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隐秘而“危”大!你不可不知的隐性听力损失!

2020-11-25新闻4

原标题:隐秘而“危”大!你不可不知的隐性听力损失!

“正常听力”真的就是听力正常吗?

为什么我去做纯音测听显示结果正常,但总感觉在安静环境下还好,但一到有点嘈杂的环境中就总是听不清楚?

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隐性听力损失。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揭秘一下隐性听力损失。

“正常听力”并不一定真正常

我们知道,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那什么是正常听力呢?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平均听力损失小于等于25分贝即为正常,也就是平时能够与人正常交流,大概听能到悄悄话的程度。从测听结果来说,就是纯音测听时听阈值≤25dB。

但是,有不少听力损失被鉴定为25分贝以下的人,仍然要很努力才能听清日常声音和对话,这种情况可能就是隐性的听力损失。也就是说,即便听力阈值没有改变,也会有听力损伤!

到底什么是隐性听力损失?

隐性听力损失一般是指,患者常规听力正常,听力图上也显示正常,但在嘈杂的环境中听不懂某些语音。

造成隐性听力损失的原因很复杂。目前明确与隐性听力损失相关的3种危险因素是噪声暴露、衰老和耳毒性药物。

这些因素会导致耳蜗传入通路病变,主要损伤内毛细胞突触,但是该病变并不影响绝对听觉灵敏度,而是导致噪声环境中言语识别率下降。也就表现为安静环境下听力正常,但在噪音环境下常常听不清。

如何才能检测出隐性听力损失?

对于隐性听力损失患者来说,其听力图很可能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比如,在英国的一项大型调查中,26%的成年人被诊断为隐性听力损失(HHL),但其中只有16%的人有纯音听力损失。所以,隐性听力损失很难用常规听力检测方法测量。

那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检测出隐性听力损失呢?

目前,诊断隐性听力损失的金标准是,使用组织学方法对突触标记进行定量计数,然而这在临床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2017年ASHA年会上,专家们认为隐性听力损失的临床诊断一定是测试组合而不是单一测试。

现有临床研究文献中“确诊”为隐性听力损失的病例,通常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常规频率纯音听阈、各频率ABR的V波阈值正常,各频率DPOAE均引出。

(2) 中高刺激强度下ABR的波Ⅰ(或ECchG的CAP)幅度降低

出现隐性听力损失,我们该如何应对?

目前,针对隐性听力损失,还没有标准的特异性干预方法。

那面对隐性听力损失,我们真的没办法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预防,防止听力损失继续加重。比如,减少在噪音环境曝露时长,控制耳机的使用时长和音量,注意用药安全,定期进行听力筛查等。

在隐性听力损失的干预上,目前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国内外研究发现,对于隐性听力损失人群,通过佩戴具有慢压缩方式的助听器可以改善并提升言语识别率。

有学者报道,使用神经营养圆窗给药治疗隐性听力损失在动物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有研究称使用减缓耳蜗炎性反应的药物或可起到一定作用。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于临床,让广大患者摆脱隐性听力损失的烦恼。

小编的话

如果您也有隐性听力损失的症状,一定更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了哦!我们一定要重视隐性听力损失带来的潜在危害,必要时应及时就医诊断,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五官疾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