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微信公号11月19日消息,“已过去两年之久了,损失了钱财、人力不说,还闹心。”从事多年种植的王金(化名)无奈地说道。
2018年是家住赤峰市的王金从事种植业的第14个年头,也是他从事种植业最烦忧的一年。这年,他在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承包了农田,在播种季将名为“敦玉15号”的玉米种子种到了田里。同年秋收时,王金发现玉米长势出现异常。
称长势好可获奖?
“我从事种植很多年了,2018年4月,我在敖汉旗长胜镇一家名为‘曹树梅农乐种业’的种子门市购买了“敦玉15号”玉米种子,当时店主陈业(化名)称此玉米种子是新品种,承诺亩产会达2000斤,并且陈业当时口头承诺秋收时,抽10个玉米大棒子在全国竞赛,获一等奖可兑换一辆轿车。”王金介绍,他在镇里比对了多家经销商后,最终选择了陈业家,因为其承诺产量高,再加上还有附加福利。
同年7月份,王金发现玉米有缺粒、凸尖、空杆等生长异常现象。“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种植技术不好,我又去问其他种植户,发现他们也有同样的情况。”据王金反映,和他有同样情况的还有10余户。
“我种植了20多亩,往年种植其它品种的玉米都亩产在1300斤-1500斤,2018年种植这个品种,亩产在400斤-800斤,缺粒、凸尖、空杆的太多了,这个种子是真闹心。”同是种植户的张先生无奈地说道。
王金介绍,在同一片地,他还种植了3亩“768”品种的玉米,其长势明显比这15亩的“敦玉15号”好。于是王金前去陈业处询问原因,双方交涉后,陈业让其先收割,之后给予差额赔偿。“但收割后并未赔偿,他又说先打捆吧。打捆后我又前去询问,陈业称他赔偿不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王金向记者回忆道。
诉诸法院
2019年,王金以陈业销售伪劣种子导致减产为由向敖汉旗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晨报融媒记者通过王金提供的《敖汉旗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看到,原告主张被告经营的种子门市购买的敦玉15玉米种子系伪劣种子,致使原告种植的15亩地减产,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故对原告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同年8月,王金向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讼,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王金的诉讼请求发回敖汉旗人民法院重审,要求其重审时应查明陈业销售的未经备案种子,是否适宜在赤峰地区耕种以及与农作物减产有无因果关系。
2020年10月份,敖汉旗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主张“敦玉15号”玉米种子系伪劣种子,原告应提交其所种植的“敦玉15号”玉米确有减产,并且该减产与该玉米种子具有因果关系的有效证据;被告销售的“敦玉15号”玉米种子未在敖汉旗种子管理站备案,与是否减产不具有因果关系,故驳回原告王金的诉讼请求。
未在当地备案及试种
11月18日,记者致电陈业,他表示种植户的种子并未减产。“‘敦玉15号’已经过了国审,不清楚是否在赤峰市敖汉旗进行过备案和试种,具体需要问敦煌种业。目前,此种子因为售后不到位,我们已经不再售卖了。”陈业说道。
对于当时如何进购到“敦玉15号”玉米种子的,陈业称,“时间太久了,忘记具体怎么和敦煌种业取得联系进购到的。”
记者致电赤峰市敖汉旗农牧业局种子管理站付站长,他表示:“‘敦玉15号’确实在内蒙古有引种,但引种是在西北地区,在敖汉旗确实未进行备案及试种。工作人员每年都会进行种子市场排查,但2018年排查时,并未看到此种子品种在市场流通,期间商家也未进行备案,出现问题后才知道此事。”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销售。应当登记的农作物品种未经登记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不得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
随后,记者致电赤峰市敖汉旗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赵队长,在其提供的一份《敖汉旗农牧局行政处罚书》中看到,陈业经营的“敦玉15”玉米种子,在销售期间未到敖汉旗种子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也未保存进货、销售票据,该经营行为属于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未按规定备案和未按规定建立、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违法经营行为,罚款人民币6000元,责令改正。
对于王金提出的玉米种子造成减产一事,赵队长称:“若双方都认可此事,行政大队可介入进行调解,若有一方不予认可,可向当地法院提起法律诉讼。”
11月19日,记者与敦煌种业内蒙古销售经理刘青取得联系,他称2018年时其在甘肃省工作,具体情况需要记者询问甘肃省敦煌种业办公室。
随后,记者联系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马宗海及种业办公室,电话均未接通。
此前,晨报融媒体平台曾以《1400亩谷子“颗粒无收”,40户农民血本无归,种子商至今仍未回应》为题报道过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察右前旗、兴和县40户农民种植“黔谷一号”谷子种子却“颗粒无收”一事,而当时所种的种子也并未在当地进行三年的种植试验,也没有经过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审定。
敦煌种业为何会将未审定的种子销售到当地?陈业是如何购入“敦玉15号”玉米种子的?农民的损失又将由谁来赔偿?晨报融媒记者将持续关注。
(原题为《承诺亩产高达2000斤,种植后却发现种子未在当地备案…内蒙古一地多家种植户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