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晚晴四大藏书家

2020-07-16知识7

晚清四大藏书家分别是谁? 清末四大藏书家,又名“晚清四大私人 藏书楼”,是 清朝末年蔚然壮观的藏书习惯形成的最为著名的四大书籍收藏家及其藏书楼。具体指“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杨氏 海源阁、归安陆氏宋楼、钱塘丁氏 八千卷楼”,史称“清末私人藏书 四大家”。四家,首推铁琴铜剑楼,是清中叶以来,历史最长久。诗云:“琴剑飘零百百宋空,八千卷散海源同;峥嵘一阁留天壤,文献东南此大宗。诗中所提是晚清南北四大藏书楼,即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南瞿),山东 聊城海源阁(北杨),浙江湖州陆氏 百百宋楼,杭州丁氏嘉惠堂八千卷楼。[一、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古里镇,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恬裕斋”,创始人 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 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 瞿镛,对 鼎彝古印 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古藏书楼中,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百百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全国四大藏书楼,有“南瞿北杨”之称。四大藏书楼中,铁琴铜剑楼巍然独存。该楼系荫棠清末四大藏书家的[三、皕宋楼] 昭和五年(1930年)出的《静嘉堂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原属皕宋楼藏书的有:宋版书一百二十四部,二千七百七十九册;元版书一百一十六部,二千零七十册;金版书一部,十册。皕宋楼藏书散出,如吴兴周越然之言言斋,曾收宋纂图互注《南华真经》、稿本《吴兴蚕书》、明初本《管子》、吴钞《疑狱集》、丁钞《栲栳山人诗集》等八种。惟宋元版书多,总藏量也富,至光绪八年(1882年),不计普通坊刻之本,总数已达十五万多卷,远超天一阁。陆心源于1894年方去世,此时总量应该还要多,散失,至1907年出售时的藏书数尚有四千部二十万卷。1993年中华书局出版《清人书目题跋丛刊》,《皕宋楼藏书志·续志》以晚清的辈分而列《丛刊》第一种。(注:皕宋楼和十万卷楼为陆氏故宅的二室而已,陆心源亲手所建为潜园,规模宏大,他的另一藏书楼—守先阁即在其中,守先阁嘉惠学子,空前绝后,待后叙。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陆心源长子陆树藩将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藏书售于日人,举造成中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著《书舶庸谭》的董康说:“古芬未坠,异域长归,反不如台城之炬、绛云之烬,魂魄犹长守故都”,称“皕宋楼事件”。陆树藩将守先阁剩余之书捐赠给刚办的海岛图书馆,计晚清四大藏书家分别是谁?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晚清著名的四大藏书楼分别为海源阁、铁琴铜剑楼、八千卷楼、皕宋楼,又称为近代中国四大藏书楼,对应的藏书家分别是杨以增、瞿绍基、丁氏兄弟和陆心源。它们最初都属于私人藏书楼,是清代私家藏书的典范,除了海源阁在山东聊城,其余三个都在江浙地区,客观上反映了清代中后期学术中心在南方。海源阁的首任主人名叫杨以增,是清朝道光进士,杨以增为官勤政,平时最爱读书,喜好四处收购书籍。海源阁初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由杨以增亲自题匾,藏书主要来源于杨以增任江南洒道总督时,趁战乱搜集了很多藏书家散出的书籍,据说这些书都是杨以增借助官方漕运粮船运回来的。其后,杨以增的儿子、孙子又不断扩大海源阁的藏书规模,到了杨保彝时,藏书已达20多万卷。海源阁的藏书搜括了南方藏书家的精英,许多稀世珍品均可在海源阁里找到,比如鲍氏知不足宅、大兴朱行君等名家旧物。不过海源阁具有近代藏书楼的普遍特征,即不准外人进入,当时被海源阁拒之门外的文人学士不在少数。海源阁藏书大量散失是在杨敬夫手中,当时战乱四起,1927年,海源阁中所藏的宋元珍本被杨敬夫移至,1929年土匪王金发设司令部于杨府内,士兵以阁书点火,其四大晚清藏书楼位于山东聊城的是 清末私人藏书四大家分别为: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清代宫内四大藏书楼是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藏书楼,其中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清代建立的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晚清四大藏书家分别是谁? 清末四大藏书家,又名“晚清四大私人 藏书楼”,是 清朝末年蔚然壮观的藏书习惯形成的最为著名的四大书籍收藏家及其藏书楼。具体指“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杨氏 海源阁、归安陆氏宋楼、钱塘丁氏 八千卷楼”,史称“清末私人藏书 四大家”。四家,首推铁琴铜剑楼,是清中叶以来,历史最长久。诗云:“琴剑飘零百百宋空,八千卷散海源同;峥嵘一阁留天壤,文献东南此大宗。诗中所提是晚清南北四大藏书楼,即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南瞿),山东 聊城海源阁(北杨),浙江湖州陆氏 百百宋楼,杭州丁氏嘉惠堂八千卷楼。[一、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古里镇,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恬裕斋”,创始人 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 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 瞿镛,对 鼎彝古印 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古藏书楼中,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百百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全国四大藏书楼,有“南瞿北杨”之称。四大藏书楼中,铁琴铜剑楼巍然独存。该楼系荫棠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是哪四座啊? [一、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古里镇,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二、海源阁]是我国历史上(清代)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进士杨以增所建[三、宋楼]湖州的皕宋楼:皕宋楼藏书为三部分:皕宋楼(藏宋元刊及名人手钞手校者)、十万卷楼(藏书以明刊本为主)、守先阁(.藏明后及明刊的重校本和传钞本)。(注:皕宋楼和十万卷楼为陆氏故宅的二室而已,陆心源亲手所建为潜园,规模宏大,他的另一藏书楼—守先阁即在其中,守先阁嘉惠学子,空前绝后,待后叙。[四、八千卷楼]中国清代杭州丁丙藏书楼。丁丙,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清末四大藏书家的[一、铁琴铜剑楼] 海源阁藏书楼位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上层中间门额上悬挂“海源阁”阳言语匾额一方,为杨以增亲书,额后有杨以增自题跋语。海源阁藏书浩瀚,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杨氏第四代人杨保彝编著《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及《海源阁书目》计有208300卷有余。另有不载于书目者尚多。海源阁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供杨氏先人牌位,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前有一长条状小院,东侧有两座长廊式高台读书亭。楼下东首为通往后院的通道,杨宅第四进院内为海源阁明清版本藏书处。海源阁藏书浩瀚。至清末,海源阁藏书已达三千二百三十六种计二十万八千三百卷有余,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后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现已在原址按原来的结构样式重建,并开始对游人正式开放。晚清四大藏书家分别是谁?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晚清著名的四大藏书楼分别为海源阁、铁琴铜剑楼、八千卷楼、皕宋楼,又称为近代中国四大藏书楼,对应的藏书家分别是杨以增、瞿绍基、丁氏兄弟和陆心源。它们最初都属于私人藏书楼,是清代私家藏书的典范,除了海源阁在山东聊城,其余三个都在江浙地区,客观上反映了清代中后期学术中心在南方。海源阁的首任主人名叫杨以增,是清朝道光进士,杨以增为官勤政,平时最爱读书,喜好四处收购书籍。海源阁初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由杨以增亲自题匾,藏书主要来源于杨以增任江南洒道总督时,趁战乱搜集了很多藏书家散出的书籍,据说这些书都是杨以增借助官方漕运粮船运回来的。其后,杨以增的儿子、孙子又不断扩大海源阁的藏书规模,到了杨保彝时,藏书已达20多万卷。海源阁的藏书搜括了南方藏书家的精英,许多稀世珍品均可在海源阁里找到,比如鲍氏知不足宅、大兴朱行君等名家旧物。不过海源阁具有近代藏书楼的普遍特征,即不准外人进入,当时被海源阁拒之门外的文人学士不在少数。海源阁藏书大量散失是在杨敬夫手中,当时战乱四起,1927年,海源阁中所藏的宋元珍本被杨敬夫移至,1929年土匪王金发设司令部于杨府内,士兵以阁书点火,其清末四大藏书家的[三、皕宋楼] 昭和五年(1930年)出的《静嘉堂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原属皕宋楼藏书的有:宋版书一百二十四部,二千七百七十九册;元版书一百一十六部,二千零七十册;金版书一部,十册。皕宋楼藏书散出,如吴兴周越然之言言斋,曾收宋纂图互注《南华真经》、稿本《吴兴蚕书》、明初本《管子》、吴钞《疑狱集》、丁钞《栲栳山人诗集》等八种。惟宋元版书多,总藏量也富,至光绪八年(1882年),不计普通坊刻之本,总数已达十五万多卷,远超天一阁。陆心源于1894年方去世,此时总量应该还要多,散失,至1907年出售时的藏书数尚有四千部二十万卷。1993年中华书局出版《清人书目题跋丛刊》,《皕宋楼藏书志·续志》以晚清的辈分而列《丛刊》第一种。(注:皕宋楼和十万卷楼为陆氏故宅的二室而已,陆心源亲手所建为潜园,规模宏大,他的另一藏书楼—守先阁即在其中,守先阁嘉惠学子,空前绝后,待后叙。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陆心源长子陆树藩将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藏书售于日人,举造成中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著《书舶庸谭》的董康说:“古芬未坠,异域长归,反不如台城之炬、绛云之烬,魂魄犹长守故都”,称“皕宋楼事件”。陆树藩将守先阁剩余之书捐赠给刚办的海岛图书馆,计

#杨以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