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天下第一码头”再展雄风

2020-11-18新闻15

来源:新华日报

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天下第一码头”,再一次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布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22个入选项目之一,且是我省唯一入选项目。

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太仓港作为苏州港口型物流枢纽的建设载体,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叠加机遇,积极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作体系,畅通国家物流大通道,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为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助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11月初,太仓港三期码头一片繁忙景象,高大的红色桥吊,正不间断地往两艘并排靠泊的轮船上装集装箱。

“这两艘船将发往上海洋山港,货物通过远洋轮船运往其他国家。”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负责人介绍说,“一台桥吊同时往两艘轮船上装货,已经是这段时间的常态了。现在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码头泊位不够用,很多船都不得不停在锚地等待进港装卸货。”

歇人不歇机器,几乎是近几个月来太仓港的工作常态。仅9月份,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单月累计完成56.69万标箱,在8月完成50.3万标箱历史高点基础上,二度刷新建港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在全球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背景下,太仓港物流指标持续上扬,彰显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韧性。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物流尤其是跨国物流受到极大影响,造成供应链脱钩,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下滑趋势。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19年海运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在19万亿美元左右。业内人士表示,从商品重量的维度计算,海运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90%;按商品价值的维度计算,则占贸易额的70%以上。

得物流者,得天下。9月9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议,研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指出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同一天,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肩负使命的物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窗口期。太仓港作为长江第一大港,有责任有义务挑起这副重担。根据规划,此次入选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占地面积约13.36平方公里,将建设港口物流区、供应链物流区、保税物流区、分销配送区、多式联运区等五大功能区。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毛海军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和供应链核心节点,要着眼于实现中转联运、集散分拨、保税监管、贸易分销、智慧物流服务、绿色物流和应急保障功能,打造成为立足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辐射“一带一路”,全国知名、世界有影响的综合航运与物流枢纽。

在港口林立、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地区,太仓港承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底气从何而来?

底气来自良好的基础建设。长江太仓港段岸线总长38.8公里,规划港口岸线28.2公里,其中集装箱岸线13.5公里,远景规划设计吞吐能力将达3.26亿吨、2147万标箱。太仓港拥有近洋航线、内贸干线、长江(内河)支线等航线共计211条(班),201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15.2万标箱,同比增长1.6%,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十位、全球第三十位。

底气来自庞大的物流需求。一直以来,太仓港物流范围直接辐射苏锡常都市圈以及长三角地区。这一范围呈现经济活跃、制造业发达等特点。以苏州为例,今年上半年,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发达的经济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港口提供了大量的物流货源。

底气来自优质的创新资源。苏州科创实力居全省前列,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达5416家,占全省的30%,数量居全省首位;拥有各类人才总量超过276万人,高层次人才达24.5万人,其中85%为产业人才。雄厚的科创资源和人才资源基础,为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以“枢纽”激发港口发展新动能

打造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集装箱江海联运枢纽、辐射“一带一路”的公铁水联运枢纽、联动长三角的航运物流运营中心、面向全球的供应链运作组织中心;形成“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通道+网络”的枢纽运行体系;构建“枢纽特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枢纽经济运营主体”枢纽经济生态圈……翻开《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一项项规划目标,勾勒出新时代“天下第一码头”的宏伟蓝图。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太仓港、嘉昆太区域合作、太仓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多个要素写入《规划纲要》,太仓港发展站上了一个新的起点。”太仓港口管委会负责人认为,抓住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契机,太仓港将持续补齐枢纽短板、提升枢纽能级、强化枢纽联动、增强运营能力、培育枢纽经济。

以“枢纽”补齐基建短板。由太仓港向西不远处,去年底开工的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由沪苏通铁路太仓港站引出的铁路支线,往东延伸至港口集装箱作业区,为构建海铁联运格局、完善太仓港“公铁水”集疏运体系注入“强劲动力”,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结构,降低运输成本。

以“枢纽”提升发展能级。太仓港地处江尾海头,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就必须扮演好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枢纽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远洋喂给港的三种“角色”。太仓港将构建以集装箱近洋直达、远洋中转和内贸转运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增加近洋和内贸航线频次,提升沪太公共驳船效能,推动长江和内河流域集装箱货物加速向太仓港集并中转。

以“枢纽”强化物贸联动。太仓港将对接长三角港口集团,引入航运物流、国际集装箱、航运资源交易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物流贸易、工业配送、航运金融等产业,构建以“物流+贸易”为核心的供应链运作与服务体系,推动港口由“物流通道”向“贸易通道”转变,提升发展含金量。

以“枢纽”增添运营力量。太仓港提升运营能力的准星瞄准智能化、全流程: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地位的物流平台、航运资源交易平台和展示交易平台,建成与世界一流港口匹配的口岸监管平台;打造集中采购、公共仓储、区域分销、分拨配送、展示交易、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商贸供应链服务……对标全国最好、世界一流,太仓港持续提升运营能力,保障通关一体化、通行便利化、监管高效化。

以“枢纽”培育港口经济。依托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综合保税区等载体平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着力培育临港先进制造、国际分拨分销等特色产业集群。在做大做强铁矿石、煤炭、木材、液体化工等大宗物资的交易、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的基础上,依托进口水果、进口肉类、进口食用水生动物等货种,重点发展进口商品的交易分销与物流服务。通过港口与临港经济开发区联动发展,大力推进枢纽的交通、科技、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枢纽经济增长极。

“一体化”领航物贸经济新征程

11月4日,一艘载有23.47吨进口红橡木板材的新海集和谐号货轮,由上海洋山港驶抵太仓港上港正和码头。这是洋山—太仓港“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正式运行的“第一单”,标志着“沪太通关一体化”进口和出口模式全面打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港口要先行。上海海关、南京海关创新“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将太仓港作为洋山港的延伸,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整体监管,实现洋山港和太仓港通关一体化运行。在该模式下,货物经太仓港、洋山港进出口,均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沪太通关一体化”出口模式的先进性、操作的便捷性和水陆并济的经济性受到企业欢迎。“第一单”的运营方、江苏汇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卫宇军介绍,公司每月进口板材1000余标箱,原来只能用集卡经东海大桥从洋山港把货拉到太仓。“集卡运输相比水运费用高、道路堵、效率低,沪太通关一体化进口模式落地后,直接由每8小时一班的‘太仓快航’水运到太仓港,定时、定航线、省心、省钱。”卫宇军测算了一下,新模式每标箱可节约运输成本200元左右,光物流成本每个月就可节省20万元。

物流的发展为经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认为,“通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聚集,实现‘滚雪球’效应,为区域发展提供市场资源和持久动力,促进产业高度集聚和结构优化,从而形成以枢纽经济的创新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太仓港经开区作为太仓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将根据《建设方案》,探索“港航+贸易+产业+科技”的枢纽经济发展路径、形成“产业+平台+主体”枢纽经济生态圈、推出一揽子枢纽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通过加速集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着力推动物资中转向价值创造转型发展,从而实现临港产业的提档升级……加速打造沿江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长三角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现代物贸园区。

走进位于太仓港经开区的斯凯奇中国物流中心,只见3幢单层仓储中心、1幢3层分拣中心和1幢办公楼蔚为壮观。“正在建设的是一期工程,规划建设成为中国物流中心。”斯凯奇中国太仓项目总监张仰超介绍,这一项目总投资3.6亿美元,年发货量超6000万件产品。目前,项目的建筑、消防等验收已经完成,计划明年初投入运行。未来,斯凯奇还将在太仓港经开区建造中国亚太区总部,更好地服务中国及东南亚等地的客户。

优衣库中国区电商总仓、沃尔沃汽车华东物流中心、似鸟华东商贸物流中心、京东健康华东医疗器械及保健品总部、苏宁环沪电商运营中心、米其林轮胎华东仓……太仓港经开区运用全球化、互联网、供应链思维,推进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出口导向向进出口并重、物流周转向价值创造转变,引进更多重量级临港现代物贸项目,加快建设港口航运物流运营中心、知名品牌物贸结算中心、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楼宇经济创新创业中心。

根据规划,太仓港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将依托已经形成的港口、航运、产业等要素的聚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变革机会,重塑港航经济模式,打造数字化港航服务、供应链服务,提升港航协同、物流枢纽网络和构建供应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物流枢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供应链枢纽地位,强化对全球物流资源的配置和优化能力,提高应对全球供应链风险的能力。

追江赶海,踏浪而行!国家物流枢纽的发展蓝图已经徐徐展开,至2025年,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服务能级实现突破式提升,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000万标箱,滚装汽车码头、疏港铁路专用线建成投运,滚装汽车吞吐量实现20万辆、铁路货运量300万吨。集装箱班轮列数达到每月2500班。枢纽对产业的带动效应显著提升,保税区监管货值20亿美元,带动临港产业产值1600亿元、物贸主营收入2000亿元。

■本版撰稿 韩 雷

■图片提供 江苏太仓港口管委会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编辑:陈思南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