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医点穴治疗月经不调

2020-07-22新闻5

中医点穴治疗月经不调

1.病因

由于思虑、劳累过度,或外感风寒,或房事不节,或行经期不能很好注意卫生;用冷水,吃冷食,剧烈运动,以及生气行房等。此外,患其他疾病,也会引起月经不调。

2.症状

经来不顺,不是提前,便是推后。提前者,为月经先期,色深红,烦躁,脉数,为血热。如果血量多,色淡,神疲,头重眩晕,脉迟,为气虚。推后者,为月经后期,多属虚寒,或气血郁结。

3.辨证施治

月经不调,属于功能性疾病,则补肾与健脾。在此基础上,血热者,调经兼清血热。血虚者,调经兼以补血。气虚者,调经兼以补气。后期郁结者,调经兼以舒肝解郁。

配穴与手法:

内关穴(补)、合谷穴(泻)、三阴交穴(补)、足三里穴(补)、天枢穴(补)、中脘穴(泻)、关元穴(补)、膈俞穴(补)、脾俞穴(补)、肾俞穴(补)。按上列配穴次序点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轻重标准度:应用轻、中度,以应血。

快慢标准度:应用慢度,以应肾。

平揉圆圈大小度:应用中度,以应脾。

方义解释:上列配穴,取肾俞、脾俞、关元、中脘穴,为补肾与补脾,以增强人体的功能。取三阴交、合谷穴,为调经之主穴。属血热者,加补太溪穴,膈俞穴用泻法。气虚,月经量多者,加补太渊、膻中、气海、隐白穴。月经量少郁结者,加泻期门穴,合谷穴用补法,三阴交穴用泻法,并应加膻中与气海穴,用补法,以控制其突然转为月经量多。取天枢、内关、足三里穴,以助调经之效。

关于所加的穴位,应按配穴的排列次序,以及部位的先后次序进行,以便与配穴相一致。

小结:月经不调的点穴治疗,一日点穴1次,或一周内点穴3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一般性的月经不调,点穴治疗1~3次之后,症状可以减轻。治愈,则须观察第二次月经期,是否已经正常。如未正常,尚须继续治疗。在行经量多的时候,应减去腹部穴位,并应把揉圈改小,揉中应不间歇,以收敛。

#女性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