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全员核酸筛查大纪实:滨海72小时

2020-11-24新闻23

原标题:全员核酸筛查大纪实:滨海72小时

海河传媒中心记者孟兴 王睿 岳珊 刘乃文

万红 孙昭荣 黄建高 吕献峰 董朗 吴宏

陈汝宁 侯沐伟 赵颖妍 董丽景 彭俊勇 霍艳华

摄影 周伟 刘筝 马成 蒲永河 戴涛

11月20日晚,滨海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启动“滨城大筛”,利用2-3天时间,对新区全体居民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

那一刻开始的72小时,

滨海新区成为关注焦点。

人员如何调配?

物资谁来准备?

安全如何保障?

一连串问题考验着滨海,

考验着天津。

11月20日晚7:00

战役打响,一刻不能耽搁。第一时间,北辰中医院接到了区防控指挥部紧急通知:需迅速组织100名医务人员前往滨海新区采样点采样。院党委书记吴小燕、院长马国海迅速作出应战部署,号召全院职工,医院职工踊跃报名,几个小时内,数百名医务人员报名参加,凌晨1:00医疗队组建完成。

根据区指挥部要求,北辰中医院将医务人员分成两批,每批100人,于11月21日、22日分别前往滨海新区采样点。

11月21日早7:00,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北辰区第一批医务人员集结完毕,7:30准时出发。抵达隔离点后,医务人员迅速投入到采样工作中。与此同时,天津15个区的支援队伍也正陆续开往新区,一场全民参与的“滨城大筛”开始。

上午9:30医疗队员到位,第一时间开始核酸采样。新北街11.2万采样任务,为在规定时间完成,500名医护人员分成119个点位,每个点位平均4名,有的医护人员还要入户采样,收集采样管杀、核对采样数量、与检测公司交接。排队待检的人群,看着点位上防护服身影,有群众拿起了手机,拍下了这群逆行者。

参战医护人员都知道排查越快,结果出来越早,对这次疫情反扑的打击越迅速越精确、越有力,心里都想尽可能多采一人,早查一人,早安全一人。

晚9:30,采样点结束第一天工作,北辰医护平均每人采样160人。

11月21日下午3:00

开检第一天,天津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场雪,40岁的护士施丽芬开始发觉自己身体不舒服。室外温度此时已经接近零度,雨雪交加,防护服里面却满是冷汗。“胃肠疾病”!多年护士工作经验,施丽芬对自己的身体比别人更清楚。

“能坚持住吗?能,没问题!那就再坚持一会!”忍着疼痛,施丽芬在心里给自己打劲。穿着防护服,额头上的冷汗,外人无法察觉。一直到身体疼到不能活动,她才向身边同事请求帮忙。

20日夜,北辰区瑞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施丽芬,得到要支援滨海核酸检测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中心领导表示自己要出征。“身穿白大衣,这就是我的使命职责!”

疼得实在难受,施丽芬就蜷缩身子在别人的协助下脱掉防护服,然而这个过程她依旧不忘严守穿脱防护服规范,一步不敢放松。

休息一阵后,疼痛得到缓解,她说:“虽然是来支援滨海,可是眼前的市民就像是自己平时服务的大爷大娘。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一直为我们协调各种医疗帮助,又是拿热水,又是拿垫子,真的,虽然身体是冷的,可是我心里暖乎乎的。”

11月21日晚8:30

天完全黑透的时候,天津吉城美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67名企业员工接受了集体核酸采集。

集中检测,考验的医护人人员的能力,也考验着整个社会运行系统的组织能力。“检测现场有工作人员引导,秩序井然,我们按照提前准备好的预约码到现场登记填表,统一检测,虽然人比较多,但是流程科学,便捷高效,服务也非常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晚上天气很冷,风很大,但医护人员始终坚守,耐心细致,他们有的忙到连饭都顾不上吃,我们看在眼里真的非常感动。”公司负责人牟春晖告诉记者。

这次检测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上了一层安全保险,让企业能够没有任何顾虑正常运转。

21日当天,整个新区范围内,2282个采样点持续运转,7409位医务人员(其中本市15个兄弟区驰援6839人)一线作战,9个第三方检测机构主动参与配合,6792名区级机关干部下沉社区村居,至18时,“滨城大筛”完成核酸检测采样103.2万人。

11月22日凌晨1:00

两三天内要对全区居民进行检测,要求物资保障必须及时到位。半夜时分,市应急管理局接到求助:因滨海新区核酸检测工作进度整体前移,需要紧急支援90顶帐篷用于南港工业区检测点核酸检验工作,发出求援消息的是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张金宽。

从进入秋季以来,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的区防疫指挥部物资调配保障组就未雨绸缪,向各开发区和各街镇下发了通知,根据实际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区指挥部物资调配保障组根据各单位需求给予支持。因此,在这次‘滨城大筛’中,各开发区和街镇的防疫物资保障基本充足。

不过,由于采样需要在户外进行,需要大量的帐篷。为此,新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的物资调配保障组从物资库紧急调拨324顶帐篷,给全区各开发区和街镇社区。21日夜,区物资库帐篷全部用完,帐篷告急!

怎么办?时间已经是午夜,天亮之后检测开始,不能让医护人员露天操作,“向全市求助!”张金宽果断拍板。

求助信息发出仅仅3小时45分,装有90顶帐篷的4部车辆从市区出发,在夜色中疾驰向滨海新区。同时,市应急管理局还安排相关人员随物资赴现场指导帐篷搭建工作。

帐篷问题迅速解决。此外,在这次全员核酸检测中,新区应急管理局还新添了20多万只口罩,11000多套防护服和隔离衣,3000多个鞋套,并与5家企业签订了防疫物资储备协议,为下一次战役做好了准备。

11月22日上午10:30

全民检测,每个人都是亲历者,医护人员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着感谢。

检测第二天上午,居民崔阿姨来到上古林小学采集点,将鲜花和几杯热乎乎的奶茶送给医务人员。

崔阿姨是前一天下午进行采样的,当她看到医务人员在冰冷的寒雨天气为每一位居民认真采样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回到家中心里总惦记着有点事,想着为医护人员做点什么。第二天一早,崔阿姨购买了一束鲜花和的奶茶,专门来到采集点。“天气这么冷,大家进屋喝点奶茶暖和暖和吧!”

虽然不像前一天的雨雪交加,这一天风却很大,干冷干冷。“当时这位崔女士觉得我们这么冷的天从市里来到这这为当地居民服务,帮他们排查,心里特别感激,就想着用来奶茶略表心意。”环湖医院核酸采样医疗队员姚春娟告诉记者,“今天但是看到居民对我们这么认可,我们很暖心也很感动。”

下午4点多,上古林小学集合点已经完成全部采集任务。“原定给我们的任务是1.2万人,实际采集了1.6万人。今天中午的时候我们又让街道工作人员查余补漏,下午对所有身体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入户进行了采样。”

11月22日中午12:05

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博迈科5号核酸检测点,994名企业员工正接受医护上面采集核酸样本服务,这其中有不少常年居住在天津的外国人。

电气主管工程师托马斯是带着他家的小宝宝来到检测点的,检测人员让托马斯坐下来,对着他怀里的宝宝说:“宝宝,来张嘴,啊~”,为安抚小托马斯的情绪,检测人员迅速地做完了咽拭子采集,并对他们说:“OK,OK!”医护人员娴熟的采集技术让托马斯一家竖起了大拇指,托马斯表示对整个检测过程非常满意,在这次疫情中,负责任的态度让他感觉到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安全感。

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副经理杜学义介绍,“为了服务企业,政府特意把点位设在了公司门口,以便对员工及时进行检测。人员到位就从厂里出来,依次采集,检测完就可以回到工位上继续工作生产,不会出现停工停产的现象。”

考虑到医护人员的辛苦,企业还准备了热牛奶、电暖器等物品。

随着检测顺利进行,天津人的乐观豁达开始显现。不少人朋友圈开始转发这样一条段子:“外地人觉得天津是疫区,天津人觉得滨海新区才是疫区,滨海新区人民觉得塘沽才是疫区,塘沽人民觉得保税区东疆港才是疫区,保税区觉得瞰海轩才是疫区,而住在该小区的老张认为,小区那栋才是,他们这栋不是!这心态,拿的稳稳的。”

11月22日下午3:00

集中检测,一个都不能少。“大爷,看您没接电话,我们担心别出什么事,就直接上来了,我们上门来给您做核酸检测。”检测第二天下午,泰达街道华纳社区御景园邸小区,76岁的张大爷家里来了检测人员。

张大爷腿部有残疾,无法走动,在“滨城大筛”中,社区为他报备了入户检测。张大爷一时没接检测人员的电话,单元内上楼又需要刷卡。担心张大爷情况的检测小组请物业人员协助上了楼,敲开张大爷家门,顺利完成了检测。

“入户检测的目的,就是关心这次全员检测中每个行动不便的人,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经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振文说道。

82岁的偰奶奶是位退休大夫,三年前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未能完全痊愈,过多的行走、站立对她身体的负荷很大。早在滨海新区全员检测的通知刚传达时,她的情况就已经被细心的社区服务人员考虑了进来。

“对偰奶奶这样的老人,社区一直掌握着情况,有党员慰问安排,年初疫情严重时期,社区定期安排人上门送药和生活物资。刚得知全员检测的通知,我们就统计了社区范围里不宜前往检测点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共计34位,在大部分人集中检测完成后,对他们进行入户检测。”华纳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松说道。

相比于普通的集中检测,入户检测的服务对象较特殊,需要更注重细节。“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配合程度低,有些老人只能卧床,入户检测的初衷是减少他们的负担。因此检测中要尽可能避免过多暴露,减少对老人们生活的干扰,这个原则非常重要。”王振文说道:“实际行动中,我们尽量让受检人员移动到家门口配合采集样本,实在无法移动的,我们会派1至2名检测人员入户采集,避免我们的行动过多地干扰他们的生活环境。遇到连口腔也无法张开的,我们在采样时强调一定要动作轻柔,避免弄疼、弄伤老人。”

截至22日晚17点,核酸检测筛查累计完成采样2245839份,采集工作完成再望。

11月23日中午12:10

核酸集中检测,第一步是进行咽拭子采集,第二步就是进行测试。在看不见的地方,测试紧紧跟随着采集的脚步。“全员检测第一天,我们派出支援的15辆样本运送车在风雪中一辆接着一辆,从滨海新区驶来武清区的实验室,几乎每小时都不间断。今天,只有一两辆车送样本过来,大部分人都检完了。”武清区诺禾致源副总裁兼诺禾天津医学检验所总经理曹志生松了一口气。

诺禾作为支援滨海新区全员检测的9个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负责了滨海新区6个街道、655个采样点、72万人的检测工作。这场筛查中,他们是“科技抗疫”的重要力量。

曹志生对检测胸有成竹,底气来自于高度自动化设备和网络助力。

在这里,工作人员通过一键式软件操作样本前处理工作站,将原管带盖上样、自动化开关盖、自动化扫码等流程一气呵成。得益于自动化样本前处理工作站的成功研发,极大地降低了人员需求,还为一线人员的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无需人工手动干预,相比人工操作有近20倍的通量提升。

“经过处理的样本,搭配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进行核酸提取,大大提高了样本流转的效率;再经PCR扩增,工作人员可根据扩增曲线分析其阴性、阳性。”

这个样本前处理工作站不仅能搭载在方舱实验室里,还能应用在医院、实验室等多种场景,快速落户到各地疫情防控重点区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具备高通量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此外,实验室还配备有独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样本检测过程中信息处理能够实时同步、无缝对接。信息系统的管理端可以实时监控检测数据和结果、随时锁定风险人员,极大降低了可能发生的传播风险。

为了应对本次核酸大筛查工作,诺禾工作人员分三班倒,穿上防护服后就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连续工作8小时。“中午12点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各集中采样点检测的‘大会战’,目标已经‘清零’。接下来就是收尾工作,完成剩余两个街道大约10个采样点的入户采样检测。为了完成近72万的检测目标,大家还在持续努力。”曹志生说。

11月23日晚8:00

随着时间的流逝,检测逐渐进入尾声,如何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23日下午之前,整个生态城的集中检测总体上已经完成,但为确保全域居民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生态城设置了信息园、建设公寓、生态城医院3个补充采样点,面向尚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企业员工、工地建设人员、社区居民。

工作人员对辖区管理范围内所有人员进行信息比对、查漏补缺,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多种形式逐一联系未在集中检测点登记检测的人员,督促尚未参加核酸检测采样人员按照就近原则到邻近采样点参加采样。三个补充检测点检测时间持续至23日晚8:00。

此外,生态城还设置了流动检测队,组织医护人员为残障、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特殊群体提供上门采样服务,将核酸检测“做到家”。在此基础上,生态城将继续保持“战斗状态”,做好信息比对和档案归档工作,主动出击查漏补缺。

通报数据显示,23日15时,“滨城大筛”已检测样本233.40万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当晚,滨海新区公安民警最高礼遇欢送援助的医护人员。

23日晚8点,生态城3个补充采样点的灯光终于可以关闭。7409名医护,6792名下沉干部,无数志愿者和整个新区居民,也可以放心的睡个安稳觉了。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