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沭阳作家杨鹤高:“我把文学创作当作一辈子的事业”

2020-11-17新闻33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沭阳县采访了作家杨鹤高,走进他的书房,映入眼帘的是东面整个一面墙是书柜,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书籍。书柜上摆放着2011年获得的江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颁发给他的“老有所为人物奖”的铜质奖匾,格外惹眼。杨鹤高高高的个子,面容清瘦,精神矍铄。聊起他的文学创作,年逾古稀的他说:“我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努力把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奉献给社会和人民。”

家庭熏陶 爱上戏剧

杨鹤高生于1943年,沭阳县华冲镇蒋庄人,1958年考入华冲中学,1961年初中毕业,同年9月被沭阳县委宣传部、沭阳县文教局招到沭阳县淮海剧团工作。刚开始,他做演员,接着到乐队里搞配乐,后来又从事编剧工作。1980年调入县文教局创作组从事戏剧创作。

聊起自己与戏剧结缘,笑容满面的杨鹤高娓娓道来:“我母亲喜欢看戏,孩提时,她经常带我到乡里或村里去看戏。如果我未看过的戏,母亲回家就讲给我听。耳濡目染,我对戏剧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自从到淮海剧团后,没有受过科班训练的他不断拓宽自己,一边做演员,一边学习剧本创作。他平时创作的小演唱、快板等经常在县文化馆主办的《文艺宣传材料》上发表,有的还被剧团采用。尝到创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剧团领导看到他对戏剧创作感兴趣,于1964年春天,派他到淮阴地区小戏创作培训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回来后,他如虎添翼,戏剧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拾。

焦裕禄的事迹在一些媒体上发表、播出,杨鹤高颇受感动。1965年秋,他根据收集来的资料创作了大型现代戏《焦裕录》。当年初冬,该戏由沭阳县淮海剧团上演,获得好评。1966年春,上海京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石坚获悉沭阳县演出了与时俱进的现代戏,专程来到沭阳县阴平乡(现为潼阳镇)观看演出。第二天,吴石坚与演员们进行了座谈,他说“:这出戏,既有时代气息,又很感动人。焦裕禄临终赠送给女儿礼物,情节动人,唱腔感人,我和观众都流泪了。现在是春天,这出戏可以说是‘只把春来报’的香喷喷梅花……”吴石坚还提出了修改建议,要求“一定要把这出戏搞好”。

文革期间,剧团解散,杨鹤高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创作事业。

文革结束,文艺的春天到来。他重新拿起笔一头扎进戏剧创作之中。

1977年,杨鹤高创作的儿童戏《葵花路》上演,获得好评,在淮阴市巡回演出近百场。该戏获得市一等奖,获得省调演创作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鹤高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佳作不断。

笔耕不辍 奉献余热

2003年,年已花甲的杨鹤高办理了退休手续。时任广文局局长周倜找到他,并对他说:“你搞戏剧创作数十年,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创作室还需要你,希望你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做贡献。”杨鹤高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创作室有四个编制,原有几个年轻人,但是他们先后都调走了,只留下杨鹤高一个人。单位续聘后,他向单位领导建议招聘两人。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接着县广文局面向社会招来了吕述谡等两人。杨鹤高向他俩毫无保留地传授文学创作的经验,希望他俩尽早能创作出大家喜爱的戏剧作品。平时他对这两位新生力量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创作上给予指点、帮助,让他俩迅速成长。

2003年他创作的《牡丹情》《军嫂情》参加第三届淮海戏艺术节,获得编剧奖。《情系海天》(与成进森合作)在江苏省第四届戏剧节上获创作奖。该剧本还在《剧影月报》上发表。2003年9月,他创作的《兰花飘香》在上海“海湾杯”抗击非典题材全国戏曲剧本征稿比赛中获得创作奖。

单位续聘期间,他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有的一年创作四部戏剧作品,且连年获奖。

2010年,他辞去续聘,回到家中,但是他仍然笔耕不辍。每天凌晨4点,他雷打不动地起来写作。他说:“文学创作很辛苦,但苦中有乐。”

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杨鹤高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沭河晚霞》,反映当下社会养老、孝老爱亲的故事。2019年下半年,他跑了沭阳10多个乡镇20多个敬老院,采访了100多位老人。

今年2月14日早上,他按照计划到郊区走访两位老年人,了解家政服务情况。因为头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路面较滑,他步行途中摔倒在地。他试着站起,疼痛难忍。路上好心人和家人将他送到医院治疗。经诊断,他的腰椎骨折,医生对他进行了微创手术,在医院住了9天院。由于是腰伤,医生建议他卧床休养。因不能坐着,近四个月他一字未写。四个月以后,他逐渐能行走了,就趴在床上进行创作。因身体未完全康复,家属心疼地劝他“:暂时现在不写,过一段时间再写吧。”但是,他坚持继续写。没办法,“他一辈子都喜欢做喜欢做的事,那就让他做吧”。因为他已融入到自己创作的作品当中,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一起生活。

研究地方文化 留住历史记忆

结束原单位的续聘,杨鹤高可以专心致志地创作和编辑出版《沭阳方言》(与刘建枢合作)《沭阳老地名》《沭阳民歌小调》三本书,实现他多年未了的心愿。

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如今,能说地道方言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一些村子本土的方言基本消失。沭阳方言资源丰富,但是正呈现加速消失的情况,保护它形势紧迫。2014年,杨鹤高为了把留传民间的方言土语搜集整理辑集成册。他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和各阶层上了年纪的人士交朋友,但凡想到的、听到的,他当即用随身携带的笔和日记本记下来。日积用累,聚沙成塔,终成此书。该书对沭阳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沭阳方言中的俗谚、老话已成为本地域极其珍贵的文化瑰宝。他对记者说:“在大力普及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方言的作用逐渐缩小和淡化,方言甚至趋向消失。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地搜集、挖掘、整理的话,很多方言将掩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所以有必要留住地方文化、留住方言。”方言不仅是语言工具,它承载着乡愁、乡情,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记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个个新地名应运而生,一个个老地名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沭阳老地名是沭阳发展的印记,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杨鹤高对沭阳老地名有着不同一般的感情,每一个老地名故事都留下他对于家乡的一片深情,2015年,他决定对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跑遍了沭阳县城的大街小巷,沭阳的沂河南北,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走访了成千上万的人,花了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沭阳老地名》的编写出版工作。他用这本书,留住了沭阳的历史记忆,让沭阳的地名文化得到传承。如你看到这本书,如同走进活生生的沭阳历史大观园,唤起沭阳人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

散落民间的沭阳民歌小调极其丰富,经过杨鹤高多年的个人走访、查阅资料,把遗留民间的传唱民歌进行搜集整理。他深入乡镇走村入户,采访了老艺人花爱青和沭阳淮海剧团演员孙明时,把他们演唱的许多民歌小调,用笔把它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老艺人的唱词里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让杨鹤高激动不已,他说,“沭阳民歌小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这些作品是民间文学中的宝贵财富”。2018年,他找出收藏的有关资料和自己多年搜集整理的笔记,进行整理分类,出版了《沭阳民歌小调》,颇受百姓好评。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退休后他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热血和汗水倾注在文学创作之中,创作了《连心桥》《并蒂残莲》等21部戏剧、小品,长篇小说《山明水秀》《长河落日》《虞姬传奇》《程震泰》,出版《大清知府》《下放户的女儿》等七本书。

2006年,杨鹤高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宿迁市优秀科技专家称号、获市老科协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市戏剧创作先进工作者、2011年获得江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颁发的“老有所为人物奖”,2015年被评为市“德艺双馨”文学艺术家,2016年荣获“宿迁地方文化传扬贡献奖”。

#退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