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一定对这样的镜头不陌生:潜入宫的刺客在行动前,通常会舔湿手指头戳破窗户纸,以便观察屋内的情况。
能这样做的前提是,窗户得是用纸糊的。
所以,在紫禁城里,一戳就破的窗户真的只是个摆设吗?
当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后,纸糊窗户只在贵族中间流行,普通百姓依旧用的是麻布和木板。
即使后来纸糊窗户在民间广泛普及,紫禁城里选用的窗户纸也是质量上乘、采光及防风御寒效果更好的高丽纸。
这种纸张是用绵茧或桑皮制造的白色绵纸,制作完成后,还会放到油里进行浸泡,除了增加纸张的透光度外,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纸张的韧性。
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拍摄的糊了窗户纸的坤宁宫老照片
即使是在紫禁城,高丽纸也不是挥霍无度的。
根据清代规定:“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窗隔,每年糊一次。”为了迎接冬天,裱糊工作大都安排在入冬之前进行,有时为了节省开支,三大殿、文华殿等处的窗纸,也改为两年换一次。
三大殿的侧配殿,会使用档次相对较低的“毛头纸”,而周围的廊庑楼阁等一般场所,不需要每年重新裱糊,只是随时修补破损,修补所用的纸张就是太和殿等尊贵宫殿换下来的旧纸。
清末著名摄影师梁时泰拍摄的亲王府照片 窗户用高丽纸糊着
当然,再好的纸终究也是怕水的,我国古代的建筑有一定的基本要求,房屋大多留有前檐,且多数情况下不留后窗,只开前窗。
屋檐够大时,即使是纸糊的窗户刮风下雨也不怕,冬暖夏凉,且采光透气性好,宜于起居。
明清造纸业发展迅速,窗纸在这一时期继续被广泛使用。
但大户人家已经不满足于用纸张来糊窗户了,工匠们们开始寻找窗纸的替代品,直到一种新型的窗户遮蔽材料被发现——明瓦。
明瓦工艺比纸更复杂,制作材料分为许多种,如云母、骨胶制品、海月等。明瓦被镶嵌于木格窗户或覆盖于屋顶的天窗,既保温遮风,又可以很好地解决房屋的采光问题。
明瓦
故宫博物院600年大展上,展出了一个养心殿明瓦构造模型,室外自然光透过明瓦照进屋内,营造出朦胧而轻柔的氛围。
养心殿正殿冬暖阁后檐明瓦窗罩构造模型
2015年以前,人们一度以为养心殿的明瓦材料是云母,直到故宫博物院开始对养心殿进行全面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人员揭瓦后,对明瓦进行了科技检测,发现这是一种名为“海月”的贝壳。
海月,顾名思义,即像海中月一样“大而平”,海月是一种双壳纲贝类,其贝壳形圆而薄,扁平透明,常作为窗贝在东南沿海和江南园林中使用。
左为海月原片,右为养心殿正殿冬暖阁后檐明瓦片
明瓦毕竟是贝类材质,其透明度、采光度无法与玻璃相比。但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天光透过花窗上的明瓦照射进来,斜阳黄昏意境也足以令人流连忘返。
同样是故宫博物院600年展品,与明瓦相比,接下来你看到的这件窗纱完美诠释了乾隆时期的奢华。
符望阁南间描金银漆纱横披窗槅心,这片漆纱差不多只有一张A4纸的厚度,但它却是由纱芯层、纸样层、贴金层、打底层、晕染层和勾线层6层组成。
清乾隆 符望阁南间描金银漆纱横披窗槅心 故宫博物院藏
1773年,南方匠人们织造好十余片漆纱,千里迢迢送入故宫,成为符望阁里“纱窗”,作为纱窗,漆纱既要保证透气透光,还要保证坚韧耐用。
这件漆纱专为符望阁定制,正反两面均做金银三色西番莲、卷草和夔龙纹装饰,双面皆可观赏,且可完全透光,精美程度超乎寻常,闲来坐在纱窗前,脑海里满是“虫声新透绿窗纱”画面。
漆纱是一种特殊的织物,由江南地区织造并进贡,其中的很多技巧至今未能破解。
在清朝初期就已经出现了“玻璃”,不过价格非常昂贵,一块不到0.2平方米的玻璃,要价300余两百银,相当于一处三间房子宅院的价格。
据史料记载,为便于养心殿采光,雍正元年十月初一日,雍正下谕旨,令养心殿后寝宫“西次间后窗下一扇中心开一活窗……穿堂北边东西窗安玻璃二块”。
养心殿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与高丽纸相比,平板玻璃不论在耐久性、透光率,还是美观上,都具有更好的效果。
养心殿玻璃窗
晚清,从康熙朝开始,随着社会的稳定,海关的开放,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大量平板玻璃涌现,并广泛使用于紫禁城建筑门窗上,玻璃的应用,大大地改善因紫禁城内的采光条件,更加有利于宫廷人员在建筑内部的活动,至此,窗纸明瓦等材料才逐渐从宫廷中消失。
高丽纸、明瓦、漆纱等遮蔽材料虽不及玻璃明亮、坚固,但它们集实用、装饰为一体,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
不知道过去的人站在窗外是什么心理活动,倘若是宝哥哥被指派任务,指定会被这些明瓦和窗纱吸引,以至于久久下不了手,落得个被缉拿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