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高血压,又有房颤,可能是目前很多中老年朋友的一个现象。那么,高血压与房颤有何联系呢?高血压伴房颤的病人如何选择降压药,哪类最适合?在治疗时又该注意什么?今天就和大家来说一说。希望对这部分朋友有用。
一、高血压与房颤有何联系?
高血压与房颤联系紧密。一方面,高血压是房颤常见的共患病,50%以上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另一方面,高血压是房颤的常见病因之一。高血压通过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为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提供病理生理基础。
高血压会增加房颤及房颤相关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大出血和死亡)的发生风险。国际主要指南对于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均无特殊推荐。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中国人的目标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下,高于此值应启动降压治疗。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降压目标也是如此。
二、高血压伴房颤的病人如何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伴房颤病人的降压治疗原则包括降低血压和左心房负荷。
普利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等)和沙坦类降压药(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等),可用于预防房颤的发生和进展,单药控制效果不好时,优先用普利类降压药或沙坦类降压药中的一种与地平类降压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或利尿剂氢氯噻嗪中的一种联用。
普利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可以预防心肌重构,减轻心房纤维化和肥大,恢复心肌细胞间隙连接的解耦联及钙调控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研究表明,以普利类降压药或沙坦类降压药为基础的治疗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率。对于高血压伴房颤的患者,洛尔类降压药(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发挥控制心室率的作用。
对于需要控制心率的房颤患者,不论是阵发性、持续性还是永久性房颤,一线治疗药物均为洛尔类降压药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维拉帕米),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洛尔类降压药与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联用。
三、高血压伴房颤的病人在用药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高血压伴房颤的病人长期应用普利类降压药或沙坦类降压药有可能导致血钾水平升高,应注意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②地尔硫?、维拉帕米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抑制心脏的收缩和传导功能,存在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的患者禁用。在使用地尔硫?、维拉帕米前应详细了解病史,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在用药2~6周内复查。
③对于需要控制心(室)率的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可应用洛尔类降压药,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糖耐量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洛尔类降压药与利尿剂联用需谨慎。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患者禁用洛尔类降压药。
④抗凝治疗是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基础性治疗措施。应在综合评估脑卒中和出血风险及临床净获益的基础上考虑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均可作为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的首选药物。
⑤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评估,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积分≥2分需接受抗凝治疗,积分为0分不用接受抗凝治疗,积分为1分者是脑卒中中危人群,可酌情给予抗凝治疗。大家可以按照下面计算一下,自己是需要抗凝治疗还是不需要。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1分;
高血压,1分;
年龄≥75岁,1分;
糖尿病,1分;
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2分;
血管疾病,1分;
年龄65—74岁,1分;
性别(女性),1分;
另外,房颤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前可应用HAS-BLED评分评估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积分越高出血风险越大。HAS-BLED评分≥3分者属于抗凝出血高危患者,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应谨慎,需严密监测出血等不良事件。大家可以按照下面计算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抗凝治疗的高危人群,如果是,需要严密监测出血等不良事件。
高血压,1分;
肝、肾功能异常(各1分),1分或2分;
脑卒中史,1分;
出血史,1分;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波动,1分;
老年(年龄>65岁),1分;
药物或嗜酒(各1分),1分或2分;
通过以上讲解,可以看出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可预防房颤的发生和进展,单药控制不好时可联用地平类降压药或利尿剂氢氯噻嗪。首选洛尔类降压药或者维拉帕米、地尔硫?控制心室率。另外,需要综合评估脑卒中和出血风险及临床净获益的基础上,考虑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