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的老洋房
历经百年风雨,见证时代变迁
无数名家大亨
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生活印记
本周,我们邀您一起感受梧桐树下的文化韵味漫 步 风 貌 区
颜惠庆旧居
淮海中路1285弄
颜惠庆旧居位于淮海中路1285弄上方花园,占地面积26634平方米,建筑面积13674平方米。原为英籍犹太人沙发的私家花园,1933年浙江兴业银行购买后建造,马海洋行设计,至1941年共建成74幢三层砖木结构花园住宅,仍名沙发花园。建筑群为行列式布局,有独立式、两户联立式、多户联立式等户型,既有装饰简洁的现代式,也有缓坡筒瓦的西班牙式。
栅门、窗栅、阳台、栏杆都用铸铁精制而成,室内宽敞明亮,硬木打蜡地板,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园中布有草坪、喷水池和小别墅。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于1939—1959年在24号居住;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曾在16号居住。20世纪50年代,沙发花园改名为上方花园,寓有幽静美好之意,由张元济题名。1992年6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人物简介
颜惠庆
颜惠庆(1877—1950) 上海人,字骏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文馆,后留学美国。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长和总长、内务部总长等职。1922年曾署理国务总理。1926年以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任驻英、苏大使和出席国际联盟大会首席代表。
1937年后,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1949年,曾赴北平(今北京)、石家庄与中国共产党商谈和平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1950年病逝于上海。
人物故事
战火中的拯救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迫于局势严峻,颜惠庆决定举家南迁。当他们乘火车辗转到达上海的第二天,“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这是颜惠庆平生中第一次亲历发生在身边的战争。在随后长达三个月的淞沪抗战中,大批中国民众在日军的炮火下沦为难民,流离失所。此时,上海的租界成了中国民众的避难场所。据上海《申报》等媒体记载,当时聚集在上海的难民总数不下130万人,逃入租界的难民最多时超过70万人(租界当时总人口数不过140万余人)。
大批难民举目无亲,缺衣少食,只得露宿街头。租界当局不顾难民死活,无所作为。中方的慈善机构力不从心,且寒冬将临,解决难民的食物、住所和医疗问题已成燃眉之急。于是,在中国红十字会特许下,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于10月2日正式成立,办事处设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国际饭店,颜惠庆出任名誉主席和执行委员会主席。当时,有数以千计的服务人员参与了救助伤员和难民的工作,不取分文报酬。但是,这两项工作本身需要大量的经费。
1932年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颜惠庆与美国政要
(图片来自网络)
颜惠庆和一位同仁去拜访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建议政府通过拨出第一笔经费以树立一个榜样,使下一步民间募捐顺利开展。终于,他从政府新发行的国债中,争取到了100万元的拨款。随后的募捐工作不仅在国内,也在海外各地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据统计,国际委员会总共募集到3500万美元,足够维持大约4万伤员和20万难民12个月的开销。南市难民区是“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在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发起下,专事收容、安置中国难民的特定区域。
这种在战争中设立非战区收容战争难民的模式,不仅成为日后中国抗战期间被反复援引和复制的救援范例,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人道法的订立。终颜惠庆先生一生,虽以外交家称名于世,但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英语教育家、实业家,更是一位大慈善家。
颜惠庆(邬海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