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我国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流行。
致病菌是一种医学上称为布鲁氏菌的短小球杆菌,这种细菌主要感染牛、羊、猪、骆驼以及狗等动物,可在动物中传播,人类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或其制品及排泄物等而感染。
布病和疟疾、肺结核、艾滋病等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上报与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布鲁氏菌(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感染布鲁氏菌后会出现多种临床表现,一般会经过2-3周的潜伏期,有近半数病人会出现急性发热,有自发缓解趋势,之后发热再次出现,如此往复,医学上称为波状热。
此外,还可表现为出大汗、乏力、厌食、腰痛、关节痛等常见症状。布病是一种可以累及多个脏器的疾病,除了前面的常见症状,还可有睾丸炎、脑膜炎、肺炎、皮疹甚至心内膜炎、眼葡萄膜炎、血管炎等相应表现。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罗亚平 医师等人于2020年9月发表于杂志“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上的文章《18F-FDG PET/CT发现神经布氏杆菌病致脊髓高代谢两例》介绍了两个患有布病的病例。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患者男性,55岁,四肢进行性无力及间断麻木2月余,伴复视、尿便障碍、头晕、嗜睡及体重下降。
体格检查发现四肢对称性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巴宾斯基征和脑膜刺激征未引出。头常规核磁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示上、下肢和椎旁肌神经源性损伤。腰穿脑脊液白细胞明显增高(706×106/L)、蛋白质增高(9.47g/L),葡萄糖减低(1.9 mmol/L),EBV-DNA(+)48000拷贝/mL,流式细胞学检测到少量异型T淋巴细胞。因怀疑血液系统肿瘤或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行18F-FDG PET/CT(图1):PET/CT见脊髓弥漫高代谢,从延髓延伸至腰髓。患者后行脊柱增强核磁,增强T1WI示颈、腰髓柔脊膜和马尾不均匀强化。而后脑脊液回报培养出布氏杆菌。患者回忆3年前曾涉及畜牧工作,接触羊,随后接受了头孢曲松、利福平和米诺环素三联抗布鲁氏菌治疗,6个月后随访症状明显改善。
图1 患者1 18F-FDG PET/CT 图像
患者男性,52岁,于屠宰场工作,长期接触生羊肉及牛肉,走路不稳、排尿不足和性功能障碍2年,病程中出现间歇性发热(Tmax 38.5℃),近期跌倒后外院影像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
体格检查示下肢肌力轻度减低,肌张力稍高,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增高(14×106/L)、蛋白质增高(2.16g/L)、葡萄糖降低(1.1 mmol/L)。为鉴别感染性疾病和副肿瘤综合征行18F-FDG PET/CT检查(图2):PET/CT见脊髓弥漫高代谢,累及颈、胸、腰髓,同机CT见腰椎压缩性骨折。最终脑脊液培养出布鲁氏菌。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
图2 患者2 18F-FDG PET/CT 图像
人布鲁氏菌病常累及的系统包括骨关节、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肺、腹腔及皮肤等。
既往研究报道布氏杆菌病患者中约5%-10%有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神经根炎、颅神经病或周围神经病等。
此两例患者的18F-FDG PET/CT均表现为脊髓弥漫高代谢,后经脑脊液培养证实为神经布病,提示18F-FDG PET/CT在布氏杆菌等不典型感染中,可有效发现感染部位。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椎管内FDG高代谢可见于多种良恶性疾病,包括软脑膜或脊髓的淋巴瘤、胶质瘤、脊膜转移、神经结节病、蛛网膜或脊髓感染(化脓性细菌、结核、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由副肿瘤或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引起的炎性疾病,以及医源性因素,如放疗、鞘内化疗后改变。
这两例病例提示临床医生神经布氏杆菌病可以在18F-FDG PET/CT上表现为脊髓高代谢,鉴别诊断时应予以考虑。
在8℃条件下,布鲁氏菌在牛奶中可存活2天,在冻肉中可存活3周,在山羊奶酪中可存活长达3个月。在潮湿的土壤里,动物排泄物中的布鲁氏菌可存活超过40天。布鲁氏菌对热、电离辐射、常用的消毒剂及巴氏消毒法均敏感,容易被杀死。
为避免感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加工或严格消毒的乳制品及肉类,进行实验室操作时要按照标准防护及操作规则,也要注意环境并进行监测。目前有动物用疫苗使用,但尚缺少对人体足够有效、安全的疫苗。
第一作者:
吴美其
医学博士,核医学科临床博士后。
通信作者:
罗亚平
医学博士,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
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委,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0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院内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项,参加医科院创新工程协同创新团队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