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边坝县扶贫图志之专项扶贫第三节 产业化扶贫
“八七”扶贫攻坚后,边坝县扶贫工作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紧紧围绕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中心开展扶贫工作,突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涉及扶贫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紧紧瞄准扶贫对象,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县域特色产业为基础,结合本县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与贫困人口关联度高、扶贫对象能够广泛参与的产业,主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制作等产业。
“十二五”期间,边坝县坚持和完善“两个依托、两个融入、两个朝向”的发展定位,确定了“生态立县、药牧兴县、旅游强县、工业富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发展蔬菜种植业、康巴香猪香鸡养殖业,修建温室大棚385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公顷,全部由本地群众参与种植和销售。建设青稞生产基地453.33公顷。在城郊修建康巴香鸡养殖场,建设孵化场、鸡舍、温室等配套场地3570平方米。大力实施“百户万只鸡庭院经济养殖工程”,将6000余只康巴雏鸡发放到5个乡镇的农牧民养殖户手中进行试养。在金岭乡修建康巴香猪种猪繁养基地,并成立康巴香猪养殖合作社,逐步形成康巴香猪养殖产业链。对白青稞糌粑、红麦面粉、麦片、人参果、青油等加工包装生产和销售,并注册商标。
2016年起,边坝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民生惠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按照昌都市“六大产业”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农牧业,培育壮大加工业,推介提升旅游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制定《边坝县特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5)》,大力发展“五大养殖基地”(牦牛、奶牛、香鸡、香猪、黑山羊)“七大种植基地”(蔬菜、藏药材、红麦、青稞、油菜、芫根、土豆),以“精准扶贫、产业驱动”为手段,结合“一核四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将农业、林业、畜牧业、旅游业、藏药材培植业等有机结合,将特色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特色产业选择和定位,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引导乡村农牧户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扶贫发展思路,确保“村村有支柱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同时加大专业合作组织扶持组建力度,采取“公司+基地+农牧户”“基地+专合组织+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走政府投资、承包经营、自负盈亏、贫困户参与、农户增收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至2019年底,建成康巴香猪养殖基地4座,康巴香鸡养殖基地5座,黑山羊养殖基地1座,林麝养殖基地1座,种植藏红麦333.33公顷,芫根100公顷。累计实施产业项目79个,共计分红和发放工资性收入1118.23万元,累计实现增产增收值2414.6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844户7528人实现增产增收。
同时,边坝县与芒康县、八宿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至2019年底,建立了引进招商项目库7个,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5195.25万元。边坝县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搭建完成村级物流配送站、县分拨中心、内地物流中心的三级物流体系,累计实现线上销售额102万元,线下销售额420万元。
青稞为边坝县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制度为春播,为一年一熟制早熟品种。20世纪80年代,边坝县逐步开展良种引进与推广,除推广“喜拉6号”“喜拉8号”“喜拉22号”等良种外,还推广本地品种边坝白青稞、边坝黑青稞等。至21世纪初期,基本淘汰了低产品种。同时加强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充分挖掘了农业生产潜力。图为边坝县“喜拉22号”青稞良种推广示范田
油菜是边坝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2005年,边坝县被确定为昌都地区万亩油菜种植基地和良种青稞繁育基地。“十一五”期间,边坝县在多个乡镇大面积种植油菜“藏油5号”,同时实施大棚蔬菜种植,摆脱了农业经济单一的局面。图为20世纪90年代边坝县油菜种植田
为增加农牧民收入,边坝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适当压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播蔬菜、油料等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提升和增加,促进了农牧民丰产增收。上图为马铃薯种植基地,下图为在蔬菜大棚中进行的西瓜和羊肚菌试种
草卡镇东托村蔬菜基地由边坝县自行设计,于2002年9月开工建设,2003年3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投资8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0万元,群众劳务投入15万元。改造耕地60亩,建设塑料大棚50亩,节能温室2亩,每年生产蔬菜100万斤。同时,政府提供蔬菜销售平台,形成蔬菜种植到销售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增收。上图为蔬菜基地喜获丰收。下图为蔬菜销售市场中菜农售卖自己种的蔬菜
边坝县康巴香鸡孵化(养殖)基地,2014年5月建设完工并投入运营,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0余万元,占地总面积12400平方米,带动集中和分散养殖户300户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实现户均年纯收入2500元
康巴香猪养殖基地
牦牛育肥基地
热玉乡热玉村经济林建设项目开工于2017年4月,竣工于2018年5月,该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主要种植山杏1475株、苹果1000株,占地面积68亩,解决岗位5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2019年,苹果初步实现挂果,未产生经济效益
2017年10月,县委副书记叶毓(右一)、政府副县长洛松群觉(左一)到四川省理县片仔癀麝业公司米亚罗养殖场交流考察
边坝县林麝养殖(试养)基地正面图与全景图
边坝县民政福利公司,建于1996年,总投资25万元,建二层楼房1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一楼为商品门面房,二楼为招待所内设停车场1处
2004年,创立边坝白青稞糌粑为特色农产品的乡镇企业品牌
2010年10月10日,投资19.996万元建设的特色产品加工厂投入使用,特色产品加工厂的建设分为糌粑加工坊、“藏油5号”菜籽油加工坊、藏红麦面粉、麦片加工坊等。其中电动石磨糌粑加工坊是昌都地区首个大型电动石磨加工坊。图为特色产品加工厂生产的藏红麦面粉和“藏油5号”菜籽油
2016年,县政府出资30万元,农牧民群众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在尼木乡江果堆村建设热血青年土特产经济合作社并投入使用。合作社主要进行虫草、獐子菌、雪莲花、贝母、藏药材等的交易收购,2017年开始正式盈利。2019年,江果堆村63户359人建档立卡户全部纳入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净利润28.8万元,参加经济合作社的114户每户增收2000元
边坝镇显俄村藏香加工厂经济合作社(民族特色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建于边坝镇显俄行政村显俄自然村,于2017年10月投入生产。显俄村民族特色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藏香加工、手工艺串珠和藏靴。藏香加工厂经济合作社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县产业办投入50万元建设厂房,市委统战部驻显俄村工作队和县文化局分别投入10万元和60万元用于扩建,农牧民群众自筹资金30万元。藏香加工厂共7名员工,设负责人1名,生产技术员2名,经营人员2名,财务、销售人员2名。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31人,于2019年底分红55545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700元,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600元,7名员工每人奖励2000元)
尼木乡扶贫综合楼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7年10月初完成工程建设,2018年6月全部配套到位,正式投入运营。扶贫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55.68平方米,包括林下资源收购站、馒头店、果蔬店和商店各1间,一层为砖混结构,二层为板房结构,扶贫综合楼的运营实现年利益产值约30余万元,带动全乡198户1043人贫困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2018年8月,三色湖产业园区藏红麦加工产业项目投入生产,该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建设红麦加工厂1座,发展红麦种植基地7个,种植红麦333.33公顷。配备藏红麦麦片、面粉、饼干、面条等加工设备,注册商标、产品检测及包装设备等。该项目建设惠及群众315户11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295人
2017年5月,聘请青海桑宝扎科技公司对边坝贝母、藏红麦、人参果等26个农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图为特色产品展示
2019年10月,边坝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启动仪式暨“三色印象”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在边坝县召开,标志着边坝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初步完成
电子商务培训班,旨在培养熟悉和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对电子商务与社会消费经济转型有深入了解、能够掌握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和把握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电商人才,从而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助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培养一部分懂政策、会运营的电商人才,推动农村乡镇产业的发展
边坝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内部展示
来源:边坝县县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