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为何会被迅速同化?学者:和成吉思汗的遗产有关
金帐汗国是十三世纪初期蒙古人在钦察草原上建立的一个汗国,在其鼎盛时期,其领土南起巴尔喀什湖,北部更是深入到了斯拉夫人的聚集地,金帐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中领土最辽阔的一个,也是寿命最长的一个汗国,莫斯科公国曾向金帐汗国效忠两个多世纪。
在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结束之后,他命令长子术赤留守在被蒙古人被征服的土地之上,但是术赤的封地并不包括富饶的河中地区,因为成吉思汗想要把河中地区的土地留给二儿子察合台。在成吉思汗率军凯旋后,只给术赤留下了很少的蒙古士兵,因为当时成吉思汗对于术赤还是存在防范心理的,他担心术赤在钦察草原做大后,会不听自己的调遣。
相比于蒙古人建立的其他三个汗国,金帐汗国对于被征服土地的居民影响非常大,金帐汗国也是第一个率先抛弃成吉思汗法典的汗国,在拔都西征结束之后,生活在金帐汗国内的蒙古人就已经开始被当地说突厥语的钦察人同化。
拔都去世后,他的弟弟别儿哥成为了金帐汗国的大汗,别儿哥统治时期加速了境内蒙古人的同化,以至于在金帐汗国的军队中,蒙古骑兵只占很少一部分,而当时的伊儿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蒙古骑兵仍然是汗国的主力军队。
在十九世纪末期,研究金帐汗国历史的俄国学者曾对这一现象评价道:“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之所以会被当地人迅速同化,和成吉思汗遗产的分割不均有着很大的联系。”
俄国学者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成吉思汗去世后,只分给了长子术赤四千户蒙古军民,而察合台汗国虽然也分到了相同数量的蒙古军民,但是窝阔台汗国灭亡后,其境内的蒙古人全部归属了察合台汗国,以至于在十五世纪的时候,察合台汗国境内仍然生活着大量说蒙古语的蒙古牧民。
术赤手下的那四千多户蒙古军民,根本无法守卫辽阔的金帐汗国,因此金帐汗国的皇室只好依靠当地习俗相近的游牧民族来扩充兵员,在拔都西征时期,手下的士兵也大部分都是游牧的钦察人,而速不台率领参加西征的的那些蒙古人,在西征结束后都返回了东方,并没有在金帐汗国境内逗留。
因此在当时的金帐汗国境内,汗国的统治者蒙古人在数量上无疑是少数的,他们只好通过融合的方式来壮大自己的力量,这种方式对于蒙古人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他们虽然丢失了自己的语言和宗教,却保证了金帐汗国的长盛不衰,在蒙古人建立的其他汗国相继灭亡后,金帐汗国仍然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