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
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连续两年
获得校卓越博士奖学金项目
发表高水平论文31篇
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他是
芦安洋
芦安洋,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生。
在耀眼的成绩背后,是他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攀登。“科研路不好走,但也并不是那么难。我自认为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依然能用6年时间完成30多篇论文,更多的是靠努力、坚持和谦逊。我始终相信,人外有人,比我努力、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如果想要追求卓越,就必须要付出更多。”芦安洋说。
与科研“一见钟情”
种下科研种子
初入大学,芦安洋就悄然立下“品学兼优”的志向,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虽然连续三年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但直到大二结束,科研在芦安洋眼里还是非常高深的存在。
大三那年芦安洋参加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经过校内选拔,芦安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队出国比赛。“说实话,大三时,自己根本都不知道科研是什么。”芦安洋回忆说。
那年的美赛题目是设计烤盘形状:在保证烤焙效果的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热学和空间利用率的结合让芦安洋这个数学专业的学生感到有点棘手。
“当时查阅了许多文献,中文的、英文的,有关于图形分析的、有关于热传导……最终结合这些文献,我们从理论上分析出了设计圆角矩形的烤盘更好。”四天的比赛,芦安洋只睡了一夜,但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让所有的汗水都变得十分值得。
在四天紧张激烈的探索中,芦安洋爱上了那种学以致用、学有所获的感觉。“我认识到科研就是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一个学数学的人而言,这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从那以后,一颗潜心科研的种子,在芦安洋的心里悄然种下。
与科研“深度相拥”
一切渐入佳境
每个人在刚开始接触科研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萌生打退堂鼓的想法,芦安洋也不例外。
写第一篇学术论文时,芦安洋遇到了一个技术难点。在进行切换系统的故障检测时,芦安洋引入了有限频技术,但现有的检测手段和分析方法都不适用,使得分析变得尤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查文献、问导师、和同门探讨,都没能得到有效方案。之后的两个星期,他几乎时刻都在思考,却始终难以得出满意的结果。
面对这只拦路虎,芦安洋一度想要放弃,重新确立其他的研究方向,但是想到前期做了那么多工作、付出那么多时间,他非常不甘心。此时的芦安洋根本不清楚前方的道路是什么样的,甚至前方有没有路都不确定,在这样的情境下,坚持还是放弃?转变方向还是再拼一把?芦安洋面对艰难的抉择。
最终,基于查阅文献得到的启发,通过反复推导,芦安洋成功解决了“拦路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芦安洋的论文写作渐入佳境,先后发表31篇高水平论文,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科研大神”。
与科研“不离不弃”
从投稿到审稿
东大的十年科研生涯不仅给芦安洋打上了科研的烙印,同时也让芦安洋经历了身份的跃变——由一名投稿人成为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作为一名审稿人,芦安洋认为要写好一篇论文并不难:“除了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勇于开始、不怕失败。阅读文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将想法付诸现实。”
“在科研中,我们既会是投稿人,也会是审稿人。能够收到TOP期刊的审稿邀请,这意味着我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对我是一种激励。”在芦安洋看来,一篇论文“新”是要点——可以是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也可以是新方法解决老问题。发现创新点是开始,而新问题或新技术都将带来新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些拦路虎,是能够完成学术论文的核心。
他还踊跃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第十二届全运会期间,作为一名赛会志愿者,他积极参与“V爱驿站”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全运会贡献力量。
2011年5月12日,对于芦安洋来说终生难忘,那天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之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他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素质,在服务同学、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科研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永远有新的问题等待芦安洋去发现,对未知的好奇促使着他一步一步向上登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永攀高峰,不是为了让世界看见,而是为了看见世界。
文字 | 孙玥 马振宇
编辑 | 陈思恒 杨丽媛
责编 | 段亚巍 孙一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