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自己没感觉,却让人觉得很有学识、有教养的人,都是怎么样的?

2020-11-20新闻25

有人说你一开口说话,我就知道你是不是一个有学识有教养的人了。那么,真正有学识有教养的人说话都有哪些特点?

真相没那么重要,大家高兴就好。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类似这样的段子,两个同班同学偶然见面,其中一个是赚了大钱低调穿着的学霸,另一个同学也赚了点小钱。结果相遇的时候,挣了小钱的同学对那个低调穿着的学霸同学嘲讽,说人家车为了撑面子租/借的小车。还嘲讽说当年的学霸,怎么就混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估计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立马回怼,表明车是自己挣钱买的。

但那位学霸并没有这么说,反而笑盈盈地对着那位同学说:对啊,这车就是我租/借的。

瞬间高下立见,让人觉得这学霸非常的有修养。这个时候事实的真相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整个交谈过程当中,两人都特别的高兴。有人觉得我是在刻意抬高这位学霸,其实不是的。

《认知觉醒》当中说人类自出生以来就有了本能脑,也就是说你遇到开心的事情就会表现出开心,遇到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会主动去做,反之,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要反击让自己高兴,这是基于人类的本能来看的,之后才陆续进化出了情绪脑,理智脑。

也就是说本能脑,情绪脑在能控制自身行为方面影响占比很大,人们会不自觉地按着自己的情绪习惯来处理事情。如果你遇到了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还能够控制做自己,这是理智脑占了上风。这是反人性的行为,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就如现在很多人说自律非常的困难,就是因为很多人的自律,其实是在执行一个反人性本能的行为。一直在跟自己的本能脑对,情绪脑对抗。

而真正有学识,有教养的人,知道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理智脑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喜欢说大概、也许、可能等词语。

有人觉得如果一个人说话经常说大概、也许、可能这些词可能是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这当然有一部分的原因,但对于那些真正有学识有教养的人说大概、也许、可能则是因为他们登高望远,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相反有一些人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某一方面的理由时,总是喜欢用一些非常肯定的语气,而且完全不给别人辩驳的机会,就好像只有他自己说的才是正确的一样。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予评论,但我想请大家仔细的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平常在一条陌生的马路上走路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把自己的路线限制在目光所及的单一线路上?

但大家尝试用鹰眼思维去规划路线,比如从卫星地图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角度来看这些道路,知道从这一点到这一点不止一条单一路线。这和我们走在马路上去找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这一点跟《认知觉醒》当中提到的多角度看问题不谋而合。因为这都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解决的办法自然也不同。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多角度看问题就跟大家平时给自己的老婆或者女朋友拍照的时候一样。俯拍仰拍平拍得出来的照片效果是不一样的。尤其仰拍可能会把一个普通人拍出一个大长腿的感觉。而俯拍、平拍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同样的,说话喜欢说可能、大概、也许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知道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他们不会执着的认为自己说的就一定是对的。更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逼着别人来认可自己。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学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所以意见不合也是常有的事儿。

有自己见解的同时还能包容他人,这是有学识有教养的体现。

说话很平和,不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泼妇骂街?没见过不要紧,我说给你听,两个油腻的中年大妈,因为一点小事破口大骂,但是她们在吵架的过程当中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就是总是喜欢拿一些粗鄙的词语去刺激对方,而且你会发现她们的吵架过程当中用的词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然后就能在那里吵上好半天。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我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就那么几个词就能够在那里来来回回的拉扯上半天的时间。

后来我读了《认知觉醒》,里面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你没办法去证明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我突然就想明白了。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悖论,但仔细想想其实挺有道理的。

在说话的时候,你没办法去说出那些自己从未见过从未听说过的事情,因为你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个概念。而那些抓着几个粗鄙的词语去刺激对方,破口大骂的大妈们。因为在她们的认知观念当中,只有这些词语,实在想不出别的词了,所以她们只能说出这些词语。

这是她们学识不够,认知不足。这里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我们没办法改变她们。而那些让人觉得有学识,有教养的人,听他们说话会觉得如沐春风,因为他们说话很平和,不冲,不会刻意用一些激进的词语去刺激别人。

画家陈丹青说

所谓教养,所谓礼貌,全看小事情。”

有人说:说话嘛,天天说,这可不就是小事?

可能你的学识,你的教养,自己浑然不觉,殊不知,你一开口人家就就知道了。

#人生哲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