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请问,七亘村战斗是谁指挥的? ( )

2020-07-22知识12

八路军有几个师,指挥官分别是谁 八路军正规师级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一、115师 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历史上平型关大捷是谁指挥的? 平型关大捷是林彪为总指挥的,当初在战争开始时林彪就曾经做出过初步的规划和设计,通过他的部署可以使日军完全进入包围之中,而八路军同时也作为主要出击的部队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重击。作为平型关大捷的指挥,林彪曾经三次到平型关以及附近进行专业而细致的考察,当时他还带着一些人员,在平型关的关口认真的观察地形和道路,然后又不断的查看当地地形的外貌特点,等到了第三次的时候林彪还带着一些长官们一同前去的,并且直接在现场就布置了各个作战地点和所处位置。之后林彪作为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根据中共上级的命令中所之处的问题,林彪还全面的分析了战争的局面,然后制定了更加具体的计划,在战争开始之前林彪还曾经给过战士们很大的鼓励,可以说林彪是一名非常合格的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扩展资料:平型关大捷背景:全局背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但在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伤亡官兵约5000余人之后,仍未能阻挡日军进攻的铁蹄;7月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为速战速决,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七亘村战斗的经过 10月26日拂晓,测鱼镇日军的辎重部队在200多步兵的掩护下,向西开进。9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区。第772团第三营放过敌人的前卫部队,向它的本队突然发起火力袭击。地形选得实在太便利了,陡坡顶上的机枪、步枪“哗哗”地往日军的人堆里倾泻着子弹,手榴弹只消打开保险盖,垂直往下放。日军顿时象炸了窝的马蜂似的乱碰乱撞,死的死,伤的伤,有不少被挤下了深沟。一阵短促猛烈的火力袭击后,战士们随着一片喊杀声,奋勇跳入敌群,跟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有几名日军被战士们压到了断崖边,战士们边喊边示意他们缴枪投降。日军竟不理睬,端着刺刀反扑上来。战士们毫不留情地击毙了他们。两个多小时后,枪声、喊杀声渐渐沉寂下来。日军除少数逃回测鱼镇外,其余全部被歼。共歼灭20师团辎重队300余人,缴获骡马300余匹和一批军用物资。八路军打胜仗的消息很快在七亘村一带传开。附近的孔氏村、南泉村、北泉村推派代表抬着大肥猪,送到第386旅旅部,给八路军庆贺胜利。当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正继续向旧关抄袭。他很清楚日军的意图是急于要打通正太路,从背后威胁太原。据此,他判断七亘村仍然会是日军进军的必由之路,因为舍此。请问,七亘村战斗是谁指挥的? ( ) B:刘伯承七亘村伏击战是谁指挥的 1937年10月,刘伯承率领129师386旅进抵山西平定地区,当时日军正猛攻娘子关。为配合娘子关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在刘伯承亲自指挥下于10月22日至28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你认为刘伯承在七亘村连续打了两次伏击,你怎么看? 1937年10月,刘伯承率领129师386旅进抵山西平定地区,当时日军正猛攻娘子关。为配合娘子关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在刘伯承亲自指挥下于10月22日至28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马山村、七亘村连续作战打击日寇。其中以两次设伏七亘村战果尤其显著。兵不重伏\",本来是兵家的用兵原则.但是刘帅反其道而用之,连续同一处设伏,正暗合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兵法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就是\"因敌制胜。亮剑中李云龙喊的“老师长”是谁? 原型是刘伯承。李云龙是国2113共合作时期任国民革5261命军第18集团4102军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129师的师长就是1653刘伯承,他的旅长是陈赓。129师是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九军、三十军、独立一至四团合编而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下辖三八五旅、三八六旅及教导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教导营,全师共13000人。扩展资料抗日战争期间,李云龙被编入八路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许世友,参谋长李聚奎、周希汉)任772团3营营长,与副团长王近山指挥了七亘村战斗。1937年年底李云龙升任386旅新一团团长(一营长张大彪,二营长沈泉)。1940年,李云龙在苍云岭之战中率领新一团击溃了坂田联队,摧毁了坂田联队指挥部,违抗命令从正面突出重围。因此被撤职,调到边区被服厂当厂长。但不久后因独立团在杨村遭遇战中被击败,团长孔捷被撤职,因此李云龙调任独立团团长(政治委员赵刚,第一任副团长孔捷,第二任副团长邢志国),同年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年底率部参加李家坡战斗,在开阔地展开土工作业,缩短与日军环形。回答问题 B:刘伯承刘伯承的资料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扩展资料抗日烽火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66261路军第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刘伯承经常用“勇是男儿头上的桂冠”、“无角绵羊受欺压,有蛰的黄蜂不可侮”等话语来激发将士们的对敌斗争信心。刘伯承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

#辛亥革命#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林彪#日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