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刚出生的宝宝听力筛查不过关,是听力有问题吗?

2020-11-17新闻26

对于爸妈来说,刚出生宝宝的每一项检查,就像宝宝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场“考试”,家里人都满怀期待地希望宝宝能拿满分,听力筛查就是其中一场。刚出生的宝宝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就意味着听力有问题吗?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焦粤龙指出,初筛未通过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如宝宝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如果在42天内复筛乃至于3月龄进行听力诊断评估时仍有问题,此时即可诊断并提前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常与其他因素影响有关

“我家宝宝出院前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没通过,怎么办?”在临床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焦粤龙总不免时常接到家长类似的咨询,“当听到宝宝听力筛查不过关,家人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听力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会不会耳聋,影响说话等等。”焦粤龙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指对刚刚出生的婴儿进行客观的听力检查。听力的发育和语言的学习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孩子重要的语言技能学习会在3岁前完成,对于听力有障碍的宝宝,未能及时发现,可能会错过了儿童语言迅速发育时期。听力筛查的目的便是对先天性的听力障碍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在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不过,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并不代表听力不正常,不用太担心。”焦粤龙指出,听力筛查其实分为三个流程,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的初筛,是采用一种简单的客观测听法——耳声发射(OAE),一般在宝宝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将仪器耳塞或者耳罩的探测器放于宝宝一侧外耳道中,探测器会发出一些“嘀嘀嘀”的声音,测完一侧耳朵再测另一侧耳朵,如果宝宝配合好,整个过程大约5至10分钟。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当这个检查未通过时,宝妈宝爸不用太过紧张。他解释,进行检测的耳塞不合适或者没塞好,宝宝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宝宝好动在测试过程中配合不佳,测试坏境噪声过大等都可能是影响听力正常的宝宝的初筛未通过的因素。

两轮筛查没通过,听力诊断评估可早期发现耳聋

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进行复筛。焦粤龙介绍,复筛采用的是较为复杂一点的测听方法——AABR,即听性脑干反射。这个检查需要在宝宝睡眠状态下进行,而且结果的准确率较高。“如果这一次通过了,宝爸宝妈就可以松一口气了。”焦粤龙称,反之如果AABR没过,其中有10%的宝宝可能听力真有问题,这时一定要重视了。

如果初筛和复筛均未通过,或两次以上听力筛查不通过的宝宝,在3月龄时要完成全面的听力诊断评估,从而帮助医生对宝宝的听力状况做出精确的诊断:有没有耳聋?如果有,是什么性质的?耳聋的程度严重不严重?

焦粤龙表示,耳聋分为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两种。传导性耳聋表示声音传入耳朵途径受阻,比如外耳道有胎脂、胎粪残留,或者中耳有羊水残留,这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听力会慢慢恢复。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如果是四十或五十分贝的中度耳聋,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是双耳聋,要适当地提高我们的声音多跟宝宝说说话,并且在宝宝6月龄时再重复一遍检查;如果是重度的耳聋宝宝则需要佩戴助听器帮助接受声音的刺激;双耳极重度耳聋无法恢复,在宝宝一岁时可能就要植入人工耳蜗了。

高危因素影响应对措施,并非三轮检查都需进行

“这一系列的三个听力筛查主要是为了确保在孩子6个月左右能确诊是否患有先天听力损失,以便在有好的时机对孩子听力实施干预。”焦粤龙指出,三种筛查并非所有宝宝都需要全部进行,主要根据首次筛查结果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决定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检查。

高危因素主要有:母亲孕期曾使用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有听力障碍家族史,体外膜氧,出生体重<1500克,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等引起的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临床上存在或怀疑与听力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高胆红素血症,机械通气>48小时,重症监护病房住院>5天。

通过一系列筛查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根据2007年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委员会形势声明的标准,宝宝可分为四种类型:

随访方式:家长自行观察宝宝听觉和语言发育情况,医务人员会定期电话或短信随访,召回需要随访的宝宝;或者让宝宝按时接受听力学检测,以便尽早发现听力障碍。

因此,新生儿听力筛查不过关不等于听力一定有问题。此外,焦粤龙提醒,当宝宝遇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转诊到耳鼻喉科:耳外观异常、小耳/无耳、耳周小孔、耳前赘生物、耳朵发炎;反复鼻塞、流鼻涕,张口呼吸、睡眠打呼噜,间歇性呼吸困难,饮奶时憋气,经常吐奶、呛奶;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唇腭裂、面部肿胀等。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焦粤龙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廖温勃、江林蓝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婉虹

#小儿健康#听力#宝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