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故宫发现一幅麒麟图,解开一个历史之谜:难怪朱棣要派郑和下西洋

2020-11-24新闻16

原标题:故宫发现一幅麒麟图,解开一个历史之谜:难怪朱棣要派郑和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年),三宝太监郑和在明成祖朱棣的授意下,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航海行动。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陆地民族,历代朝廷均不鼓励航海行动。而朱棣却一反常态,派遣庞大的官方舰队,对西洋各国进行了持续20多年的友好访问。

关于郑和为何要下西洋,学者们有很多解释。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在靖难之变中失踪的建文帝。还有人认为,当时帖木儿帝国危害大明的安全,朱棣希望郑和从海路打探撒马尔罕方面的情报,同时争取盟国,包抄帖木儿的后路。还有学者认为,郑和之所以远航,是为了宣扬国威,将曾经从属于元朝的附属国收拢到大明门下。

在今天台北故宫,层保存有一张特殊的绘画,名为《〈明人画麒麟沈度颂〉轴》。明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年)秋,榜葛剌(今孟加拉一带)的使臣带着一只所谓的麒麟来到中国,并进贡给明成祖。然而让今人观看此画像,或许都会笑出声:这不是长颈鹿吗?

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在,咱们对长颈鹿自然见怪不怪,但对于明朝人来说,这种原产于非洲的生物可谓是个稀罕物。为了迎合明成祖,官僚们才将长颈鹿附会为瑞兽麒麟。古语有云:“麒麟现,圣君出”。作为一个篡逆之君,朱棣急需为自己执政合法性做背书。而长颈鹿的入贡,正好可以大做文章。

对于长颈鹿的入贡,明成祖表面上虽然说:麒麟有无, 何所损益?”但是实际上,却授意画师绘制了“麒麟图”,而文武百官也纷纷稽首称贺,说朱棣是“盛德之隆, 天眷之至, 实前古未之有也”。

那么问题来了。原产于非洲的长颈鹿,为何会出现在亚洲的孟加拉呢?在地理大发现之前, 阿拉伯人控制东西海上贸易。透过回教世界的海上贸易, 榜葛剌获得东非的长颈鹿不足为奇。永乐十二年榜葛剌所贡长颈鹿, 原为埃及马姆鲁克王朝苏丹致赠榜葛剌国王赛弗丁的礼物。但在明朝使臣杨敏的运作下,榜葛剌人又将长颈鹿转赠给中国,真可谓“借花献佛,成人之美”。

当明成祖知晓“麒麟”原产于非洲后,立即嘱托郑和远航至东非,希望直接获取这些麒麟。而郑和后面几次下西洋,都与寻求这种祥瑞之物,有着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首先,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中,从阿丹国(今也门亚丁一带)获得了一只麒麟。剩下两次下西洋,郑和都曾购买了冒认为麒麟的长颈鹿。为此,郑和甚至远航至木骨都束、卜剌哇、麻林等东非的阿拉伯城邦。

每当麒麟被带回国内,明朝礼部官员都会发动官员们称颂一次,而相关歌功颂德的诗文更是不计其数。随着麒麟的到来,朱棣的“圣君”形象自然进一步地强化,而其“逼侄夺位”的叛逆形象,似乎也能得到一定扭转。

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多重的,既是为了宣扬国威,也可以是为了贸易、国防以及获取海外的奇珍异宝。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确立朱棣的执政合法性。在前几次航海行动中,郑和的任务或许真的是寻找建文帝。但随着朱棣皇位的巩固,郑和的目的就变为“圣化”明成祖,用神秘主义为他背书。

#文物收藏#朱棣#下西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