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心里苦,一天吃30包糖,35岁英年早逝,中日混血才子被嫌弃的一生

2020-11-23新闻18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这是近代诗人苏曼殊的诗,说它是送给友人的,不如说是对自己真实世界的描写。

一个通晓汉、英、日、梵多国文字,能诗、能歌、能小说的中日青年才俊,为何会有这样的悲辛人生?又为何会早年而亡呢?这是一个让人倍感酸楚的故事。

1883年的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还被大清朝皇帝光绪所统治,村里有位出名的商人:苏杰生。他以办洋行发家,常年于广东、日本之间奔波。也正因为如此,他有机会认识了一位日本的姑娘:河合仙。

就在这一年,苏杰生与河合仙成婚,原本家中就已经妻妾众多的苏杰生却并没有安份,和河合仙结婚不久竟然又与自己的小姨子,河合仙的妹妹若子生出情愫。两个人一来二去,竟然在1884年生下了一个私生子:苏曼殊。

当然,苏曼殊是他的法号,其原名叫苏戬,字为子谷,学名则叫元瑛。可能若子从来没想过要这个孩子,也可能顾及到姐姐的感受,所以,苏曼殊出生三个月,便被送到了河合仙的身边抚养。河合仙念及婴儿无辜,将其视为己出,悄悄隐瞒了他私生的身世。

苏曼殊在日本一直长到5岁,因为父亲与"母亲"的关系断裂,才被带回广东生活。可是,河合仙依旧在日本生活,独自一人来到广东的苏曼殊如同坠入云里雾里。

因为各位姨娘并容不下他,父亲又不可能给他庇护。家里虽然"姐妹、兄弟"众多,但却视他为"怪物":一个外国来的野孩子。

所谓纸包不住火,苏曼殊的身世突然在几年之后突然被人揭开来。已经懂事的苏曼殊瞬间跌入了谷底,如果说自己是中日混血的现实让他受家里人欺负的话,那顶多是身体上的伤痕。但当其私生子的现实被公布于众,村里村外知道他的人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这对苏曼殊就是精神上彻底的毁灭。

为此,一度以思念母亲河合仙为生存目标的苏曼殊失去了人生唯一的希望,他病了,病得卧床不起来。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父亲苏杰生在这个时候竟然成为那个雪上加霜的人。原来,苏曼殊本就不受各房姨太太们待见,加之生病就更没人过问。

可苏杰生竟然因为照顾各房姨太太们的心情,将自己的儿子直接丢进了柴房,没有医生,没有照抚,任其自生自灭。这给苏曼殊的内心留下了难以祛除的恐惧与凄凉,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真正认清了人生的现实:孤苦无依。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苏曼殊竟然在这场重病之下慢慢康复了起来。只不过,病好之后的他再也不想回到所谓的家中。所以,他只要能待在外面就绝对不出现在苏家人眼前。

与此同时,为了消磨时光,他投入到大量的阅读与学习当中去。

很快,苏曼殊小学的学业修完了,他对人生漫无目标,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于是,他为了找一条活下去的路,竟然选择了皈依佛门。可这是他一生的出路吗?显然不是,毕竟他还那么小,人生才刚开始。

有一次,苏曼殊可能太需要营养了,他想要吃肉,想要吃一切有营养的东西。于是,他在外面偷偷抓了鸽子煮来吃。这件事竟然被寺庙知道了,结果可想而知,佛门普渡众生的根本就是不杀生,不吃荤。苏曼殊破了戒规,从而被赶出寺庙。

就在苏曼殊凄苦无依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去日本的机会。原来他有个表哥要去日本,苏家也愿意让苏曼殊回日本。于是,他在14岁那年又回到了日本横滨。原本,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母子分离近十年,终于可以重新团聚了。

可是,苏曼殊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了自己出身的事实就没有办法再回到从前了。而河合仙这时也重新组织了家庭,并且有了孩子。如此,这母子二人虽然相互思念着,却少去了昔日的亲密。

苏曼殊再一次将这心中的负累压抑下去,一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也就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志同道合之人,准备共谋革命事业。后来,苏杰生知道了这件事,他认为所谓的革命就是祸端的开始。所以,他要求苏曼殊立刻回国,并且不再支付生活费用。

苏曼殊当然不愿回去那个所谓的家,但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只能回国。不过,他并没有回苏家,而是独自去了上海,从而加入革命事业。可惜失败,一无所有的苏曼殊再次无路可走,最终又一次选择了出家。

一个心中有太多想法的人是没办法六根清净的,所以苏曼殊几次还俗,几次皈依,都是在中日之间往返。只不过,这时的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写诗、作词,出入烟花之所,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有才却心空的浪荡子。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曼殊学会了用美食掩盖虚空,学会了用糖果来混淆内心的苦涩。而且,他吃糖已经吃到让人可怕的地步:家里所有东西都可以拿出来换成糖吃,朋友接济的钱也毫无吝啬地拿去买糖。

他最喜欢吃一种外国的摩尔登糖果,据说最多一次吃过30包。

除此之外,苏曼殊还暴食,最多一次吃过50个包子。这样的饮食怪癖让他在35岁这年命赴黄泉,而他的朋友们在其死后的枕头下,依旧摸出了几张糖纸。

一个内心孤苦的孩子,一辈子用糖果弥补甜味,结果就是早早而亡。

是的,童年的不幸是需要一生来治愈的,苏曼殊就是如此,看看他写在初回日本时的诗句:九年面壁成空相,万里归来一病身。短短几个字,一个孤独、凄惶、愁苦的形象便跃然而现。

他纵然心有万种才思,却终难弥补内心的空缺。印顺大师说过:中国有两大师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可惜这样高的评价,却是如此寥落的结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