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鬼谷子认为,是要将危险消灭于“萌芽状态”。在鬼谷子的认知中,只要掌握五个规矩,就可以学到他本人办事的精髓。鬼谷子的五个理念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坎坷,凡事皆有种种不顺,身心健康、社会关系、工作状态,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们之中存在着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今人如此,古人亦是如此,该如何将危难与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战国时期的世外高人鬼谷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办法。
鬼谷子云:“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意思就是说,当危机征兆出现时,圣人就会敏锐地察觉,他不仅会根据事物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而且会相应地提出计谋,从而进一步认识征兆的细微变化。从客观角度而言,任何惊动秋毫之末的小事,足可以撼动泰山一样的大事。当事物变化处于萌芽状态时,圣人就会运用“抵巇”之术予以排斥或消灭。“抵巇”就是抵住小缝隙,是避免大危机的有效方法。鬼谷子提出五种理念:
一、消灭功高盖主的危险
功高盖主,是指臣子功劳太大,又不懂得掩饰其锋芒毕露,使君主受到威胁而心存疑虑。自古功高盖主者众多,西汉韩信、南宋岳飞、明朝徐达、清朝鳌拜,无一不是为王朝兴盛做出杰出贡献之人。然而,从历史中我们也能发现,以上功高震主的大臣,下场都异常凄惨。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制度中,皇权异常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一旦臣权大于君权,则皇帝必然会想方设法对其进行整饬。
作为君主,该如何处理功高盖主的大臣呢?东汉和帝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汉和帝主政时期,窦太后家族势力庞大,其中以窦宪为典型代表,一度在朝廷内只手遮天。一日,天空出现日食,朝中有个大臣名叫郑众,他谏言此乃凶兆,预示着君主将被臣子取代。汉和帝认为有道理,当即下令铲除窦氏一家,将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
二、消灭诬陷自己的危险
在工作与生活中,小人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也难免会遭到小人的攻讦与构陷。一旦遇到此种情况,若是拿不出关键性的证据,恐怕真是百口莫辩。“文人的笔,胜过将军的刀”,一旦遭到能力出群小人的污蔑,其本身的破坏力可谓是十分惊人,实在是不容小觑,消灭污蔑自己的危险,可谓势在必行。
汉朝时期,袁盎和宦官赵同有矛盾,赵同受汉文帝宠幸,常暗中诋毁袁盎,令袁盎对此忧心忡忡。直至后来,汉文帝与赵同坐专车上出巡时,袁盎拦在车前道:“陛下怎能同受过刀锯切割的人共坐一辆车呢?”汉文帝听罢才知道,原来赵同与袁盎有私仇,自此之后,赵同无论如何诋毁袁盎都难以令皇帝相信。
三、消灭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危险
领导并非都是英明之人,相反,一些昏庸领导所下的命令,往往令下属难以完成。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下属只能采取其他的方式应对,既将任务推置一边,又不受到领导的责备。如何消除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危险?其中的讲究很多,汉代时期的陈平就曾是一个标杆式的人物。
刘邦重病时,曾有人诬陷樊哙,令其十分震怒。刘邦随即命令陈平诛杀樊哙,然而陈平却心中明白,樊哙是刘邦的老弟兄,也是吕后的妹夫,自己诛杀樊哙恐怕会引火上身。于是他自作主张,将樊哙捆绑之后押赴长安面见皇上。但是消息传来,刘邦已经驾崩,吕后掌握大权,樊哙与陈平也因此逃过一劫。
四、消灭领导不信任的危险
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很微妙,领导既要倚仗下属,也要提防下属,双方之间应该寻找到一定的平衡。对于下属而言,面对领导的不信任是最危险的,在信任危机出现后,下属的种种努力往往会成为威胁领导的信号,因此来说,下属越努力,领导越会产生防备情绪。消除领导不信任的危险,必须要从萌芽处扼杀,以免事态更加严重。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与项羽对峙于京县、索城地区,但是他仍频繁派遣使者慰劳后方的萧何。有人对萧何说:“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危机四伏,却仍多次派使者来慰劳您,显然是不放心您。与其这样,倒不如将自己的兄弟子侄送往前线,稳定汉王的心”。萧何随即采纳此人的建议,刘邦果然对萧何不再怀疑。
五、消灭盛名所累的危险
古语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盛名之下的人,往往都能名副其实。树大招风树,目标越大受到的威胁也同样越大,所以越是名声在外,越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保证利益不受到损害。
萧何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在英布反叛时,刘邦曾御驾亲征,期间依然故伎重施,多次派人回京拜访萧何。萧何虽然整日公务繁忙,但却明白刘邦的态度。在刘邦的心中,自己名声极大,若是在后方凝聚力量反戈一击,恐怕会成为大麻烦。萧何果断采用自败名声的方式,让自己变得声名狼藉,并遣散身边的亲信势力,这才让刘邦吃下一颗定心丸。
职场、官场如战场,同样处处硝烟弥漫,如何能在凶险的职场和官场上保自己安全无虞,继而做出巨大的成就,是一门学问。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向鬼谷子学习,逐步走向成功。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