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公安特招,90后绿灯侠,每天指挥常州城区交通,巡检10000个探头

2020-11-29新闻14

原标题:公安特招,90后绿灯侠,每天指挥常州城区交通,巡检10000个探头

苍陌人生,无声致远。前行路上,我们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林林总总的事,我们不停地筛选过滤、积聚能量,只为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前行不可能漫无目的,总是要有意义的。当自己前行的意义,与他人的“生命”有了连接,前行的脚步便始终充满光亮。

——题记

他是交警,说他是“工程师”也很贴合。

瘦挑、短发、干练,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电脑、图纸、设备,在手中来回切换。这些似乎都带着“工程师”的属性,黄志鹏总有一种“静”的气场,音调不高,微笑平和,手里的工作总能出色完成,而他所做之事,本质上都与“生命”有关。

2013年,黄志鹏特招为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交警大队民警,从新警成长为副中队长,黄志鹏见证了武进交警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蝶变,也参与了一项项重大项目的建设。他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荣获常州公安青春警星、武进区先锋90后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黄志鹏一如既往的笃定前行。

梦想无需分享 首在埋头苦做

交通指挥调度,是黄志鹏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每天上午7点半,在城区道路交通还未忙碌前,他就已在交警大队指挥中心严阵以待,通过高清大屏显示的路面实时交通质态,对执勤点位分布、道路交通流量及时作出动态调整和精准指挥。早高峰结束后,他按照惯例对全区前一天的道路交通态势进行研判,并形成分析报告,提出工作建议,为大队工作调整提供参考。

2018年一个夏日傍晚,城区某路口出现车辆拥堵,黄志鹏了解得知,该处信号灯所在的线路正被供电公司停电维修,他立即调度周边警力前往现场疏导交通,车辆拥堵情况得到了及时缓解。“路上信号灯的作用都很大,它是服务人们安全出行的指挥棒。”该事件发生后,黄志鹏一直盘算着:如果再发生此类信号灯线路突然停电事件引起拥堵怎么办?

遇到问题,不“搁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在大队领导的支持下,黄志鹏积极与供电公司对接,迅速摸清了城区175组信号灯电力来源,并联合开发“常州绿灯侠”微信公众号,实现了信号灯停电信息精准预告和广泛发布,提示出行人注意更改路线,配以交警勤务应急响应机制,有效杜绝了“信号灯一停,路就堵”的局面。

视线所及之处 皆是坚守姿态

信号灯、车道、车辆、行人,规则在其中“穿针引线”,而交警的功能更不可忽视。工作七年来,黄志鹏全程参与了道路电子警察、交通卡口探头、抓拍球机等设备的布点建设,对它们已再熟悉不过。为保证辖区里每一处道路监控设备有效运行,他每天都要对万余套设备巡检一次,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好日常维护。

针对辖区交通信号灯设置、配时和车道布局中存在的问题,黄志鹏和同事实地勘察、精细设计,相继对462个路口信号控制参数进行了5300余次的科学优化,并对大量交叉口车道优化和改造情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在黄志鹏看来,交通违法数据不仅仅是汇总的数字,交通违法行为也绝不应“一罚了之”。交通陋习要坚决严管、初次违法应充分引导,只有疏堵结合、宽严相济,才能让文明出行成为人们的“行为惯性”。对此,他负责开发实施监控系统违法数据“免罚提示制度”,累计发送免罚提示短信72.6万条,人性化的交通管理,让群众认识到文明安全出行的重要,也降低了道路交通违法发生率。

科技价值背后 更见努力分量

用新技术、新思维开展交管工作,是黄志鹏的“法宝”。作为东南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他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为一大批创新型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献计献策。由黄志鹏主要负责的武进智能交通态势分析系统建设项目,实现了路网运行自动检测和拥堵快速预警,他在第九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上的项目经验介绍,也受到了与会人士广泛认可。

无论是晨光初露,抑或是暮色合拢,不管车流是高峰时段的飞驰,还是日常的平缓,黄志鹏始终在监控屏幕那头守护着每一位出行人,用自己的笃定前行,让平安畅通成为武进交通的代名词。在他的眼里,它会讲述一座城市的文明,更与生命相连。

来源:常州武进公安微警务

#90后#交通违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