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罚款100万,甚至要入刑!建筑垃圾非法处置,上海在严打!

2020-11-20新闻10

建筑垃圾由谁承运处理?

委托合同是否齐备?

泥浆源头干化后的渣土如何处置?

今年9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实施,建筑垃圾被明确纳入管理。两个多月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会同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房管局等部门,按“零容忍、严惩处、溯源头”的原则,对本市建筑垃圾源头产生申报、转运分拣、消纳处置等环节全面排查,联合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委托运输、处置建筑垃圾行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加强源头责任落地、流量流向管控。

11月18日深夜,联合执法队经前期排摸,突击检查本市两处工地,海岸君也随队一探究竟。

1

负责人拿不出委托合同

20时许,海岸君随联合执法队伍来到一处工地。只见工地内的商场已完成基本建设,正在夜色中装修。部分区域堆放着混凝土砖块、装修垃圾等,其中还混杂着泡沫塑料、编织袋等,这些垃圾都裸露堆放着,并未覆盖绿网。

十多分钟后,工地相关负责人接到保安电话,匆匆赶来。“承运建筑垃圾的是哪家企业?有没有相关资质?垃圾外运有没有进行过申报?”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负责人支支吾吾,声称委托合同在办公室里,第二天才能拿出来。至于前期垃圾外运处置的台账,负责人当场也无法出具。

△工地现场垃圾随意堆放,没有分类

见状,检查人员指出:“建筑垃圾转运需获得属地管理部门的许可,9月1日《固废法》已实施,施工单位非法转运处置建筑垃圾情节严重的最高可罚100万元。”随后,城管执法队员对工地相关负责人开具了谈话通知书,要求将前期垃圾运输去向说明清楚,在正规备案手续完成前暂停施工。

△工地现场负责人正在接受谈话笔录

海岸君从管理部门获悉,建筑垃圾的排放须获许可,并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证。前期,相关部门已对这处工地进行过排摸,初步判断施工方没有委托区域专营的运输公司处置垃圾,涉嫌违规运输处置。

2

泥浆干化后的渣土也须申报

21时许,执法队伍又来到另一处集中整治计划内的工地。场内堆放着许多渣土,约有一两层楼高,小部分覆盖了绿网。两辆红色重卡正打着双闪,在大门内待命。

检查人员要求工地负责人出具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委托合同,但无果。“我们今天正与具有正规资质的运输公司沟通,准备签订合同。两辆重卡是在内场驳运的,没有驶出工地过。”负责人说。

△工地现场,堆放的土没有绿网覆盖

△工人冲洗准备离开车辆上的泥土

对此,检查人员指出,如今渣土处置的行政许可,可通过“一网通办”办理,申报审批速度相当快,当场就能办出。“行政许可办出之前,这些渣土不能外运!”检查人员要求。

海岸君获悉,该处工地正进行基坑维护,打桩产生的泥浆需在源头进行干化,否则液态泥浆可能被违法直排河道管网,对环境造成污染。干化后的渣土也须申报,否则不得运出工地。

“泥浆运输车必须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证,不申报就属于非法处置。工地里还有两台泥浆干化机,也需要备案。这样,管理部门才能了解工地渣土每天的产生量,并对产生量和外运量是否匹配进行监管。”检查人员解释说,“我们会通过调取监控和电子围栏等方式,调查前期泥浆渣土的去向。对这两辆号称的‘内驳车’,也会重点监管。”

3

问题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名单

现场,检查人员告诉海岸君,《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沪府令57号)明确,建筑垃圾主要有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混凝土等工程垃圾、拆房垃圾和装修垃圾等五类。针对每一类建筑垃圾,都有相关管理要求,产生垃圾的源头企业必须落实主体责任。

市绿化市容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凌洪涛表示,新《固废法》的实施,对建筑垃圾管理行业提出了更新、更全、更严的管理要求。自9月1日以来,监管部门根据主动排摸和热线举报,针对建筑垃圾非法委托运输和擅自处置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结果,抓出一批典型案例,处罚了一批违法单位和个人。

凌洪涛透露,整治中发现部分工地、沿街商铺等建筑垃圾源头产生单位,没有依法履行建筑垃圾排放的申报责任,非法委托运输、处置建筑垃圾。而部分企业和个人法律意识淡薄,擅自承运、处置、偷倒建筑垃圾。“根据新《固废法》,相关违法行为最高可处罚100万元,更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我们希望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引导督促相关企业履行源头主体责任。同时,通过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助力上海生态之城的建设。”他说。

建筑垃圾如何“闭环管理”?

APP一键预约 GPS记录轨迹

建筑垃圾,如何实现“闭环管理”?海岸君获悉,本市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尝试,利用手机APP申报垃圾产生量、利用GPS定位收运车辆轨迹、拓展建筑垃圾末端资源化利用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的全过程管理。

APP一键预约 隔天即来清运

在虹口区的白玉兰广场停车库内,车身写有“上海市虹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字样的清运车,正在对商场前一天申报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转运。海岸君看到,收运人员手机上的“虹口渣土”APP上,居民区、商业体、医院、学校等的物业,都可以主动填报需要清运的垃圾数量、堆放地址和预估车数,还可以将装修垃圾拍照上传,便于收运企业判断。

“沿街商铺如果要装修,需要向街道申报,街道发送的告知书上有我们的联系方式。我们可以上门沟通,也可以通过APP填报预约。目前是当天申报、隔天清运。”上海虹口市容咨询中心有限公司专管员朱肖春说。

收运来的建筑垃圾,都直送安汾路建筑垃圾中转站。在那里,建筑垃圾会被分类、粗加工,比如砖块破碎成为再生骨料,再运往下游处置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

△虹口区的APP一键预约清运建筑垃圾

车辆GPS定位专管员巡视“捉虫”

怎样确保收运到的建筑垃圾不私自流向市场?朱肖春表示,

●首先公司所有收运车辆上都装有GPS定位系统,装运后直接驶往建筑垃圾中转站,中途不会停留。

●其次,收运时随车人员记录垃圾吨数,到中转站后过磅,重量符合才算合格。

●另外,装修垃圾清运从6时30分至17时结束,避免有人趁天黑浑水摸鱼。所有正规运输车辆都统一标识,有专管员会在虹口8个街道巡视“捉虫”,看到有人非法委托转运,就会上报处理。

此外,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的收运价格也在网站上“明码标价”。对居民的收费为4吨车400元/车,5吨车500元/车,对商业体等非居民的价格为4吨车980元/车,5吨车1300元/车,8吨车2080元/车。

朱肖春表示,这个APP于2018年完成开发,在全区投入使用。目前,虹口区每天约清运装修垃圾300至400车。

出台收运导则建设末端设施

海岸君获悉,类似虹口区这样的建筑垃圾清运APP,普陀、浦东等其他区也在开发或探索。此外,管理部门还将从出台相关服务导则和加大末端资源化处置设施两方面,对建筑垃圾进行全链条的规范管理。

比如,已印发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本市工程渣土卸点计量及消纳结算管理的实施意见》和拟于近期印发的《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投放和收运导则》等文件,都进一步明确建筑垃圾源头申报、属地消纳全程管控的行业管理要求。其中,《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投放和收运导则》,是市绿容部门和房管部门联合探索的。本着“垃圾不落地,点对点运输”的宗旨,导则提出将探索实时预约、实时收运制度和装修垃圾收运箱模式。今后,小区里的装修垃圾或将直接投入拉臂式收运箱,装满即可预约车辆拖走。

“导则将从收运角度对装修垃圾的运输处理全程进行规范,比如公布预约电话、收运企业和收运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居民、物业和商业体可进行电话预约或网上预约。”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陶中伟说。

典型案例

集中整治行动已立案12起

宝山淞南镇一违法窝点3人被批捕

自9月1日以来,上海累计清查在建工地、建筑垃圾(大件垃圾)转运点、混凝土资源利用企业、泥浆装船码头等场所47家,排查各类建筑垃圾运输车辆159辆,共立案件12起,对违规单位实施诫勉谈话13家次、整顿整改9家次,目前3家违规单位已在吊销建筑垃圾运输行政许可证过程中。其中,对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时启动行刑衔接程序,共移送公安机关侦办刑事案件3起,对27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市绿化市容局会同市公安局排查发现,本市宝山区淞南镇存在一非法收纳、处置、转运建筑垃圾窝点,即会同宝山区绿化市容和公安部门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侦查,查明陈某、贾某某等人租借淞南镇一厂房,对外收纳垃圾,雇佣工人进行分拣后,出售有价值的木头、砖块,将分拣残渣委托连某某非法转运处置的犯罪事实。10月14日,专案组开展收网行动,联合查处该窝点,先后抓获陈某、连某某、贾某某等9人,及时阻止现场1100余吨建筑垃圾分拣残渣非法处置。目前,公安机关已对上述9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1月19日,陈某、连某某、贾某某等3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批准逮捕。

下阶段,市绿化市容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本市建筑垃圾闭环管理体系,强化各类建筑垃圾源头产生单位的主体责任,对非法转运、处置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将坚决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金旻矣

摄 影 | 周 馨 金旻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

#城管执法#违法违规行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