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理想汽车未来致力于增程动力符合潮流趋势吗?

2020-11-17新闻9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新能源车”所划定的范围是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增程式混动车以及氢燃料电池车,其中,纯电动车占据主流份额,插电混动车紧随其后,增程式混动车很少,氢燃料电池车只有极少数品牌“染指”。而在为数不多的增程式混动新能源车中,理想汽车称得上一个明星品牌。这家造车新势力目前旗下只有一款车型,就是理想ONE,而且这款车也只有了一个车型,售价32.8万元。

理想ONE自上市以来,取得颇为不错的销量,今年10月份交付量创新高,达到3438辆,今年1-10月份累计交付量达到22160辆,对于一家成立不久的造车新势力来讲,这个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但与时同时,理想ONE也因为今年屡屡发生的“断轴门”而身隐舆论风波,而且将召回说成硬件升级,最终虽然正式启动了召回,但这一波操作也的确伤到了那些此前一直在不断维护理想的老车主、老粉丝的心了。

抛开这些不谈,日前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称:“在400kW快充技术成熟前,理想汽车不会推出纯电车型,未来将致力于增程式动力,并计划在2022年以后,每年都将推出一款新车,其中包括一款全尺寸的增程式大型SUV。”而做出这一决定依据是,李想认为目前纯电动车还不够方便,而400kW快充技术还不够成熟,从而导致用户的用车便利性下降。

理论上来讲,400kW快充技术的充电速度比目前主流充电速度提升4-5倍,整体补能体验与传统燃油车加油接近。但是目前400kW快充技术还有三个关键技术尚待突破,即:800V以上的电压平台、500Ah超充的国家标准、4C充电倍率以上的电池。实话实说,这三项技术每一项都不是“省油的灯”,需要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和试验,尤其是可靠性、稳定性方面,另外,如果成本高出一定限度,市场接受度也不会太好。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一直是政策导向的,而以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中,按规划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倾向于纯电动车发展方向,增程式混动也好,插电混动也罢,在乘用车领域只能算是过渡技术。当然,就算是过渡,也有存在的意义。尤其中国市场这么大,增程式混动虽然小众,但如果能做到小众里的第一,生存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至于李想提出的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基本上也是对这项技术的“开枝散叶”而已。

至于李想自己所说的“在400kW快充技术成熟前,理想汽车不会推出纯电车型”,如果思考这句话背后的深层次意义,理想目前还不具备与特斯拉、比亚迪,甚至是蔚来、小鹏等正面竞争的三电技术,而且,理想在三电核心技术方面下的功夫也的确不到位。所以曲线救国,先用增程混动活下来最重要。换句话说,如果李想认为增程式混动是更领先的技术路线,那他就没必要说要等到400kW快充成熟后再开发纯电动车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增程式混动实际上是落后于纯电动技术路线的,但是目前有市场。

另外,单从技术角度来说的话,其实,现有资源能造的支持4C充电电池已经有了,比如应用于航模无人机上的高倍率锂聚合物电池(锂钋电池等),但是充放电倍率越高,电池相对能量密度越低(整体还是高于铁锂电池的)。同时4C持续充电的电池最大放电能力能达20C以上,但大电流充电的电池主要问题除了价格并非一般消费者所能接受外,最主要还是不能高电量存放,否则极易发生鼓包,严重影响安全寿命。

而如果新能源汽车采用这种高倍率锂聚合物电池,其电池电量可以达到80至100度,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00kW,也就是2C左右,当然也可以更快,不过成本要高一些,而且也会影响电池寿命。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讲,并非要求纯电动车性能要有多强,安全、稳定才是硬理,续航里程有500+公里也就可以满足了,相比高性能,消费者更需要的是大功率的充电桩的普及和电动车价格的下降。

另外,汽车属于重资产,尤其技术研发,投入巨大,没有岁月的研磨很难成功,理想汽车,目前专注于增程式混动没有错,但是如果没有掌握纯电动车核心三电技术,未来即使400kW快充技术成熟,全靠“拿来主义”也并非最好的选择,至于理想汽车未来何去何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为车大白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何曙光)

#70万以上#跑车#比亚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