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义气冲云天,歃血为盟桃花园。肝胆相照两昆仑,此生共赴黄泉间。
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在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中缓缓拉开帷幕。
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开的桃花林中,端放着一黑漆案桌,桌上摆满了乌牛白马等祭礼,案前有三人正庄重地焚香跪拜。
其中,跪在正中间的,两耳垂肩、面若冠玉,此人正是刘备;
跪在左边的,面若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此人正是关羽;
跪在右边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此人正是张飞。
只见三人便跪拜边焚香发誓:
“上报国家,下案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就是《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并且,这只是一个故事。
因为历史上,“桃园结义”之事并没有发生过。
换句话说,刘、关、张三人根本就没有结拜过兄弟!
当刘备还在乡里为起事而招兵买马时,关羽和张飞就已经跟随刘备了。
并且,在刘备充满坎坷的创业之路上,关羽和张飞对刘备一直是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这份友谊,让蜀汉的死对头,曹魏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即便这样,陈寿在《三国志》中也只是以“恩若兄弟”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丝毫未提及结义之事。
要知道,陈寿是蜀汉旧臣,在《三国志》中一直称刘备为“先主”。
因此,如果有“桃园结义”之事,他必定不会隐瞒。
不仅如此,《三国志》还专门记载了关羽对刘备的称呼。
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关羽被曹操所擒。
曹操久仰关羽大名,对战俘关羽礼遇甚厚并任命他为偏将军,但是关羽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
于是,曹操派张辽去问关羽的想法,关羽回答:“刘将军对我恩重如山,我曾发誓要至死追随,我不能背叛诺言。”
关羽称刘备为“刘将军”而不是“兄长”,也从侧面反映了关羽只是将刘备定义为上级与恩人。
而且,几乎所有的官方史书都没有提过刘、关、张三人结义之事。
更何况,就算结义的话,刘备和关羽的年龄也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不符合。
刘备生于公元161年,而关羽生于公元160年。
这样算下来,关羽比刘备还大了一岁。
所以,即使要结拜,也不是刘备当老大,而是关羽当老大。
当然,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有真情在,就算没有结拜的仪式又如何?
在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能留给后人的,从来都不是形式。
即便没有被正史官宣过结义,但刘、关、张三人休戚与共、患难相携的情谊,却从未被人们所遗忘。
其实,不仅历代的正史没有记载过“桃园结义”这件事,就连野史和诗歌也未发现有相应记录。
直到一千多年后,也就是宋末元初时,“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才始见记载。
根据现有的资料,最早记载三人结义故事的是宋末元初赫经的《重建庙记》:“初,王(关羽)及车骑将军飞(张飞)与昭烈(刘备)为友,约为兄弟。”
随着民间文学的不断发展,结义的故事不断被丰富发展,慢慢也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桃园三结义”故事:
关羽因杀了本县县令,逃亡到涿郡,张飞见其仪表不凡,便邀请关羽喝酒。
酒肆中,二人又见刘备气貌非凡,张飞主动上前敬酒搭讪。
酒桌上,三人发现彼此志趣相投,于是相谈甚欢,并乘着酒兴在张飞屋后的桃花园中结为异姓兄弟。
在元代,“桃园结义”的故事进一步丰富,细节更加动人,甚至增加了传奇色彩:
“三人在酒肆喝醉酒后,关、张二人见睡在地上的刘备,其七窍中游出赤练蛇,大为惊异,认为刘备今后必定大贵。
于是酒醒后,三人在城外桃花岭结义,并尊刘备为兄长。”
罗贯中在结合民间传说和历史事实基础上,对“桃园结义”的故事再次加工。
他为“桃园结义”的故事增添了时代背景,并赋予了家国情怀。
宦官弄权、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刘、关、张三人想通过结义举事,实现破贼安民,匡扶正义的理想。
在三人相识的顺序上,罗贯中改变了历史、平话和杂剧中,关羽和张飞先相识,再与刘备相识的顺序。
而是让刘备掌握三人相识的主导权。
刘备见张飞形貌异常,主动与之结交。
之后,刘备又见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于是又主动结交了关羽。
相谈甚欢的三人,当晚在张飞的庄园定下共商大事后,决定于第二天在张飞庄园后面的桃花园结义。
次日,天未亮,结拜所需的案桌就已在桃园中安置好了,乌牛白马等结拜所需的祭礼也准备妥当。
只见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恭恭敬敬地跪在案前,焚香,跪拜起誓:
“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祭祀完毕,三人宰牛设酒,并召集乡里三百多勇士痛饮庆贺。
刘备三分天下的事业之路,正式启程。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正是因为人们对忠义和正义的向往,才最终有了“桃园结义”的故事,且故事也才能风靡社会,引得人人效仿。
历史是过去的,更是现在的;故事是静止的,更是鲜活的。
三国时期,结义之事十分常见,如孙坚与王晟,孙策与周瑜,孙策与张昭等。
为什么明明没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反而在宋末元初被演绎出“桃园结义”的故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桃园结义”的事在民间流传,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反应。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灭亡。
这,就是有名的“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和南宋的灭亡,给当时文人士子的心理所造成的伤痛,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抚平的。
并且,元朝末年,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人们普遍希望有侠义豪杰之士,能救民于水火。
于是,以混乱为主要时代特征的三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刘、关、张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事迹也逐渐被人们热捧。
“桃园结义”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直至在罗贯中的笔下定型。
历史的价值,不在于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而在于知道从哪里来,要怎样活好当下,未来要到哪里去。
因此,是否真实存在“桃园结义”之事,对我们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并且,故事能够流传至今,靠的也不是结义的仪式。
而是结义背后,朋友间相望相守、共同奋斗的那份“忠义”之情。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这大概才是“桃园结义”,最迷人和最耐人寻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