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业为基、人才为梯:鲁北大地上的“深耕者”

2020-11-18新闻12

香港商报讯 在孙子故里、有着“智者智城”美誉的山东滨州,10月31日举办了一场高水准的2020渤海科创发展大会。在这场大会上,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作了一场精彩的主旨演讲。从近8000字的演讲内容来看,滨州正紧扣实业为基的脉搏,牢牢站在创新策源地的角度,借助人才为梯,重塑着科创新格局。“每个人点一束光,烛光就会汇聚成银河;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改革创新的强大力量!”如佘春明所言,这正是“深耕的力量”。

实业,脚下立足的“基石”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当下,实业领域承载着就业和纵深发展的空间。

10月31日,在2020渤海科创发展大会上,面对着国内最顶端科研院所、高校、创业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家,佘春明说:“滨州产业基础雄厚、实体经济强大,是立市之本、科创之基。当下,滨州最活跃的经济元素来自于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

滨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当下,实业领域承载着就业和纵深发展的空间。目前,滨州拥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全国有标志性的 “十强”产业。高端铝、精细化工新材料、家纺纺织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营收已经突破万亿元。

如今,以世界500强魏桥集团为龙头的高端铝产业集群,正向铝深加工、汽车轻量化、交通、航空、电子等领域发力,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20年5月8日至9日,佘春明带队到中国一汽集团考察时,专门参加魏桥集团与一汽集团轻量化战略合作座谈会,“(我们)制定了打造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的目标,5年再造一个新魏桥!”

目前,滨州高端铝产品占比达到46%,比20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魏桥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9%,利润同比增长65%。

人才,时代命题的“钥匙”

如何抢人,是摆在中小城市面前的一道难题。滨州市认为,与发达城市相比,滨州不能单纯地去拼资金、拼奖补,更需要在政策特色化和差异化上想办法,找准自身比较优势。

佘春明在本次大会上说,滨州富有人才之秀,成功实施了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的“三进”工程,两年引进2.1万余名本科以上大学生,呈现出人才“净流入”格局。

人才“净流入”,这在山东除去济青两地外的地市中并不多见。滨州对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建立了梯级“吸引力法则”:对高端人才,对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的专家给予最高240万元补助,同时鼓励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对引进专家、引才单位均给予补助,“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到滨州企业就业和创业的博士、硕士、大学本科生等青年人才,市财政每月分别补助5000元、2000元、1000元,连续补助3年;对在滨州工作的全日制硕博士配偶,体制内的对口安置,体制外的推荐就业……

此外,在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有三组数字值得缕析。那就是2019年滨州三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增幅达到10.5%,成人本专科招生人数增幅为23.69%,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增幅则为10.04%。

“加快应用型大学建设!”这是佘春明演讲中对外界吐露的关键信息,这种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依托的是滨州“五院十校N基地”的教育体系,渤海科技大学、山东航空学院等应用型大学正在加快建设。此外,魏桥集团正在与国科大、中信共建魏桥国科研究院,打造“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推进示范平台。

创新,要素流动的“活水”

“(我们)发力制度供给和管理创新,决不让老体制束缚新事物、老办法管理新未来。”佘春明的演讲中,创新二字一直是其高频词汇。

滨州市委、市政府早已下定决心主动拥抱新形态,创造新事物,探索新模式,从更高站位、更多维度、更大格局上认识科创、推动科创。如今,滨州强化营商环境的打造,尽己所能为企业和院校方做好服务,共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在科研成果转化中更多、更好、更早地写上“滨州制造”的名字。

现下,西王集团与中科院金属所、京博集团与清华大学、滨化集团与清华工研院、渤海活塞与北京理工大学、愉悦集团与青岛大学等产学研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高。企业全方位推进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为基础的全面创新,自主创新意愿持续增强、创新内生动力充分释放、创新生态效应更加显著。滨州规模以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到280家,占22.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9%,列全省第3位。

1月至9月,滨州“四新”经济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0.2%、55.4%、7.6%。现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新动能正加速形成。(记者 孙珂)

#就业#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