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凛冬将至,又一位老人没抗住,医生:这4点,心血管患者务必要记住!

2020-11-27新闻12

“听说,后街的李大妈昨晚去世了。”

“可不是,这是今年入冬以来走的第9个老人了……”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1.温度低

寒冷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进而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

2.血压波动大

冬季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差的波动,很容易造成血压的波动,进而引发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老年人群尤其明显。

3.血胆固醇升高

寒冷的天气使人们摄入了更多的高热量食物,导致血胆固醇水平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均升高,进而增加了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4.体力活动减少

天冷,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出门活动,再加上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毫无疑问,这些都增加了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普通的心血管患者过冬尚且有这么大的危险,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在寒冬面临的风险更大。

1.防寒保暖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严重者导致栓塞危及生命。所以,寒冬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增添衣物,尤其做好脚部的保温。室内温湿度要适宜。寒冷天气不宜过早到户外锻炼,雨雪天要减少外出。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2.情绪稳定

情绪激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忌。所以,心血管患者心情要开朗,情绪要稳定、乐观,正确对待各种生活事件,不生气、不发火、少激动。

3.健康生活

生活规律,劳逸适度,保证每天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心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长时间不运动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所以要根据身心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此外,饮食要平衡、多样化。常说的心血管病更多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出现动脉血管硬化,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主要是饱和脂肪酸以及重盐的摄入。所以,除米面杂粮、豆制品、牛奶、洋葱等均衡食用外,还要适量多摄入些黄绿色的新鲜蔬菜,常吃鱼类、瘦肉、鸡蛋等,少吃重油、重盐食物。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4.定期复查

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电图,如有条件可做血液粘稠度等检查。

提醒:平时特别是早上与夜间,要注意有无胸闷、憋气、胸前区疼痛、心慌、出汗;有无肢体活动不灵、麻木、不能讲话、眩晕、一眼或双眼失明、复视以及走路不稳等症状,如有出现,应及早就医。

误区一:定期吊点滴。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有人认为经常吊点滴可以预防脑血栓。其实,靠吊点滴降低血液黏稠度,以图降低脑血栓、心梗风险的做法并不正确。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不但增加心脏负担,而且也增高了血压,尤其在滴速过快的情况下,对于有心肺疾患、高血压的老人来说,甚至有引起心力衰竭、脑溢血的可能。

误区二:素食油炸吃。

很多人在查出胆固醇异常后不敢吃肉改吃素了。为了追求口感,很多人做素食都采用煎炸的方式,导致大量油脂类的摄入,进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食用油的使用上要节制,每天的用油量最好不要超过两汤匙。植物油里含有亚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误区三:老人得心脑血管病无法预防。

这是大错特错的。心脑血管疾病重在预防,由于防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所以对药物的安全性、副作用一定要了解。

#老年人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