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安徽省粮食总量稳定站上800亿斤台阶,排名由2015年全国第6位上升到2019年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0821元增加到2019年的15416元,从全国第18位上升到第12位。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许梦宇 摄)
粮食和“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更加有力。今年安徽夏粮总产334.38亿斤,较上年增长0.9%,实现“十七连丰”,预计全年粮食总产803亿斤左右,超过“十三五”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20亿斤指标任务80亿斤。2019年肉蛋奶总产603.2万吨,水产总产231.5万吨。此外,安徽省优势产区更加凸显,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2020年,预计水稻和小麦口粮作物播种面积超过8000万亩,占全省粮食总面积的73.33%,位居全国第4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面积达2298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3.4%,在全国首创制作了专用麦种植地图,引导用粮主体按图索“麦”。
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更加坚实。在全国率先完成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9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14.23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0%以上,比全国高近1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 (许梦宇 摄)
乡村产业不断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安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万家。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941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564家,居全国第1位。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面推进,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19年,全省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536亿元、增长31.7%,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2.08亿人次,综合营业收入820亿元。
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安徽省长江干流及其8条重要支流、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退捕工作有序推进,提前实现了建档立卡、证注销、船回收、网销毁4个100%。自2015年以来,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望实现“六连降”,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7%和91.8%,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3个、农业农村部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18个。
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安徽现代农业发展骨干力量,全省家庭农场超过14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0万个,分别位居全国第1位和第5位。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农业补贴、征地补偿、土地流转方面数据应用率达95%以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基本完成。通过“三变”改革,村均集体增收5.4万元,户均增收1093元。组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培强、千村扶优、万村提升“百千万”工程,集体经济强村达8%。在全国率先开展林长制改革,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落户安徽,入选中央改革办2019年十大改革案例。
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3元,同比增长6.8%,增幅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深入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带动扶贫对象人均直接增收2335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100%。农村道路畅通工程3年7.2万公里建设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了205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达2.14张,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