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关羽襄樊战役谋划 谁知道三国时期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的真实情况?(非三国演义)

2020-07-22知识7

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关羽在襄樊战役能够取得怎样的战绩? 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我的估计就是:关羽与曹魏极有可能划水而治,这个水可是汉水,关羽最终占据襄阳,而曹魏仍然占有樊城。一条汉水将襄阳与樊城分隔开来,襄阳在汉水南岸,樊城在汉水北岸,汉水在三国时期名字叫沔水。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偷袭荆州,那么关羽就会一心一意在前线与曹魏作战,当时的战况是这样的,关羽包围了襄阳与樊城,但都没有拿下城池,襄阳太守吕常紧守襄阳城,征南将军曹仁紧守樊城,二城一直在坚守,没有投降,也没有被关羽攻破,但都被关羽包围。关羽军前部驻守的地方在樊城的西北方向的偃城,而曹魏的援军源源不断的到来,于禁被擒,庞德被斩后,徐晃领兵从宛城来救援,徐晃作出一幅要切断偃城蜀军后路的样子,逼迫偃城蜀军后撤,这样徐晃就逼近围攻樊城的蜀军。而曹魏的各路援军正源源不断的开往樊城前线,曹操又派出张辽军前往樊城救援,并且曹操自已也亲自带兵往樊城赶来,形势对关羽很不利。关羽即使能和徐晃军对峙不落下风,但等到张辽军、曹操本部到来后,一定会失败,只能退回到汉水南岸,这样的情况双方就形成隔水对峙。之所以双方会隔汉水对峙,原因有下:1、关羽无援军支持,而曹魏援军不断,连曹操都亲自出马。关羽指挥的“襄樊战役”,到底是关羽擅自发动发动还是刘备授权? 几个个问题的探讨 1.是关羽擅自发动了进攻襄樊的进攻吗?根据史料记载,关羽的这次进攻不是刘备安排和部署的,而是他自己的擅自行动。根据是:在史料对关羽的历次作战行动的记载中,除这一次外,均使用了刘备“遣、留、使”等派遣的动词。比如,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备遂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还小沛。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乃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以赵云为留营司马,…。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刘备闻之,自蜀亲至公安,遣关羽争三郡。三国志先主传:“先主遣关羽守下邳。“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三国志关羽传:“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而这次进攻,没有任何刘备派遣的记载。例如: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八:“已而关羽果使南郡太守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羽自率众攻曹仁于樊。三国志先主传:“时关羽攻曹。如果关羽在被偷袭的情况下打赢了襄樊之战,能进武庙前十吗? 樊城不是一场独立的战役!首先必须明白关羽存在对当时刘备集团的意义!关羽的意义必须体现在保证荆州在手,不被东吴或者曹操夺取!因为汉中战役过后,刘备虽然取得对曹操的阶段胜利,但并没有对曹操形成绝对优势,曹操仍然有实力,刘备虽然胜,但自己也需要缓冲(而且这个缓冲时间需要至少一年左右)!因此即使关羽想立功,要发动樊城战役!那其实最好的战机时间,应该是等到刘备诸葛亮的四川军团修整完毕,后方巩固的情况下,再两线出击,击败曹操!然而此刻刘备的四川军团刚刚经历过汉中大战,需要修整!关羽在四川军团没有准备好,就贸然单线出击樊城!因此就算篡改历史,关羽改变强攻的战术,而是动脑子成功采用引蛇出洞之计谋将曹仁10万守城大军调出樊城再采用野战击败,那也改变不了,关羽大军腹背受敌,而四川军团又一时半会无法驰助的事实!因此即便关羽击败了曹仁,那也仅限于得到樊城!仍然改变不了关羽对吕蒙的轻视!如果关羽不能防备吕蒙,那么以关羽狂傲的个性,那么在经历水淹七军,以及樊城胜利之后,关羽会更加不可一世的单线找曹操主力决战,进而幻想拿下许昌,成就盖世之功!因此听到吕蒙病倒之后,关羽仍然势必会从荆州调兵于决战曹操的前线!这样一来,。关羽攻打襄樊(樊城)究竟是谁的主意 关羽发动襄阳、樊城战役是自主发动的。当时在汉中争夺战中以刘备大获全胜而告终,这一役刘备军斩杀曹军主将夏侯渊,击溃张郃对曹军震动之大是无法想象的,之后刘备效仿高祖刘邦进位称汉中王,也对天下黎民起到了宣传与暗示作用。曹操失去汉中后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状态。刘备一下子拥有了荆、益两地可以说已成为了当时天下第一雄主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56131并不为过,曹操甚至在当时几度考虑迁都。关羽作为荆州地区的“总司令”,此时发动北伐一来是因为刘备军当时兵威正盛,曹操式微。二来也是为了配合刘备的行动,从战略层面上来看也是在执行和贯彻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所以从当时的局势和战略层面上讲,关羽的这次行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关羽在发动如此大规模战争之时却犯下了很多致命错误。首先是过于轻敌,战争初期进行得异常顺利,先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关羽在获得如此重大战果后渐渐形成骄兵,他没有想到曹仁会挡住他的去路,而且是久攻不克。当时的关羽军实际上已成强弩之末,他最需要的其实是让军队缓下来休整之后再发动第二次战役,但为了保持荆州军无坚不摧的轰动效应,关羽当然不会就此罢手,他错误地从后方抽调了。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三国志》里没有任何记录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甚至没有记载刘备是否授权关羽发动此次关乎魏、蜀、吴三国转折的战役。关羽为什么在没有得到刘备授权的情况下发动襄樊。关羽襄樊之战在三国战争史上不是最大的一场,为何能威震华夏? 关羽襄樊之战的规模在三国战争史上不算大,但是其战果可以说很大,重创了曹军,而且关羽北伐引发了连锁反应,所以声势非常大。很多人认为关羽的襄樊之战仅仅是水淹七军,消灭了于禁所率增援樊城的部队,魏军损失在三万左右,这是不对的。在关羽北伐襄樊前,曹操曾经命曹仁南下攻击荆州,进驻樊城。曹仁要南下攻击荆州,其所统帅的兵力,除了留守襄樊的,就应该不比关羽少,也有几万人马。而等到水淹七军以后,曹仁此时只有樊城里的几千人马和襄阳的守军。显然关羽不仅水淹七军,消灭了于禁的部队,抓了三万俘虏,在这之前曹仁的部队也遭到了重创,两下相加,魏军损失应该有四五万之多。和《三国演义》不同,正史里几万人就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军事力量了。以三国前期的三大战役为例,官渡之战袁绍大军不过“众十馀万”。赤壁之战,曹操在一线的部队不过七、八万,而孙刘联军是三到五万之众。夷陵之战,蜀军大约是四五万人,吴军则是五万。襄樊之战魏军的损失四五万,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惊人了,如果再加上汉中之战魏军伤亡也不小,此时是曹操军事上最虚弱的时候。另外自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曹操称魏王以后,和拥护汉室的势力矛盾激化,就在汉中之战前,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

#襄阳之战#曹操#关羽#三国#荆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