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吟鞭东指即天涯夸张

2020-07-22知识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出自: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朝代】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鉴赏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扩展资料: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赏析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全诗翻译。 心里因即将到来的离别澎湃不已,但是太阳却还是逐渐往西山落下;只好挥动手中长鞭策马往东而去.,从此以后我们将各分东西难再聚;落花并非无情地离弃这个世界,而是为了溶入泥土,催生另一轮的绽放。“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诗人究竟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说明愁绪之浓。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诗人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其祖、父皆为进士,在北京做官。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曾写到“官吏士民狼艰狈厥,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餐烟草,习邪教,取诛戮或冻馁以死,终不肯治一寸之丝,一粒之饭以益人。认为清王朝是“衰世”。他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只做了几任小京官,后辞官。他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专制,要求进行社会改革,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气势磅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一八三九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乙亥杂诗》。本诗是第一首,写他被迫辞官,离开北京时所抒发的感想。诗意“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究竟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诗人为了衬托离愁,。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句意思是: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诗句表达了: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出处】《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扩展资料1、《己亥杂诗·其五》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于是写下此诗。2、《己亥杂诗·其五》鉴赏《己亥杂诗·其五》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66262的丰富阅历。《己亥杂诗·其五》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什么 吟鞭 即甩鞭发出响声“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的是作者辞官的离愁别绪。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情感。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的是什么 吟鞭:诗人的马鞭。意思2113是:马鞭5261向东一挥,感觉就4102是人在天涯一般。原文:己亥杂诗·1653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扩展资料: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浩浩难禁,何况正2113值夕阳西坠,日暮5261摇落之际,马鞭举处,前4102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1653。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原文如下: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翻译如下: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参考资料来源:—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字的含义 吟鞭 即甩鞭发出响声“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

#龚自珍#离愁#读书#己亥杂诗#春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