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为进一步促进校媒融合,探索传媒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践育人新路径,2020年3月初,在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建设性新闻工作坊”正式成立,工作坊作品以传播正能量和提出解决方案为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媒体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与中国青年网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杨月在共同参与指导长三角“青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见习营”之后再次合作策划推出的一项实践教学改革项目。
漆亚林描绘了建设性新闻工作坊的构建蓝图,宗旨是搭建正能量传播的新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校媒共建平台,为主流价值观赋予灵动的话语表达,制作成主流流量的融媒体作品(文字、视频、音频、H5等)。在实践基础上,汲取国内外关于建设性新闻的学术滋养和成果,撰写相应论文或报告,申报课题等,打造成校媒联动的研学融合优质平台。
工作坊经过前期的筹备逐渐完善,三十余人根据个人特长进行编组分工,正式投入运行。共建“建设性新闻工作坊”四个月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发布了近40期融媒体作品,其中20多期作品全网刷屏,多期登上全网双首页,多期作品的微信阅读量达到10万+,被学习强国、凤凰网等多次转载。#中国人的故事#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6亿。同时,建设性新闻工作坊师生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之友》《青年记者》等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关于建设性新闻的学术论文。
中国青年网《守护者日记》组图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无数“逆行”的媒体工作者奔赴一线采集一手的新闻讯息。作为未来的媒体人,工作坊的同学们也参与制作了中国青年网“中国人的故事”系列报道,在疫情后方为舆论阵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刚刚从新闻见习营归来,研究生院新闻学研二在读的郭正正就参与了建设性新闻工作坊“战疫”特别栏目“守护者日记”的策划和制作,合作完成作品《中国人的故事|守护者日记:守家为国,疫情中的心愿》,在这篇讲述普通人心愿的温情报道里,她对于建设性新闻也有了全新的体会:“很幸运能参加这次抗疫报道,也算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加入这场战疫吧。我参与制作的作品关注的是在这场疫情中默默付出的普通人,他们对抗疫情的点点滴滴很打动我,也让我对抗疫更有信心。一直很想把这份温暖传递给大家,我相信哪怕只是一点点烛光,但只要积少成多,也能照亮整个黑夜。”
新闻传播学院19级本科生李沐芸参与了本次报道,她谈到自己的体会:“通过参与这次的稿件创作,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可以将在专业课上看起来空洞、死板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新闻实践中来。之前我对建设性新闻没有什么概念,当我这次亲身参与到建设性新闻的创作过程中来,我才意识到建设性新闻并不是我之前理解的‘又红又专’,更准确地说是建设性新闻在宣传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又十分地接地气,关注人民的呼声。这次新闻实践不仅仅让我重新认识了‘理论’的意义,也让我产生了很多思考,为今后如何进行专业学习提供了帮助。”
工作坊小组参与的报道《中国人的故事|不怕难,我是中国青年》
5月4日,中国青年网联合建设性新闻工作坊等推出手绘长图《中国人的故事|不怕难,我是中国青年》,通过穿越时空的拟人化“蒲公英”的视角,以不同时代青年面对困难时的选择,回答今天的青年之问。从“不怕难”切入,引发“哪一刻你感到中国在变强”的全民思考。长图发布当日阅读量达到1809万次,转评赞11.2万次,作品带动了微博话题“哪一刻你感到中国在变强”阅读量一天内增长近5亿次,登上微博热搜第二。
作品带动新浪微博话题#哪一刻你感到中国在变强#登上微博,阅读量6亿次,讨论量10万余条
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网联合建设性新闻工作坊推出9期“海报+自述+青年对话海报(视频)”人物作品,远程连线采访了9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中3位是曾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生,还有青年法官厉莉、青年快递员柴闪闪等体现青年奋斗风貌的人大代表,吴浩的稿件被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弹窗推荐。多篇稿件被全网双首页推送,登上学习强国。
建设性新闻工作坊一组组长于小童说,进一步接触到了在新闻发布过后数据的力量。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中,数据十分真实地反映了传播效果。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数据统计、文本分析,意识到了优秀作品的传播具有规律性。对规律的寻找使工作变得有意义。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生产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建设性新闻工作坊三组组长颜钰杰说:“在参与作品的过程中,深感自己离新闻生产的实践前端越来越近。新闻作为一门实务与学理并重的学科,立于知识基础,而面向现实开展的新闻实践活动对于我们的自我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性新闻日益蓬勃的今天,参与建设性新闻工作坊的实践,为我们的专业学习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中国青年网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杨月和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慧慧等指导老师对工作坊的学生也给出了高度评价,同学们在众多素材收集和数据整理中去粗取精,挖掘数据和故事背后的中国精神,展现了出色的新闻素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树辉对工作坊的工作给予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陈爽老师的组织管理井井有条。工作坊“小组轮班,工种齐全”机制的保障也更有利于学生深度参与选题策划和制作。让杨月老师惊喜的不仅仅是工作坊的运行机制和同学们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更多的是同学们在创新方面的探索。例如,近期和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作家报联合出品的“榜样家书”系列音频融媒体作品,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教师、“一带一路”沿线地标性建筑的建设者等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家书,创新而人性化地展现普通人的成长、蜕变、思考。媒体学院16级张琦敏深度参与了这个系列的产品策划和制作,她说:“创新传播方式,我们在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作家报老师的指导下,在音频制作传播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很有收获!”
现在,系列音频作品已经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这种“自述型”音频融媒体作品是工作坊的创新探索,媒体学院16级的余程程、黄肖璇、江玉等同学也参与了“青年荐读”等融媒体栏目的策划和制作,打造更具实用性、服务性的音频融媒体作品。
“榜样家书”在喜马拉雅上线的音频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老师陈爽表示,建设性新闻工作坊是新闻传播学科“产学研”的一次成功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仅积累了新闻实践的知识,也锻炼了新媒体写作的技能。同时,记者的职业价值观也被无形地塑造着。此外,本次实践对学生科研也有极大帮助。首先,在理论层面,学生对“建设性新闻”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感受。其次,在研究层面,通过收集作品传播的相关数据,了解新媒体的运营和维护流程,思考总结背后的传播机制,获得研究灵感。
谈及未来,杨月表达了对于建设性新闻工作坊的两点期许:首先,希望未来工作坊能够对建设性新闻的传播规律和传播机理更深入地进行分析,为学校的建设性新闻相关研究以及媒体的新闻实务提供助力。其次,她希望发挥同学们创新“脑洞”大、熟悉社交平台的优势,继续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在重大主题宣传方面做出更多创新性探索。她说:“希望接下来,工作坊的同学能够进一步适应中青的新闻报道节奏、融媒体产品制作传播方式,希望工作坊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做出更多有点击率、触达率的精品力作!”李慧慧说:“建设性新闻工作坊运行以来,同学们积极参与,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两会、五四青年节等重大时间节点,推出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传播形式,推出更多青年人欢迎的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殷乐说,这个合作实践非常有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业界和学界的一个跨界合作样本,在合作对象上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二是合作时间恰逢其时,2020年以一种未曾预料的方式打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放大了社会环境和媒体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深层思考。回到媒体层面,信息的多与泛,真与假正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由此更使得如何用建设性方式报道新闻成为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显性问题;三是传播内容有突破,强调个体化真情书写,情感唤起度高。“守护者日记”“榜样家书”系列都是从个体化的视角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哪一刻你感到中国在变强”的发问能有强烈的代入感,能唤起不同代际的情感和思绪;四是形式鲜活,与新媒体匹配度高。日记和家书的如手绘长图《中国人的故事|不怕难,我是中国青年》,长图在广告中有应用,但在纪实类作品中较少见,形式新颖,话语鲜活,与新媒体相得益彰。殷乐说:“建设性新闻指的是媒体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强调在报道社会问题时,要致力于寻求并建立一套可以付诸行动的解决方案,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去。”
对于建设性新闻工作坊未来的发展,殷乐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在持续现有疫情报道专题的同时,拓展其他热门议题,如就业、如何融入社会等,可以通过征集议题的方式,扩大参与面和参与度。二是适时总结工作坊阶段性成果,召开分享会(线上,疫情稳定后可线下),由优秀实践者带动更多人推进建设性新闻。三是展开建设性新闻相关研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总之,宗旨是深化合作,可持续发展,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过硬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增强媒体的“四力”。
工作坊小组参与的报道《中国人的故事|每个奉献者都值得被记录》
在建设性新闻实践和研究的道路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师生将不懈努力,打造精品,为校增光,更期待他们成为未来的出色媒体人,为中国建设性新闻的创新理论、实践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