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何说商鞅变法既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又埋下了迅速灭亡的伏笔

2020-07-22新闻18

战国时期,“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国家想要图强,就必须尽可能的挖掘国家的战争潜力,商鞅变法便是如此。商鞅变法内容虽多,但主要都是为战争服务的,这促使了秦国的持续变强,并最终经过数代努力一统天下。同时,商鞅变法同样使得秦国极富侵略性,即使天下统一后仍然无法停下战争脚步,秦国的迅速灭亡同样与此有关。

商鞅变法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挖掘秦国的战争潜力

战国初期,秦国面对极为强盛的魏国,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秦人虽然坚韧不拔,却也无力改变敌强我弱的根本局面。为了图强,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展开深彻变法,就此让秦国走上了一条富强之路。

如上表所示,商鞅变法的内容虽然较多,但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富国强兵,废井田、开阡陌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目的在于富国;废除世卿世禄制则是为了防止公器私用,同样是为了富国;实行连坐制、轻罪重罚制,则是为了改善民间风气,兼有富国和强兵;普遍推行县制、加强户籍管理则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升战争动员能力。

纵观商鞅变法,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其实只有两个字“耕、战”,而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挖掘秦国的战争潜力。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得秦国迅速从弱秦,变为强秦,才能在战争频率极高的战国时代生存下去,并不断变强。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其实已经具备一定军国主义特征

所谓军国主义,其实就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只存在两种合法性职业,即农民和军人;整个国家也只鼓励两种事,即种地和残军。在那个想要做官只能靠游学的时代,依靠种地和打仗获取爵位、谋取晋升,无疑对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普通百姓造成了巨大冲击。而由于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率极高,因而想要入仕做官,对普通百姓来说,从军显然比游学更具有机会,且难度要小很多。

这种情况下,用交粮的多少评定功劳,用人头计算功劳,便成为了下层向上层奋斗的主要通道。如果你想要成为人上人,要么选择拼命种地,要么选择拼命杀敌,再无其他路可走。而这种从制度延伸到思想上的改革,无疑让秦国极富侵略性和攻击性。

虽然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强国,且没有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但变法后的秦国,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却均在为战争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军国主义特征。

以军功为晋升主要通道的秦国,已经很难停下战争的脚步

商鞅变法,不仅改变了秦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而且使得秦国得以强势崛起,历经数代人的积累,最终成功统一天下。然而,由于商鞅变法主要是为战争服务,百姓获取利益主要依靠军功,而且不能继承,这导致秦国极富侵略性。

正如后世文官掌权的宋朝极力避免战争一样,由于秦国官员主要依靠军功晋升,军方掌权的秦国已经很难停下战争的脚步,而这也是秦国统一六国后仍然没有停止对外扩张和征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由于历经长期战乱,百姓对于和平的期盼已经达到了极致,秦国这种持续的征战,不仅使得国家负担不断加重,更使得百姓长期遭受战争困扰,进一步加剧了民间矛盾。而这也成为了秦国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终上所述,商鞅变法虽然为秦国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但同样使得秦国极富侵略性,从而为秦国的覆灭埋下了隐患。不过,将秦国的灭亡归咎于商鞅变法也不正确,毕竟商鞅根本无法预料后世的境况,秦国统一天下过于迅速,导致没有时间调整国策,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秦朝#商鞅变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