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决胜2020】家门口的扶贫微工厂

2020-11-28新闻3

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张婧妍 摄)

海外网11月28日电 贵州省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一天中,有这样一幕: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何英正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询问存在就业需求的搬迁群众有什么工作技能、想找什么样的工作,以便帮助推荐社区微工厂里的合适职位;同时,微工厂大楼一层办公室里,23岁的石一庆正专注地点着鼠标进行数据标注,平均月入4000多元、从单位到家只需几分钟,她计划不再外出打工;微工厂第三层是服装厂老板廖景伟的生产车间所在地,车间里的职工九成以上是搬迁群众,此时他也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旺家花园安置点扶贫微工厂是贵州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非凡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是万山区“小区建工厂”“农民变工人”的实践探索成果。

旺家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何英介绍安置点情况。(张婧妍 摄)

打通搬迁群众就业渠道

旺家花园安置点位于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共安置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搬迁群众1.8万余人,其中困难群众179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力6823人。

旺家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何英作为第一批搬到该安置点的群众之一,曾被母亲苦苦规劝不要搬迁,母亲不理解女儿为啥放着农村的地不要、村里的干部不做搬到城市去,到时候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在城里怎么生存?

何英母亲的担忧与很多易地搬迁群众的一样。何英最初来到旺家社区时,作为一名就业协管员,负责思南县搬迁群众的就业工作。她发现,很多人搬来后对情况不熟悉,自己只能带着他们去一家家企业找工作。

当时,万山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制定有相应的就业方案,包括与朱砂古镇景区、经济开发区签订用工协议,每天组织班车将搬迁群众送到工作地点。但人们坚持了几个月后,渐渐因为单位距离太远、不方便等原因不愿再去上班了。万山区在实践探索中发现,能有效提高搬迁群众就业积极性的企业,还需要满足就近就业与手工制作业两项要求。

为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旺家社区将原本用于办公阵地的楼房“让”出来,引进简单、易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打造扶贫微工厂,专门作为企业生产场地。除了免费提供场地外,还向企业提供开绿灯办理相关手续、减免水电费、减免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与这一思路不谋而合,从石阡县搬到旺家花园、原是乡里致富带头人的廖景伟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所在的乡镇一下搬来了300多户,他们到了城区后是不是要找事干?有着多年服装行业从业经验的廖景伟判断,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业,学得快、上手快、挣钱快,正好符合这些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

有了初步想法后,廖景伟带着自己的策划书找到了社区干部,很快便得到支持。2018年12月,景航服饰公司在旺家社区扶贫微工厂内成立。短短两年内,公司已实现年产值2000万余元,带动就业100余人,生产的服装远销巴西、印度。

社区扶贫微工厂的建立也对以何英为代表的社区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每天入户走访倾听各家需求是何英周而复始要做的事情。廖景伟的服装厂办起来后,社区干部还会在跟踪走访时询问群众:会不会做服装、想不想学做服装?

在这样的多方努力下,目前,旺家社区扶贫微工厂已入驻贵州苗绣、景航服饰公司等8家企业,可解决搬迁群众600余人就业问题。

微工厂里的办公室,人们正忙碌工作。(张婧妍 摄)

打消就业人员后顾之忧

23岁的苗族姑娘石一庆一家五口人从印江县搬来,在旺家社区已居住近两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石一庆原本在温州从事销售工作,每月工资大约在4000元。由于疫情原因,石一庆没有出去打工,成了待业者。在一次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后,石一庆了解到微工厂里有适合自己的职位。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石一庆现在已能熟练从事数据标注工作——通过点击鼠标标注关键信息让无人驾驶技术更智能。石一庆表示,自己不打算再出去打工了,现在的工作和以前做销售相比不那么累,工资高的时候一个月能有6000多元,而且从家里到单位只需要几分钟,爸爸妈妈也都在身边。

在廖景伟的服装厂里,搬迁户职工占九成以上,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意识与新生活还不能同步。在为这些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过程中,政府在他们前期接受上岗前培训时每天提供40元补贴;正式上班后,企业再实行以工代训,让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学到真正的技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群众如果对工资不满意,还可以提出换岗。廖景伟称,这样能让搬迁群众长期在新住处住得下去、稳定生活,继而安心安定下来,实现国家提倡的“搬得出、稳得住”要求。

下午四点后,微工厂里逐渐有了小朋友们的嬉闹声。考虑到来上班的绝大多数搬迁群众有接送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安置点企业工作的群众,每天下午在放学时段专门有1小时的时间用来接孩子。接完孩子,有些群众直接带着孩子回到工位上班,孩子们在旁边玩耍、学习,自己则继续工作到下班。

微工厂里的企业还为搬迁子女开设了业余课堂,景航服饰开设的“四点半课堂”也是其中之一:企业专门拿出一间房屋作为职工子女放学后的学习活动场所,雇佣搬迁群众来照看孩子、保证安全;这样既多提供了就业岗位,也能让孩子们的父母安心工作。

孩子们在“四点半课堂”上可以看书、做作业、玩玩具,也有来自不同专业的志愿者定期前来教授语文、手工、音乐、舞蹈等各类课程。廖景伟表示,现在“社区所有小朋友都能来,有20多个小孩基本上天天到位!”,“孩子们回家后洗洗澡就能睡觉了,父母也不用再操心什么”。一旁的社区干部附和,“前段时间工作忙,我的孩子放学后也在这里呢”。

何英认为,微工厂的存在有助于缓解了社区内的留守儿童问题:房子问题已经解决了,工作所得再够一家人开销,很多人也不再必须外出打工。因此真正意义上帮助搬迁群众实现了楼上安居、楼下乐业的致富梦。

廖景伟介绍厂里的“四点半课堂”。(张婧妍 摄)

打开弱势群体保障之门

在旺家社区做了近两年的就业工作,何英总结,“搬到这里来,残疾人和老年人就业是最大的难题。老年人在农村还可以种菜种庄稼,养活自己。到城里来了,用人单位都不会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劳动法上,他们已经退出劳动力了。而很多残疾人有就业愿望,却没有就业岗位。”

旺家社区扶贫微工厂设立之初,便倾向于主要吸纳中老年、残疾人、看家妇女等学历低、无技能的“半劳力”“弱劳力”搬迁群众就业。目前,已有350余名年龄45岁以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

廖景伟介绍,自己的招工标准是人们愿意来就来,也不设年龄限制。最多时能同时解决三十多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后续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选择离职,现在在岗的还有十几人。

期间,政府也大力投入支持。去年6月,廖景伟的服装厂搬到现在的微工厂大楼里,面积大大拓宽,因此面临设备、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社区投入了设备,再以入股的形式给老百姓分红;残联也投入了资金,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搬迁户提供长期分红。“把钱投到我们这里,我们通过生产经营让资金运转起来,到时再如数将分红的收入给到困难群众手里,让他们都能得到实惠。这样,国家的扶贫资金变活了,工厂也得到了资金投入,贫困户也可以长期获得收入”,廖景伟声音洪亮、斗志昂扬。

据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敏介绍,“十三五”时期,贵州省实施了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99.67万,截至今年9月已稳定就业88.36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直接投资达1000多个亿,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服装厂老板廖景伟预测,未来还会有更多微工厂在各安置点萌芽、开花。(记者 张婧妍)

#扶贫#就业#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