整县出列。两年多来,大龙开发区继续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辖区摆脱贫困的基础上,通过系列扶贫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切实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龙开发区全景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过去,提起农村,人们能想起的形容词总是与‘脏、乱、差’有关,破败的房屋,泥泞的道路,到处堆积的杂物……。”近年来,随着大龙开发区不断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力度,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辖区各行政村,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栋栋民房错落有致,一排排路灯笔直挺立,环境优美、村民富裕,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乡村 交通路网

为 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开发区紧紧围绕 “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医疗、教育、住房、安全饮水保障, 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三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坚持每月定期进村入户,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18个对标补短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不返贫 。

便利的村村通

立足现有区位、交通优势,开发区综合实际情况,不断打破“交通”瓶颈,全力推进城区、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五纵八横”的城市主干道交通+通村公路+通组连户路的道路交通体系,以更完善的交通条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我们村的通村路、通组路已全面建成,现在村民出行方便很多。”蔡溪村主任李复枝介绍到,“以前靠村民人力挖掘水源、拿着扁担挑水的日子已经过去,这几年,村里家家户户都喝上自来水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美丽乡村一角

“我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最近这些年,家乡变化很大。”老人姚木秀看着一辆辆轿车从眼前驰过,不禁感慨家乡变化,露出幸福的笑容。“那时无论天晴落雨,去赶集都得早上天还未明就出门,一直到晚上才回得到家。”

持续推进产业革命

生活比以往好多咯,外出有便利交通,家门口有产业,不管是自主创业还是就近就业,都有好机会。”九龙村村民杨方银正在坝区忙着投放虾苗,说起生活变化,他不禁竖起大拇指。“原先这片地都是各家各户种水稻等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坝区产业发展后,大家都把土地流转出来,不仅每年有租金,到这务工还能有工资领,真好。”

杨方银(前一)在家门口坝区务工

近年来, 开发区抓住发展机遇,以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就业增收,按照“八要素”“六个转变”要求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围绕“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规模,发展壮大九龙坝区小龙虾养殖、南宁花椒、大屯油茶、德龙新区鲢鱼塘蔬菜、魔芋种植、清水塘杨梅等产业,全力抓好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决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就业支撑。

乡村产业

九龙坝区智能化(大棚)小龙虾养殖农场总投资387.7万元,是大龙开发区和德江县共同打造的跨区县易地扶贫产业基地示范亮点,以“公司主导+社区主体+搬迁群众参与”的运营模式,采取“保底分红+利润占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小龙虾苗

“因冬季来临,虾苗供应减少,进货困难,我们只投放了400斤虾苗在4个智能化养殖池里。为提升产业收益,在其他的36个养殖池里投放了42万尾黄颡鱼。”该公司副经理张志军介绍,智能化养殖可解决冬春低温期小龙虾不生长、黄颡鱼生长慢问题,确保市场供应稳定,并抢占季节性商机,扩大经营效益。

开发区乡村产业发展掠影

利用祥查村、路良村和九龙村土地连片优势发展坝区产业,着力打造辣椒、花生及茭白等作物种植,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莲藕+小龙虾种养结合、肉牛养殖、蛋鸡养殖等产业项目,积极谋划市场广、效益好的优质产业,优化群众利益联结机制。

持续推进后续扶持

大龙开发区作为铜仁市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承接地之一,目前,已顺利承接德江县、石阡县5583户26481人。 为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7”总体部署和“五个体系”建设要求,紧扣“安得下来、融得进去、和谐发展”工作目标,通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 确保新居民真正实现“居安、业安、身安、心安”。

移民安置新区

开发区坚持“就业为先”,深入实施“留雁行动”,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劳务就业扶贫,持续动态抓好就业清零。今年以来,共开展专场招聘会13场,接待就业咨询30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愿1200多人;举办劳动技能培训48期2613人次,组建7个就业扶贫车间,建成产业扶贫基地2个,新居民劳动力就业创业9988人,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率达100%。

就业扶贫车间

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带来新平台,思想转变才是开启新生活的钥匙。为引导搬迁群众享受党的好政策后感恩奋进,大龙开发区切实上好党的政策宣讲课、精神文明提升课、就业创业引导课等“三堂课”,在记党恩、感党情的基础上,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加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从村民转变为市民;适应新的就业方式,从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

开展感恩宣讲活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搬入生产生活条件远比老家强的开发区。”2018年5月,杨胜志一家得益于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覆盖,从石阡县白沙镇老家搬入开发区龙江新区。“现在,我在小区找了份保洁工作不仅有了固定收入,还能照顾患病的老伴,真好!” (岳霞)

编辑:姚 婷 校对:杨秀云 龙启武 审核:潘桂仙 任恩多

#扶贫车间#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