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一下子就被冲垮了,如果不是父亲拉着我跑得快,人都没了”!遵义市汇川区学堂堡安置点住户罗江文,已有52岁,但对于45年前那场洪灾一直留着深刻的记忆。如今,罗江文安家的地方,不但居住条件好了,也不在雷雹区范围,住得心里踏实。即使遇到暴雨或雷电这样的气象灾害,社区安装的应急大喇叭也会给大家提前“报信”。易地扶贫搬迁,让188万村民搬出深山区、石山区,是贵州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8年,贵州省气象局提出,扶贫攻坚工作气象部门不做“旁观者”,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出智出力。经多次党组会、专题会,充分听取气候、防雷等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贵州省气象局提出,强化“防灾减灾 气象先行”意识,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对贵州常见的暴雨、雷电、凝冻灾害开展“靶向诊断”,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提供防灾减灾应对措施及建议。
遵义市气象局开展防雷安全检测。
气象灾害风险图 防灾做到“心中有数”
2019年,贵州省气象局成立由分管局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直属单位以及各市州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气候中心分管负责人为组长,气候中心和灾防中心相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小组,通过制定后评估的技术规范,组织开展暴雨、雷电、凝冻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技术研究,编制基于易地扶贫搬迁区域的暴雨、雷电、凝冻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谱。
“贵州十里不同天,每一种灾害在各地表现形式和致灾阈值都不同”参加风险区划谱绘制的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李霄解释,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就三种气象灾害,但细化到每个县就很复杂,划分几个等级更科学、三类灾害是否划分同样的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是什么,都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烧脑”的问题。
因此,贵州省气象局在九个市州选择部分县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自然断点法划分不同的等级。暴雨、凝冻分为高、次高、中等、次低、低五个风险等级,雷电分高易发区、次高易发区、中易发区、次低易发区、低易发区五个风险等级。
“每个安置点或安置区都有一份评估报告”李霄说,在评估报告中,贵州省气象局会对不同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红色区域出现暴雨的频率高,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区域影响极大,应防范暴雨及其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对人员、建筑的危害;雷暴处于高易发区,雷电风险高,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区域存在很大影响,应注意雷电灾害对人员、建筑及电器的危害。
防雷安全检测 守护一方百姓
“引下线3根,间距17米,符合标准”5月10日,松桃县气象局杨光和邹海东在团山安置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防直击雷装置、防侧击雷、防雷电波入侵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并出具防雷检测报告,对雷电检测不合格的建筑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
“过去提雷色变,如今无论雷电声音有多响,大家都能泰然处之”松桃县生态移民局副局长邓发介绍,松桃县全境平面图形似马鞍,四周都被群山包围着,灾害性天气较多,雷电就是其中之一,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全县33个安置点,都选择在地势平坦、不靠山的地方,尽量避开雷区。“38130人的安全来不得半点疏忽”,当松桃县气象局与他对接要开展防雷安全检查时,他心里就更踏实了。
贵州地处亚热带地区,区内多山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雷电多发。年平均雷暴日数在50天左右,最高达76天。“全面完成集中移民搬迁小区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防雷检测”2020年,贵州省气象局将此项工作列为贫困地区气象防灾减灾重要工作之一,并要求在5月底前全面完成。“在检测的同时,还顺带着向安置点的群众进行防雷科普知识宣传”雷电活动频繁的赤水气象局负责人张长友说,早在3月初,他们就与生态移民局进行对接,联合发文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防雷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做到排查、检测全覆盖,赶在雷电高发期前完成了检测任务。目前,贵州已完成793个安置点防雷安全检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