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爱中进行管教”,读完有礼哦】
别人想逃避自己的父母,我想逃避我的儿子。
儿子今年高一,住校回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伤心欲绝。
儿子问我:“妈,你说学习是为了什么?”
这还用问吗?“为了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未来啊!”我回答说,这还用问吗?
可是儿子说:“未来太遥远了。”
这意思,是不想上学了吗?我赶紧说:“那你就为了我。”
儿子“嗯”了一声,听得出来,那声音很勉强。
“如果我还是学不进去怎么办?”似乎我这个理由儿子并不买账。
我说:“那你就对自己狠一点儿,逼着自己学。”
儿子不说话了,一转身回自己房间去了。
我这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儿子平时住校,12天回来一次。每次面对他,我都感觉既心疼又无能为力。他就是不爱学习,喜欢玩手机,偷偷买了好几个手机了。学校里不允许带手机,我也是因为心疼他,偶尔允许他在家玩一会儿,可是玩了手机就不写作业,不让他玩吧,他又自己偷偷玩。
儿子总是这样,消极怠工,我觉得天都阴了;他要是积极努力,我就觉得天晴了。
我总想着忍忍吧,等他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实在不行到时候他结婚了我就搬出去住。可心里总也觉得不踏实,一直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啊。求专业人士给个解决之法。
这是一位高中男孩的妈妈提出的教子困惑,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既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又对孩子现在的状态不满意。
孩子什么时候才能主动学习呢?妈妈寄希望于孩子自己的改变,当这个期待一直得不到满足时,孩子的表现一而再再而三地令妈妈失望,最后妈妈只能“想到了逃避”。
可是逃到里去呢,用妈妈自己的话来说,“儿子结婚了我就搬出去。”也就是说,现在我先这么熬着吧,等到儿媳妇来接手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可是这样就真的轻松了吗?妈妈自己也很清楚,虽然道理上说得过去,可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往往,在遇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怎么办”,似乎只要有个人告诉我好办法,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然而事实上,当我们想要一个办法的时候,方向就已经偏了。
正如爱中管教理论体系创始人贾语凡老师所说:“不知道怎么做,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错的。”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道数学思考题,最终的答案是错的,你直接抄别人一个得数可行吗?要想找到正确的答案,是不是要先知道这道题是怎么错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呢?
在这个案例中,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3方面的原因:
1.父母的渴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那你就为了妈妈,对自己狠一点儿,逼自己去学。”
“给他玩手机了,可是他又不做作业了。”
从妈妈的这两句话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什么?妈妈的话说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妈妈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希望孩子少玩手机,好好写作业。
这些都是妈妈对孩子的期待,而实现这个期待的人,是孩子。
也就是说,孩子满足妈妈,妈妈就高兴,不满足妈妈,妈妈就不高兴。这时候,从本质上,妈妈变成了孩子,孩子变成了妈妈。
举一个3岁小孩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一个3岁小孩子和妈妈到超市买东西,孩子喜欢上一个玩具车,妈妈不给买,孩子就哭闹打滚。最终妈妈为了面子给孩子买了玩具车。
这个经历,给孩子种下了一个潜意识:只要我想要的东西,我就可以通过控制妈妈的方式得到。
当他带着这个意识慢慢长大,虽然从年龄和身份上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但是这个意识一直在,小时候是通过哭闹的方式跟妈妈要小汽车,长大了就是用控制的方式跟孩子要好行为,好成绩。
要命的是,这个潜意识,父母有一件漂亮的避风衣,那就是“为你好”。
所以,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这里,而在于父母无法对自己的期待负责。
2.父母重视的是事情的结果,而不是孩子这个人
“人事分开”是爱中管教的重要理念。
意思是说,当我们重视孩子这个人的时候,事情就会做好,而当我们重视事情的结果时,孩子就会感到否定和排斥,努力的动力就被破坏了。
前两天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位妈妈教孩子认识“光”这个字,孩子怎么也学不会。妈妈指着一尊佛像头顶的佛光,咬牙切齿地问:“看看,这是什么?!”
孩子怯生生地挤出了两个字:“冒火。”
当父母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看到孩子学不会就大发雷霆,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完全在父母的情绪上。
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回答能不让妈妈生气,完全无法专注于问题本身的思考。所以看到佛光的时候,孩子大脑中感受到的是妈妈强烈的像冒火一样的情绪,就会本能地说出“冒火”两个字。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孩子爱父母,胜过父母爱孩子。
3.父母不了解自己,也无从了解孩子
我们是否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发火?孩子到时间了,不把手机还给妈妈,妈妈会发火。
那,到底是什么触怒了妈妈呢?
在妈妈把手机给孩子玩的时候,妈妈心里有一个期待:“孩子玩一会儿就还给我了,就去做作业了。”那这个“一会儿”到底是多久?10分钟?20分钟?还是更久?
妈妈不清楚,孩子也不清楚。
所以,妈妈觉得时间久了,跟孩子要手机,孩子这时候内心一点儿准备也没有,他会认为交不交手机完全依靠妈妈的感觉,是妈妈一个人说了算,而不是根据双方的约定。
其实孩子心里是否清楚要学习呢?我们往往会认为孩子不知道学习,或者不爱学习。其实不然,一个玩了七八年英雄联盟的孩子如是说:
“我玩英雄联盟七八年了,为什么每次一打团战我们就输?那是因为我们对游戏的理解远远不够,不要以为会打游戏自己就多了不起了,没有知识,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需要学习。可问题是,一想到学习,孩子就会想到妈妈对自己永远都是不满意的态度,学也学不好,不学至少不会挨骂,所以最终孩子就会自暴自弃。
所以,孩子不学习,并不是抗拒学习,而是在抗拒父母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的态度。
综上所述,父母对孩子过度期待,重视事情的结果,而不是孩子这个人本身,不了解自己的情绪,都是破坏关系的杀手,也会破环孩子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动力。
那么,要改观这种状况,父母要怎么做呢?
同样给大家整理了3个重要的角度。
1.和孩子划清界限,孩子会更有动力
哪些是孩子的事,哪些是父母的事,我们往往搞不清楚。如果父母在本应属于孩子的事情上插手或者干涉太多,孩子就会变得被动而拖延,本质上是父母越界在先。
我家小宝刚上小学一年级,每次做作业,都是我告诉他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我认为我比孩子更清楚做事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
慢慢地,孩子开始跟我对抗,告诉我说,他不想先做语文,他想先做英语。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选择是孩子自己的事,所以很快向孩子道了歉,并且把选择权给了孩子。
2.成就感和价值感是行动的源动力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会给孩子贴上一个“叛逆”“不听话”的标签。其实,每个人做事都希望自己去掌控事情的状态,而不是被别人掌控。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告诉妈妈,说自己晚上6:00要去跑步。
到了这个时间,看到儿子仍然在房间里玩手机,丝毫没有去跑步的意思,妈妈有些不满:“你不是说了去跑步吗,怎么还没去呢?”
孩子白了妈妈一眼:“看见没,这只脚3分钟后就会出现在隔壁训练场的塑胶跑道上,但是现在,它收回来了。”
妈妈一脸惊愕,立即反思道:“是不是妈妈刚才这句话破坏了你的成就感啊?你根据自己的安排去跑步,这是一种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被妈妈这么一催,这种成就感就破坏了,好像去跑步是为了满足妈妈。”
听妈妈这么一说,孩子感觉自己被理解了:“确实是,谁也不喜欢被人催着去做事。”
妈妈继续说:“你很喜欢依照自己的安排去做事,谢谢你让妈妈学到了,尊重你自己的意愿。”
孩子:“是的,这会让人有成就感。”
妈妈:“那现在,我们一起去跑步吧,这是一次充满了歉意和诚意的邀约。”
最终,母子俩一起去跑步了。
所以说,孩子的“不听话”“叛逆”本质上是在争夺做事情的主动权。
3.父母的榜样作用,重视自身的成长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家庭教育课》一书的扉页题词道:“合格家长的标志是:把为家族创造荣耀的重担自己挑,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惬意的人生;不合格家长的标志是:把为家族创造荣耀的重担让孩子挑,自己则不思进取。”
像我家小宝,本来不喜欢画画,每次在他写作业的时候,我画画,无心插柳,结果孩子也喜欢上画画了。
孩子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模仿,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需要处在一个学习的状态中,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的父母,自然而然会展现出快乐的状态给孩子。
这时候孩子的好奇心就被激发了,学习让妈妈这么快乐?我也要去体验一下。
总结:
记得婆婆在世的时候,提到管教孩子,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树大自然直。”一棵树,小时候得到了足够多的养分,环境适宜,若干年后,当然就会成长为一株粗壮笔直的大树。
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环境的作用。
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是在被否定、伤害性的家庭关系中长大的,除非他长大以后选择自我成长,或者遇到高人点拨,将过去那些伤痛转化成价值,否则,他只能带着从小习得的负向的价值观,生活一辈子,不可能“自然直”。
所以,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株笔直的大树,先通过学习将我们自己变得笔直吧!
我是孟孟,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如果您也有教子或者婚姻方面的困惑,可以私聊我,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关注成功的小伙伴请私信我“已关注”,免费赠送20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家教成功案例。