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元代历经 162 年,15个皇帝,为什么一个皇陵都找不到?

2020-11-29新闻6

中国古代都讲究“厚葬”,身份越高,陪葬品越丰富,尤其是皇陵,里面更是珍宝无数,价值连城,是无数人垂涎的目标。但是,说起元代还真是挺怪,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始于太祖铁木真,终于元顺帝,共15帝,至今未找到一个皇帝的陵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现在先别急着往下看,自己先想一想……想到原因了么?接下来为你解疑。

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蒙古贵族信奉“深葬不建坟”的习俗,因此元朝皇帝驾崩后,只留有墓(葬而无坟谓之墓)。这种习俗起源于成吉思汗。公元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病逝于清水县行营。临死时,他叮嘱部将“密不发丧”,实行“密葬”。根据《多桑蒙古史》记载:“诸将奏柩归蒙古,不欲汗之死讯为人所知,护柩之士在此长途中,遇人尽杀之……葬后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复辨墓在树之下。”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之后,仍然延袭“密丧”的习俗。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也就是说,元朝皇帝驾崩后,一律不用棺椁厚葬,也不用陪葬物品,只以两根完整巨木,分别凿空成人形大小,合而为棺,将驾崩皇帝放入里面,然后将棺材涂上漆油,在棺材的中间和两头分别用黄金打造的箍固定。这三个黄金箍已算是最为奢侈的陪葬品,但其作用是替代钉子,好将棺木完整组合成一体。出殡时,将棺材埋入一个极深的土坑下,再用土掩埋,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这样,那母骆驼死了呢?他们也就找不着皇帝的墓地了。所以,现在连元朝皇帝的后裔都不知道他们的祖坟在哪,别人怎么可能找得到?后来,蒙古人祭祖就不找墓地了,他们认为先人就在地下,在地上挖个坑就祭了。元史:“掘地为坎以燎肉,仍以酒醴、马杂烧之”此习一直沿袭至今。

关于元代皇陵总共有五种说法:

其一 :八白室说,但是八白室只是成吉思汗的祭祀之所,并非陵墓,现在已经被否定。

其二 :大鄂托克说,大鄂托克——大地的意思,在《黄金史纲》、《黄金集》、《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但是说元代皇陵在大地之下岂不是有些无厘头。

其三 :泸沟河畔说,泸沟河在元代又叫陆局河、驴河驹、怯绿连河、怯鲁连河、客鲁连河,今天叫克鲁伦河,它发源于蒙古国的肯特山脉,注入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呼伦湖,全长1240公里,这种说发与上一种说法相似,给人以海阔天空的感觉。

其四 :不儿罕合勒敦山说,在今天的蒙古国大肯特山脉南部,《史集》、《元代秘史》等中外书籍多处提到此处,这种说法也确有一些依据,因为此处与蒙古人的始祖和成吉思汗渊源颇深,因为这里就是蒙古人的发祥地,但是发祥地就一定要做墓地吗?至少至今还没有验证。

其五 :就是现在普遍认可的起辇谷的说法,这来源于

,但是起辇谷在哪里?说法不一,元代历史中也没有准确的位置记载,这就是说只告诉你名字,没有告诉你姓什么,虽然近两年研究说起辇谷是古连勒古的译音,与大肯特山南部相吻合,但是我认为远没有这么简单。

#考古盗墓#元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