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唐梦琳 东营报道
融合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路径,特别是不同事物存在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模式阶段等差异条件,找准着力点就变得尤为重要。东营区组建区油地校融合发展办公室,破除壁垒限制,将油地校三方团结在一起,营造了油地校融合发展新生态。
“精密仪器加工中心装修完成后将引进德国五轴数控加工机床,随钻测控中试车间及办公区建成后将用于测控技术研究院的整体搬迁。”在胜利油田利丰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厂区,董事长郭迎会向记者介绍。整个厂区内机器轰鸣,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而这只是东营高新区油地校融合示范产业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东营高新区油地融合产业园规划图
“让油田产业资源就地发展”“让油田创新成果就地转化”“让油田人才变成地方人才”是东营区的重点目标之一。近年来,东营区积极搭建产业承接平台,加快推进东营高新区、油地融合产业园、油田改制企业产业园、油田厂矿大院搬迁安置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建设,完善园区产业集群定位,提升园区基础承载能力,提高资源共享利用率,攥指成拳齐发力,努力打造石油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承接随钻测控生产线、高端精密加工中心等23个油田产业项目,以及油田物资总库、现河采油厂特车大队等3个油田搬迁企业和16个油田改制企业落户东营区,到位投资185亿元。产业集群的合力已然形成,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产品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迈进也势在必行。
“今年我们预计投入5000余万元,新上三条自动化生产线并购置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新引进的180和340油井管智能生产线一旦投入使用,预计年产特殊螺纹油套管2万吨,API油套管5万吨。”在东营区永利精工高端油井管智能制造项目车间,副总梁涛指着正在调试的油套管智能机器设备娓娓道来。技术改造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撬动产业发展的有力杠杆。今年以来,东营区油地校融合发展办公室集中推进中亚技改、胜机装备技改等6个项目,推动东营区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产业实力再上新台阶。
从基础的企业营商环境集群打造到提供贴心服务、再到提供新颖的油田招商模式,这一系列举措紧紧抓住了产业融合发展“牛鼻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走深走实,谱写了油地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为东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