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田山区养老模式被民政部列为典型案例!!!

2020-11-25新闻4

原标题:大田山区养老模式被民政部列为典型案例!!!

养老,是人民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何让所有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大田县的农村养老的做法

被民政部服务司列为典型案例

并收录于

《全国农村养老服务

部分典型经验及案例汇编》

以下为

《福建省大田县:线上线下相结合 农村老人笑开颜》

原文

福建省大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辖有18个乡镇和266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5.7万人,占总人口的13.6%。其中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4.95万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87%。由于农村留守老人多,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点多面广、公共服务不足,农村养老面临着空巢化、失能化、少子化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大田县“互联网+农村养老”模式有效破解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地难的瓶颈,提升了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解决的问题

大田县建立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福建居敬泽惠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农村居家养老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料和康复辅具租供等服务,深受老年人欢迎。

为7732名七类老年人(65周岁以上的特困供养、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免费开展助医、助餐、助洁、助浴、助急等服务。每年县财政投入购买服务费达300余万元。

为15825名农村留守老人(七类特殊贫困老人除外)提供低偿服务,服务费由老人家庭自愿购买,服务价格公开透明,通过定期探访、社工上门、对象自主对接服务等方式,解决他们在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娱乐、紧急救助等方面服务需求。

为全县2914名农村老年残疾人提供扶老助残服务,结合民政部门和残联助残项目,根据农村老年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开展居家托养、辅具适配、康复护理、物品代购、适老化改造等服务。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一是打造智慧平台。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LBS定位功能的智能化终端为纽带,在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设置呼叫中心、信息档案管理、健康管理、加盟商管理、养老服务人员(含养老志愿者)管理、服务监督评价反馈等功能,将各村(居)的家庭、个人与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等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全县11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家政、超市、快餐等社会资源,由福建居敬泽惠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其签订服务协议,并由县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对加盟服务机构进行资质把关,对服务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二)网格管理,全域覆盖。

(三)组建队伍,多方参与。

在全县274个村(居)组建“红马甲”和“白大褂”孝老员及志愿者3支队伍,充分吸纳农村党员、低龄老人为孝老员,建立孝老队伍奖惩机制,树立优秀孝老员先进典型,以有偿、低偿为主,志愿服务为辅的方式,全方位开展为老服务。其中,红马甲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白大褂提供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服务,志愿者实行为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银行制度”。目前,共有“红马甲”和“白大褂”两支孝老员队伍2000多名,县乡村三级志愿者1103名。

(四)精准服务,综合监管。

县民政局制定《大田县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暂行管理办法》,对服务情况每月抽查一个乡(镇)1-2个村,并按10%的比例入户巡访,对巡访过程中发现的弄虚作假行为采取通报批评等处理措施,从而保障老人权益不受侵害。指导专业社会组织制定“互联网+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建立服务质量跟踪监督机制。孝老员上门服务结束后,通过扫描服务对象二维码,手机APP服务工单将服务情况以图片或视频形式传输至民政局监督系统、养老服务中心管理系统,通过服务对象反馈评价、服务中心回访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价打分,对得分低服务质量差的孝老员实行“优胜劣汰”,并及时扩充新的服务商和服务人员等方式实现标准化服务、全过程监管。如今,已逐步形成以政府部门为总指挥、专业社会组织当裁判、服务人员当运动员的分工格局,促使服务工作走上规范化。

来源:大田融媒(图片:陈广程、 陈德传、田富焘)

#养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