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改革失败到被贬至蛮荒之地10年,是什么支撑他活下去

2020-11-19新闻4

湖南永州,很多人都不熟悉,再说起《永州八记》后,人们都说,"哦,原来是这个城市啊。"永州,连着广东西部地区、广西地区,沟通着郴州和邵阳。它没有长沙那样,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也没有株洲那样,铁路纵横;更没有湘西那样,有沈从文书写的恬静、古典。它是文化的代名词,雅称"潇湘",它是潇水和湘水组合而成的城市。

(图一:永州八记)

又叫零陵,这里出自舜帝的典故,相传,舜帝南巡驾崩于九嶷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听闻后,从中原赶过来为舜帝奔丧,遗憾的是没有发现舜帝的墓。她们一路哭一路跑,泪水泣尽,变成血水,泪血洒在竹子上,一点又一点,竹子成了斑竹。

回去中原的路上,伤心欲绝,双双投奔于洞庭湖。人们就把舜帝仙逝的地方叫做零陵,"零"是泣涕涟涟的意思,零陵就这样得名。回过头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是他人生最低谷的10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黄金10年。

(图二:湖南永州零陵)

唐中后期,此时,"开元盛世"已经过去了64年,皇朝此刻疲惫不堪,拖着不符合自身承受力的重量,缓缓前行,肩背上的绳子,日益变细,预示着终有一天会断、会分崩离析。

(图三:柳宗元)

这时候的唐朝,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仿佛不起作用,宦官专政、藩镇割据、朝廷党派相争……作为唐朝的有志向之人,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人发起了"永贞改革",决心缓解当时的弊病。他们提出罢免宫市五坊,首先从宦官下手。宫市,即宦官借从百姓市集购置物品给皇宫的机会,公然对百姓的东西进行掠夺的行为。

有趣的是,当朝皇帝唐顺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想着取消这个制度,只是太子的官员生怕唐德宗认为太子的人心被人收买了就阻止太子这样做,这时候,唐顺宗做皇帝就可以光明正大实行这个政策。顺推的还有五市,五市是指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担任管理员的小宦官,假以捕获供奉鸟雀的借口,对百姓进行敲诈。这个政策提出来,广泛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百姓生活恢复了平静。

第二项计划,就是取消进奉,进奉有些像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国要向周天子朝见进奉,这里是当地的节度使向皇帝进奉。为讨好天下最大的主,很多人效仿节度使向皇帝进奉,像刺史、幕僚这些芝麻豆大的小官都进贡。这时候,贪官的机会来了,他们看准进奉的东西,到处搜刮。取消进奉,这个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政治清明第三项计划,也是针对宏观大层面的弊病,打击宦官、削弱藩镇势力、消灭贪官嚣张的气焰。

这些计划,很明显触犯了阶级的利益,最后无情地被废弃,世界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唐朝回不去以前的模样,虽然出现过"贞观之治"、跨时代意义的女皇帝武则天、多国来往学习的盛世,但是终究是历史长河中涌起的浪花,繁华散尽,一场空。临危受命的改革终究是这个时代无望的挣扎,世界历史上哪有怎么多跨时代的奇迹?根本问题没解决,改革谈何容易?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去程途中,又加贬为永州司马。朝廷似乎对这个有志之士有所忌惮,希望他不要再回来。

一座城市都有它所自豪的地方,比如陕西西安、北京、江苏南京是中国古代多朝的古都。又比如潮州和永州,曾经生活过一个被贬的名人。广东潮州市曾经是韩愈被贬的地方,韩愈在那里兴办教学,最厉害的是教导当地人猜灯谜,潮州人现在猜灯谜是整个广东省最厉害的,相传是韩愈教授的;韩愈还为当地民生做过贡献,韩愈带领大家驱赶鳄鱼,稳定当地的生产生活。当地人将韩愈当做神,当地的有一座笔架样子的山叫做"韩山",笔架山下面有一条鳄溪,当地人叫做韩江。当时宋代兴办的一所书院,潮州人为纪念韩愈,起名叫"韩山书院",就是现在韩山师范学院的前身。

(图四:潮州的韩江)

说起湖南,人人都想到张家界、凤凰古镇这些熟悉的旅游景点。永州的景点真的无人能知道。现永州市区零陵区的柳子庙就是宋仁宗时期永州人纪念柳宗元修建的,多亏了他,永州留下了怎么多的文化瑰宝。

(图五:永州的柳子庙)

柳宗元《江雪》就是在这里创作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时的永州,还是亚热带的蛮荒之地,四季如春,怎么会有这种雪呢?应该是柳宗元自己想象的吧!后世将这首诗绘作了画"寒江垂钓"。

(图六:寒江垂钓)

试想这个平静的江面,忽然遇到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江水边上有一个蓑翁,一直都在垂钓着什么,孤身一人,久久都没离开。这时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还没肆虐到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可是在他心中,一场来自长安飘飘扬扬的大雪就在永州这个四季如春的地方,一场熟悉和陌生的交织的场景就是这样产生了,升起的,不仅仅对永州的美景的陶醉,还有因为自己身居异地,对长安这座梦幻般的城市交织着怀念和抑郁愤懑的情感,借助渔翁,他一个人独自垂钓,等待着什么,等待着召唤着他回去的大鱼。

我们初中学过一篇出自《永州八记》的《小石潭记》,全名叫《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以前记忆最深就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写鱼灵动的状态。剩下的七篇写的也很优美,笔者看到,这几篇包含了柳宗元心境的变化,从《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抑郁愤懑与陶醉美景中的达成和解,从发现钴鉧潭,买了原来钴鉧潭旁边的一块田之后,柳宗元的浏览轨迹就沿着钴鉧潭开始了。

(图七:钴鉧潭)

先是发现了钴鉧潭,听闻原先住在这里的主人经济上出现了困难,迫不得已将这里卖掉。柳宗元很喜欢这个幽静清新的地方,便就在这里定居了。他很勤快地收拾了一下,布置了自己的院子,庆幸自己能得到这样美丽的地方,感慨如果在京城,这里肯定成为抢手的吧。

而后往里面走,就发现了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和小石城山。这里笔者就挑小石城山说。

(图八:小石山记)

这里的小石城山,有坚韧不拔的树木,即使没有泥土也能茁壮成长;也有底气很足的落水声,柳宗元扔一块石子进去有很大的回声,久久未曾散去。作为八记中最后一篇,柳宗元也在这里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对以前固守的思想也提出了疑问"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为什么造物者要将这样的美景放到这个蛮荒的地方?是要来安慰贬谪的人吗?那为什么这个地方有很少有出色的人呢?这一问,是对自己所处境地的思考,对比起刚刚来时的躁动,已经平静了许多;更是对这个地方人才的担忧,忧国忧民心态油然而生。

永州10年后,柳宗元短暂性召回京城,而后又贬到柳州,最后一次召回时,遗憾的在路上病逝,匆匆结束了46年的生命。尽管仕途这样的不顺畅,但是贬谪的日子里,悟透道理的他留给后人成熟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不认同董仲舒的夏朝、商朝、周朝都是依托受上天的命令执政的,他赞同历史的规律,历史就是随自然规律发展的,人人都不可以阻挡。

他主张天应该与人类相互沟通,天地和人类适应好,顺应生产力的历史局限性、顺应当时自然科学的规律。在永州生活的日子里,他看见了为生活奔波劳累,甚至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捕蛇者,感慨朝廷的腐败,自己向往的庙堂竟然是这样卑污,但又和它残忍抛弃自己的叹息。看见了这个地方竟然是如此美丽,这个地方成就了柳宗元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

#考古盗墓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