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颜真卿:名门之后,一代名臣,书法堪称一绝,至死不肯降贼(下)

2020-11-20新闻19

他是名门之后,又是唐朝一代名臣,书法堪称一绝,至死不肯降贼(上)

七、洛阳故人来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位高权重的安禄山坐拥重兵20余万,一路向洛阳进发。大军所到之处各州县官员要么弃城而逃,要么直接投降叛军,只用了一个多月,安史叛军就兵临洛阳城下。

此时镇守洛阳的朝廷大将是安西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常清,东京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以及河南尹达奚珣等人也留在城中驻守。

封常清虽然很有才干,治军极严,无奈现在所率领的兵士都是临时招募来的市井之徒,还没来得及训练就投入到这次战斗之中,结果可想而知。

凶悍无比的叛军一到,这些士兵还没等和敌人动手就个个吓得四散奔逃。很快洛阳就落入安禄山之手,封常清武将出身,武艺高强,得以逃出洛阳,李憕、卢奕等人则被叛军所擒。

鲁公写经,网络图

被擒之后,安禄山几次派人前来劝降,达奚珣禁不住恐吓和诱惑,投降了叛军。李憕、卢奕以及采访判官蒋清等人却誓死不降,最后被叛军杀害。

为了震慑当时镇守河北的颜真卿所率17郡人马,安禄山派人把李憕、卢奕和蒋清的首级送到河北各地,让他们看看反抗自己将会是怎样的下场。

颜真卿亲眼看到昔日的同朝官员此时死于非命,心里怎么能够不悲痛震惊呢?但是为了安定军心,他强作镇静,安慰周围的将士说道:“李憕这三位大人我都认识,这根本不是他们本人,只不过是反贼在用计策恐吓我们!”

但是私底下,颜真卿派人去抢回了三位大人的首级,亲手擦拭干净他们脸上的血迹,以稻草为身将其装殓安葬。

八、悲愤书祭文

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此时仍然坚持在河北区域抗击叛军的还有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颜杲卿带着儿子颜季明镇守常山。颜杲卿以前曾经是安禄山的部下,和安禄山的部将都很熟悉,他镇守常山时屡出奇兵,擒获杀死安禄山的不少得力部将,给叛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一次战斗中,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被叛军抓住,安禄山趁此机会逼迫颜杲卿投降。颜杲卿非但不降,反倒站在常山城头破口大骂安禄山。安禄山一怒之下杀死了颜季明。

不久常山城被叛军所破,颜杲卿也被擒送到安禄山面前。颜杲卿和颜真卿一样,性格无比刚正,见到安禄山,他非但没有丝毫畏惧,反倒继续怒目大骂不止,最后也被反贼杀害。同时被害的还有颜氏一门三十多人。

两年之后,颜真卿才有机会派人四处寻找堂兄和侄子的尸骨,结果只找到了颜季明的首骨。颜真卿悲愤交加,提笔一气呵成写成了《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网络图

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颜真卿再也没见过自己送到刘正臣营中做质的长子颜颇,一直过了20多年,父子二人才得以团聚。

九、再次遇奸相

从唐玄宗开始,好像就是一个奸相辈出的年代:李林甫、杨国忠、元载、卢杞等等,颜真卿生性耿直,不平则鸣,却又偏偏和这几个奸相都有交集,因此总是难免被贬的命运。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颜真卿留在京城主持尚书省事务,因为多次向唐代宗李豫提建议而被当时的宰相元载记恨,很快再次被贬出京城,相继到抚州、湖州等地担任刺史。

和很多历史上的名臣一样,颜真卿也是放到哪里都会发光的金子,在地方任职的五年时间里,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带领百姓完成了水利建设等工程,为当地解除了水灾之患。百姓感念他的功德,为他建立祠庙,一年四季进行祭拜。

元载死后,颜真卿再次被召回朝廷,先后担任刑部和吏部尚书,在京城为官大概有6年之久。期间他曾担任太子少保,亲笔抄录了朝廷给他的授官文凭《自书告身帖》,此帖刚开始时字体稳重,到后来结体则自由舒朗,显示出颜真卿此时心情的畅快。

自书告身帖,网络图

然而这份畅快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卢杞当上了宰相,颜真卿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十、故人之子

卢杞,就是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杀死的御史中丞卢奕之子,不过他是不是像父亲那样忠君爱国已经无从得知,他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是和“奸相”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

卢杞当了宰相之后,像之前的很多宰相一样,也十分讨厌颜真卿的直言不讳,曾经多次罢免颜真卿的官职,还想把他排挤出京城去。

颜真卿现在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宦海沉浮四十年之久,在朝廷算得上是既有功劳又有资格的老臣,面对来自卢杞这样的后辈的打压,无从想象他会是什么心情。

据说颜真卿曾经向卢杞提起往事,讲述当年自己是如何亲手擦掉卢奕脸上的血迹,又如何将他安葬。此时,他的脸上或许只是追忆的表情,或许对卢杞有着类似于父辈的怜惜?

没有人记载颜真卿的那一刻,卢杞的反应却是印在了写史人的笔端:他看起来非常惶恐地匆忙拜谢,可是内心深处却对颜真卿恨之入骨。

颜真卿像,网络图

十一、再次面对反贼

现实总是能够给坏人机会,很快卢杞就找到了一个打发颜真卿的机会。

公元783年,朝廷收到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的消息:已经镇守淮西三年的李希烈不服从朝廷派遣,联合周围朱滔、李纳等人,拥兵数万,占据河北三镇,很快取得汝州,气势汹汹大有称帝之势。

卢杞怎么能放过这样一个“捧杀”颜真卿的好机会,他请求唐德宗李适派颜真卿去劝说李希烈,认为以颜真卿现在名震四海的声望,只要他到了李希烈那儿肯定能够顺利劝降。

一时朝廷上下很多人都大惊失色,尤其是曾经和李希烈打过交道的李勉,他深知李希烈的残暴,可是又惹不起卢杞,只能秘密上书皇上:“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派这个年纪的老人去凶险之地,丢朝廷的人哪!想就此留下颜真卿。无奈唐德宗对这些反对意见一概都听不进去。

于是大家转而劝阻颜真卿,颜真卿何尝不知道此行的凶险,可是他深知圣命难违,自己除了听命前去没有别的选择。

临别之时,颜真卿满腔慷慨悲愤之情,提笔写下了《奉命贴》。他的一生刚正,大义凛然,此时都凝结成为笔下喷薄的笔墨,饱满浓郁,历时久而不消。

奉命帖,网络图

到达李希烈营中之后,李希烈及其部属多次威吓、劝降颜真卿,颜真卿始终不为所动。

颜真卿在亲眼目睹了李希烈的凶残之后,知道这次自己必死无疑,于是提前写好了遗表、墓志、祭文等。在给孩子们的书信中,他也只是告诫他们要好好地敬奉祖宗,以颜家家训抚养孩子,从来没有诉说过自己现在的境遇。

两年之后,李希烈的弟弟被朝廷所杀,于是李希烈派人缢死了颜真卿。

一代名臣,曾经多次陷于奸臣之手,最终被贼人所害,只留下忠正刚直的名声,令后人无限敬仰和赞叹。

#书法字画#安禄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