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小区,时不时会在晚饭后,碰到一对老夫妻,相貌看两人大概70多岁,两个人总是并肩前行,然后大爷会在比较窄的不太好走的路段,牵起大妈的手,一前一后,慢慢走,一直到平坦的路面,二人再次并肩而行。
还有一对老夫妇(大妈中风,走路不便,经常扶着凳子走路),每当我上午在小区散步的时候,总会看到大叔为了帮助老伴恢复身体,会搀扶着大妈,一步步往前走。一段几十米的路,大叔陪着大妈,能走上十来分钟,直到健身器材的阴凉处,大叔放下随身携带的凳子,把老伴搀扶到凳子上,然后再给她捏腿部肌肉按摩。
即使我每天跑步的绿道,也能看到很多中老年群体,很多都是男女一起,聊天、遛狗,让人感觉很是和谐幸福。
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依然有很多人,对公众场合夫妻情侣间的牵手等亲密行为,会觉得别扭,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更不会在公众场合表现出过分亲昵的举动,自身不习惯,加上也觉得会被周围人特别是熟人视为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身边人对于老年人的固有认知就是: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不错了!而且经常会看到的一个现象,即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是老夫老妻却一人一间房,互不打扰,并能风平浪静生活几十年。
这种情况,就出现在我家族的一户爷奶家里。从我记事起,他们二老就是被两个成家的儿子一人赡养一个。以前听我妈说,年轻时两老就不和,只不过为了孩子,算是搭伙过日子了。而这种“合租室友”的生活模式,一直持续到那位奶奶去世。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所谓的老伴,就是一种出于长辈责任而维系家庭的纽带吧,所谓的感情、浪漫,只是属于年轻人荷尔蒙的短暂暂放。
后来不断求学,从乡镇,到县城,再到现在的城市,阅历也随之被丰富填充。我看到了很多到老了感情依然很好的夫妇。记得有一位退伍的大叔,他讲到自己的老伴的时候,总是热情洋溢,如果中午有客人,他都会很小声和客人聊天,并且也提醒客人要轻声轻语,就怕打扰到老伴午睡。如今二老都七十多岁了,但看着他们却像只有50多岁的人,大叔总说,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做了上门女婿,遇到了我老伴。现在的他们,会时不时到各省去旅游,就在去年,二老还跑到内蒙古去领略了一番大草原的风采。
类似这样到老了还如胶似漆的感情经历,还有太多,也正是这个过程,让我此前的认知,被一点点改变。与此同时,这些经历,也让我对于婚姻、对夫妻关系,有了更丰富的认识。
婚姻生活,不是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更多时候是一种精神、情感上的寄托,如果这份寄托可以通过某种特有的方式维持,又何必去在乎其他的一些外在束缚性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