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1月20日电 (孙国根 陈静)中国和加拿大学者携手历经三年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揭示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发生的病因和发生机制,也为未来制定帕金森病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记者20日获悉,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教授科研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坚教授团队、多伦多大学詹姆斯·科普里奇团队等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神经病学期刊《大脑》(《BRAIN》)上。
人的深睡眠中,有一个阶段常常伴随着梦境的出现和眼球的快速移动,被形象地称为“快动眼睡眠期”。黄志力说,现实生活中,有人夜间睡眠常出现与人争吵、尖叫、歌唱、跌落床下、拳打脚踢甚至打斗等异常行为,伤及自身或床上伴侣,但其本人对此却浑然不知。民间常将其误读为“鬼附身”或“鬼压床”。其实,这是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
研究表明,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可早期预测帕金森的临床转归。但由于缺乏能模拟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特征的动物模型,限制了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病因、病理生理和防治措施的研究。
黄志力联合科研团队通过向小鼠脑内特定解剖学部位定向注射一种病理诱导纤维,从而成功构建了该动物模型。据黄志力介绍,不同于现有的“静态”动物模型,该新型动物模型不可以成功模拟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向帕金森样表型转归进展的完整病理生理过程。(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