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到我国封建王朝的政治斗争中心内容,一定离不开中央与地方的抗衡以及交锋,也就是所谓的加强重要集权,削弱地方权力,达到巩固统治,权力收归中央,这是历朝历代所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不同时代的地方势力也是不一样的,汉朝建立之初主要是当时分封的各个异姓诸侯王,而之后便是数量众多的刘姓诸侯王,这也是汉武帝时代推行刺诗制度的主要原因;到来汉末以及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崛起,很多都影响了整个朝堂的政治政策,因此当时的统治者一直在和各地的世家大族做着斗争;到来唐代,伴随着科举制的的推行,世家大族衰落,这一时期主要是各地势力强大的藩镇和节度使;而有了前朝的众多历史教训。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地方势力基本不再出现,所以在这一时期基本已经很少出现中央和地方争权的现象了,尤其这一时期的基本是由文官在把持着主要的职权。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就是封建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过程,而汉朝则是继承了秦朝的相关政治制度之后所进行的首次中央集权。伴随着刘邦和吕后对建国初期所封的异姓诸侯的清洗,中央对地方的加强有所加强,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势力强大的同姓诸侯。
说到刘启,也就汉朝的汉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第二位重要人物,可谓是继他父亲汉文帝刘恒之后的又一位幸运儿。刘恒的皇位就如同天下掉下来一样,本来是个安安稳稳呢的代王,在自己的封地享受着荣华富贵,但是偏偏被平定吕氏家族之后的实权人物陈平和周勃相中了,硬要推举他做皇帝,刘恒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来到了长安,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不过刘恒也是有着真正的能力以及气魄,登基不久,便将内外势力之间的矛盾处理的很好,权力得到巩固,并且知人善用,政治清明,经过数十年的励精图治,打下了文景之治的基础。
汉文帝刘恒
而刘启,不仅仅也是一个幸运儿,也是一个捡漏王。刘启是文帝刘恒在做代王是便生下的子嗣,是历经三朝风雨的窦太后窦漪房的儿子。本来在刘恒做代王的时候,便早就娶了代王妃,同时代王妃也为刘恒生下了四个儿子,如果按照这样的出生顺序以及地位来看,刘启不仅仅是庶出,而且还不是长子,哪怕是继承代王的王位也轮不到刘启。但是刘启就是幸运的,代王妃体弱多病,生下第四个孩子之后不久便去世了,而似乎代王妃的四个孩子没有继承自己父亲的英明神武相反却保留了代王妃的体弱多病,不久也都相继去世。而这个时候,刘启这个庶出的儿子,自然就变成了长子。
汉景帝刘启
而刘启似乎很好的继承了自己父亲的优良血脉。刘恒呢作为刘邦的第四子,但是却从来没有受到刘邦的宠爱,在长安时便是一个孝顺乖巧的孩子,十分的顺从。而到来自己的封地代地之后,也没有肆意妄为,残害百姓,反而处理政务井井有条,代地的人民安居乐业,非常喜欢这位代王,刘恒的声望名声很快便传开了,这也是陈平等人迎接刘恒登基的重要原因。而刘启恰恰也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自己的四个哥哥死了,自己已经是名义上的嫡长子了,但是刘启在对待朝中大臣甚至下人的时候都没有显现出非常桀骜的态度,因此赢得了不少大臣的好感。因此在决定立太子的时候,众多大臣都推荐刘启,而刘启呢也顺利的当上了太子,并且继承了皇位。
李广之墓
但是谦逊、顺从,并不代表刘启是个无能之辈,相反刘启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大事,尤其是平定七国之乱加强重要集权,将当初势力强大的地方诸侯国不仅仅领土削弱同时还收夺了众多的权力。同时在对外上,任用了一大批才能卓越的将军来抵御外敌人,例如飞将军李广,同时打开边界,与匈奴之间进行商业贸易,从而减少了战争的爆发,稳定了边疆。而且在为期间依旧施行的是黄老无为的治国理念,经济得到了快速恢复,为之后的汉武盛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汉景帝的皇位来之不易,但是他的才干却也不凡,担当的其身为帝王的大任,而且并未穷奢极欲,大肆修建寝宫等,这是后世众多皇帝所达不到的。
说到诸侯问题,一直是汉朝自立国以来的一块心头病,从刘邦一直到汉武帝时期,都在想办法解决诸侯影响中央权力的问题。在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分封了一大批和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例如韩信、彭越、英布、赵耳等共八人。虽然在分封之初刘邦的本意是好的,当初有难同当,现在那也是有福同享。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异性诸侯逐渐开始使得刘邦变得忌惮,因为这些人不仅仅声望高、影响大,一旦振臂一呼,必然会有众多人跟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好多人手里还握有兵权,像韩信、彭越等人,在军中受到拥戴。而且晚年的刘邦神志不清,经常受到吕后的蛊惑,逐渐开始动了除掉这些异姓王的念头。
韩信
这些异姓王除了赵王赵耳是在封地病死的,其他的人如韩信先是被收回楚王的爵位,随后囚禁长安,但是这样依旧没有躲开被残杀的结果,最终被吕后在宫中杀死;英布反叛失败被杀,被人割下头颅送到长安领赏;韩王信携带家眷狼狈外逃至匈奴地区;其他的几人,要么被剥夺原来的爵位,一再降爵,毫无实权,要么被人告发谋反,株连九族。可以说刘邦以及吕后对待这些功臣是残忍的,在权力面前早就忘却了当初的情谊。同时刘邦也立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的规定,因此之后便开始大封刘氏的人为诸侯王。
彭越
但是到来吕后执掌权力的时候,他怕那些刘氏诸侯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同时甚至想分封自己的族人为诸侯,因此便开始竭尽所能打压那些地方上权力大的诸侯,轻则削权、削兵,重则收回王位,降为庶民,使得当时的刘氏诸侯王各个谨小慎微,不敢多言,乃至之后平定吕氏叛乱都需要陈平周勃等人,而刘氏族人的影子却没看到。可以说如果按照这个形式来看,这些诸侯王成不了大器,以后也不会在构成什么威胁了。但是偏偏刘启他爹刘恒是个宽宏大量的皇帝,上位之后,为了巩固皇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便对那些被吕后迫害降职的人平凡,又是赏赐又是加官进爵,原本像霜打了的茄子的诸侯王们瞬间又抬起头来了,各个嚣张的不行。
西汉疆域
虽然说刘恒因为对这些诸侯王进行赏赐受到了他们的支持,但是却给刘启留下了一堆祸根。可以说,汉朝自开国中央和地方诸侯的矛盾就一直不断,但是由于刘恒之前或者说刘恒这一代诸侯大多是刘邦的子侄等人,所以对刘邦还是言听计从的。但是到来刘恒一带,大家都是同辈,凭什么你当上了皇帝,我们没有,就开始有人不服吗,但都还留些情面,没有撕破脸皮。但是到来刘启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有的诸侯王是刘启的叔叔辈,有的是新继位的诸侯,这些人和刘启的关系可不咋地,因此在刘启决定削藩的时候,这些诸侯王便决定起来反叛,造成了之后的七国之乱,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刘启的能力,因此在不到三个月中便将叛乱平定了。
如果说刘恒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很老实,是看在刘恒对他们不错的面子上,但是到来刘启的时候可就没人愿意打理他了,而且刘启自己也是造成诸侯反叛的原因。而这还要从刘启小时候说起,当时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来长安城陪刘启玩耍,实际是刘濞送到长安的质子。但是刘贤这个孩子因为从小生活在吴国这种民风彪悍的地方,因此从小便非常顽劣,即便刘启是皇子也照打不误,因此在争夺中,被刘启给打死了。这就使得刘恒很尴尬了,只得悻悻的将刘贤的尸体送回去了,向刘濞赔了不是,而刘濞因为刘恒的原因并没有说什么,但是非常厌恶刘启,这就直接影响了之后的七国之乱。
晁错
而到了刘启即位之后,刘启决定开始对诸侯王们动手了,但是一时拿不定决定,一直在犹豫。但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那就是御史大夫晁错,如果说一位臣子想要最快的升官发财,那就是要最大程度的猜测圣意,了解统治者所思所想。而晁错恰恰是一个聪明人,在刘启举棋不定的时候,晁错提出了要削藩的建议,恰恰抓住了刘启的心头刺,因此迅速要求晁错制定策略,准备削藩。
吴王刘濞
刘启首先决定从吴王刘濞开刀,这一下就吧刘濞给惹毛了,当初刘濞因为刘贤的死已经很生气了,但是碍于刘恒的面子没有说什么,但是一直都对刘启怀恨在心。因此当刘启决定开始先从刘濞开始的时候,刘濞便决定先动手了,当时刘濞在吴国经营许久,自认为兵强马壮,可以和刘启抗衡,而且还联合了楚王、济南王、淄川王等共七个诸侯王起兵反叛。但是在起兵之初这些诸侯王首先对当初提出削藩的晁错发难,他们大的旗号是为了诛杀皇帝身边的小人,维护国家安定。
周亚夫
因此这个时候刘启还想采用和平的方式来平叛,因此接受了大臣的建议,杀了晁错,来平息这些诸侯的怒气,但是刘启并没有认识到这些诸侯王真正的目的是他,因此虽然晁错被杀,但是刘濞等人并没有退兵,相反却继续西进直逼长安。这样的情况才使刘启幡然醒悟,对待这些蓄谋已久的诸侯,只有一击毙命才可以不要妄想他们可以和谈,安心接受削藩,而且刘濞还自立为帝,成立朝堂,这使得刘启大为震怒。因此刘启很快便组织起平叛大军,由当时周亚夫、窦婴等三十六位将军带兵,前往平叛。
七国之乱
看似如同虎狼之师的叛军实则不堪一击,因为在经历了文帝刘恒的治理下,当时汉朝的国立已经恢复很多,军队战斗力极强,加上众多名将的统率,平叛的军队迅速直扑刘濞的叛军。而刘濞虽然当上了皇帝,成立了所谓的朝廷,实则当时的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不满,互相猜忌,加上刘启派人前去离间各个诸侯,不久便分崩离析,被平叛军队各个击破,仅仅三个月,战乱便被平定。虽然这次削藩并不彻底,但是当时势力较大的诸侯国都已经被打败,而剩下的一些则已经不足为惧。
总结:可以说,汉朝自汉初以来便开始与地方诸侯展开各种权力争夺伴随着刘启平定七国之乱之后逐渐告一段落了,在景帝刘启之前,各地诸侯国的权力很高,有时候甚至不去遵从中央下达的政令。但是在刘启平定七国之乱后,各地诸侯国的领土被收回很多,而且之前的各地诸侯国所具有的制盐、冶铁的权力也全部收归中央接手,因此这极大的削弱了地方的经济乃至军事实力。
虽然不彻底,但是来自地方的威胁也减少了,这为之后汉武帝继续削藩、推行"推恩令"奠定了基础,同时内忧的接触,也使得国家可以拿出更多的兵力来抵御外地,这也是为什么汉武帝上位之后可以对匈奴大举用兵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中央集权,一直被各个时代的帝王重视,这也是整个封建时代的主旋律,那就是专制皇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统一,最终国家同意安定,而一旦做不到这两点,最终便会导致国家动荡甚至改朝换代。
参考资料
《汉书》
《史记》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